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人——读《在细雨中呼喊》有感

      最近我又重温了一遍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说来也很奇怪,余华的书初读总是让人欲罢不能,忍不住一口气读完,但当你时隔许久再次想起它的时候,脑海中却很难组织起故事的轮廓,残留的只有一种淡淡的悲哀。

    《在细雨中呼喊》的争议丝毫不亚于后来同样被人诟病的《第七天》,喜欢它的人认为这本书是余华最重要的一部小说,讨厌它的人认为平庸至极,和《活着》、《兄弟》难堪相比。这种讨论在三年后的今天再次激起了我对这本书的兴趣,让我和它重逢。

      学业繁忙,时间并不算充裕,每天细读一章,倒也意外地和书中的情节规划相符。余华在每一章都讲述了一个故事,有生死有琐事,你很难说清本书的叙述方式,但作者却将孙光林的一生以及他身边人的故事讲述地圆润饱满,仿佛故事就该这样写下。

    故事的讲述者孙光林作为家中的第二个儿子既不像老大那样早早来到人世间,拥有足够的时间接受父母的独宠;也不像最小的儿子一样惹人注目,被家人偏爱。“少小离家老大回”的他仿佛和孙广才一家没有什么关系,除了家里遭灾的时候。

      这种身份恰恰赋予了孙光林一个旁观者的身份,他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身边的世界,为我们讲述他们的故事。

      我很难说清书中的人物是好是坏,他们更接近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有些被生活逼成了混蛋,但深夜降临时也会悔不当初;有些看起来成熟稳重,却也曾头脑发热,做出令人不齿的事情。

      在余华的另一本小说《第七天》中他描述了强拆、堕胎等社会现状,当时我和许多人觉得不过如此,这种事情我们听了太多太多,也见了太多太多,因此当作者用文字将它们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不以为意。可这难道是正常的吗?一如那位答主所写:“我被我自己的薄凉吓得浑身战栗。”

      强拆、堕胎、为了苹果手机卖肾这些在我们现在看来流水账似的现状也许在数十年之后也会震撼他们的灵魂,并为之感叹,可这或许更值得我们反思。

      我们身处其中,经历着这些社会现状,可活得却像孙光林一样成了边缘人,我们冷眼旁观,这些事仿佛与我无关,但和孙光林不同,他是被迫成为边缘,我们却是自己走向旁观。这不能不让我感到悲哀。

你可能感兴趣的:(边缘人——读《在细雨中呼喊》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