乌洋沟鹅毛镇(沉)底

寿光“西乡”系列之三

乌洋沟鹅毛镇(沉)底

乌洋沟,在今化龙镇政府以东。

乌洋沟的存在,起码是起自清朝前期。因为那时就有了“乌洋沟鹅毛镇(沉)底”的说法。

共和国成立之前的乌洋沟,只是一条发源自益都北部平原的一条小河沟,不宽、不深,曲曲折折,流至寿光境内,也还是这样。河里常年干涸,只在每年的雨季,才有了涓涓细流,雨水较多的年头,河水会大一些,甚至能流到来春;干旱的年头,也许会终年干涸。

1949年是一个降雨较多的年份。那年夏末秋初,应该是阳历的八月份吧,几天几夜的大雨,下得大地一片汪洋。潍高路——当时叫潍德路、后来叫潍博路以南的田野上,除了本地的积水以外,还有南边益都北部平原上来的客水,由于有潍高公路挡着——因为当时的路面没有硬化,只是铺了一层沙子,所以路基要高出平地一米多,而乌洋沟通过潍高路只有一座青砖结构的单孔小拱桥,所以路南的积水不能排放,便迅速上涨,顷刻之间,正在开花的大豆便遭了没顶之灾,正在灌浆晒米的高粱和已经有了籽粒的谷子,在水中摇曳。

为了尽快地排除积水,那天夜里,公路以南靠近公路的两个村子里的群众,在如今化龙镇政府大楼以西,偷偷将潍高路扒开了两个口子——那时公路上基本是只有马车通过,一天也不见一两辆汽车,到了晚上连马车也住旅店了,兼之雨天,禁止所有车辆上路,所以,路上一个人也没有,他们得以顺利“施工”。但是消息还是让公路以北的人知道了,路北紧靠公路的那个村子里,便突然响起了急促的锣声。雨夜的锣响惊心动魄,村民们马上意识到有大事发生,出门一问,知道是这么回事儿,村干部要求每户都要贡献一件用来堵口子的东西——大条筐最好,破“抽头(桌子)”、破柜子、或者旧门扇也行,反正用上了就休想再拿回来。那时,农民没有麻袋,装粮食只用“口袋”——一种帆布制的细而长的袋子,是不能用于装泥巴堵口子的。当天晚上,公路上的口子就堵上了,漫灌过来的水很快也下去了,但是低洼的地块还是泡在了水里,基本绝产;而缺口那里的地块,不但庄稼已经被冲倒、淤埋,彻底绝产,而且连地也被冲得一派狼藉,主人费了好多工日才重新整好。

当时,公路以南属于益寿县,公路以北属于寿光县。雨过水退以后,昌潍专暑”有关部门”把两个县的领导请去了解情况,然后作出决定:整修乌洋沟,具体方案是:拓宽、加深河道,并且截弯取直,另修潍博路上的乌洋沟桥,一孔改两孔,还要加大跨径,提高其泄洪能力。

1950年春天,乌洋沟整修完成,这是乌洋沟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整修。 从此,乌洋沟不再是沟,而是乌洋河了。

此后,乌洋河成功地抗御了所有的洪水。尤其是1964年,大雨下了十几天,下的平地上出泉眼,汩汩地往外冒清水,到处都水汪汪,但在乌洋河两岸,无论是本地的积水,还是南边来的客水,二三天内就经乌洋河都排下去。 去年(2018年)的大雨,虽然也下得乌洋河两岸沟满壕平,但是由于现在地下水位太深了,一天之内,积水就全部渗入地下,连排也不需要了。

至于“乌洋沟鹅毛镇(沉)底”的说法,是来自一个民间传说。 说是乾隆皇帝喜欢旅游,光是下江南,就有六次。每到一处,又是修路,又是建行宫,又是进贡,所有开支,全部向民众征收,再加各级官吏趁机搜刮,中饱私囊,让民众苦不堪言。 一日,乾隆说,听说有个地方叫寿光,一听这名字就是个好地方,朕要去看看。刘墉一听心想,光是去泰山,就让山东老百姓难以承受,再去寿光,深入山东四五百里路,那山东的老百姓怎么活呀?就连忙说,启禀万岁,那寿光穷山恶水,凶险得很,裴家岭离天三尺三,乌洋沟鹅毛镇(沉)底,万岁万金之体,还是不履险地的好。 乾隆一听,也就作罢。

至于为什么说是“鹅毛镇(沉)底”,当地老百姓说:可不是嘛,河里常年没水,那鹅毛不镇(沉)底,能去哪里?

你可能感兴趣的:(乌洋沟鹅毛镇(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