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恩负义”王阳明

                                        

一、“忘恩负义”王阳明!

         阳明先生的心学创立数百年来,起伏盛衰,几经辉煌与黯淡,不论是“满城尽带黄金甲”,铺天盖地来;还是“风刀霜剑严相逼”,凌寒墙角独自开,它一直具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尤其近年来国人又掀起了一股心学热潮,细究,自有其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事上练”、“人人皆可成圣”“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等等这些心学精髓,在唤醒人们的良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追求民主、张扬个性、增强自信等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用。正因其传播之广,对人们的思想也产生着很大的影响。而以解读心学为题材的书籍也是琳琅满目。近日读了度阴山的《知行合一王阳明》,对其中个别观点(不知是王老先生的观点,还是度老师的观点),有些不同理解,故有此文,切磋探讨。本人才疏学浅,只是就事论事,绝无挑事之心,各位看官鉴之!(注:文中斜体字为引用度书当中的内容。)

        阳明先生跟绝大多数中国文人一样,一出生先接受的就是正统儒家教育。而当时的主流文化,其实就是一家独大的、把儒学哲学化的程朱理学。阳明先是苦研理学,后又参研佛、道,均不能完全释他心中疑惑,后来经过漫长的探索、淬炼,终究“打通任督二脉”创立了属于自己的伟大思想:阳明心学。所以说他的心学,与理学、佛道之学之间有着一个比较尴尬而微妙的关系:若即若离,不一不异。既是对理学与佛道之学的否定、批判、突破,却又以其为基石、助力、土壤、源泉。心学的建立,不可否认地,从佛学中也汲取了大量的养分(这个在下一部分会详细阐述),但是他后来对佛道的批判极不客气,而且个人认为极不客观也有失公允。

        首先,他认为佛家是消极虚妄的。辞亲割爱,是大不孝,是逃避责任。“他说,佛家为了做到心外无事,抛弃父母妻儿、跑到深山老林里枯坐。这些和尚是胆小鬼、不负责任的懦夫,只知道逃避。他们恐惧做儿子太累,就离开父亲;恐惧做丈夫太累,就离开妻子;恐惧做父亲太累,就离开儿子;恐惧工作,就离开社会。”(度阴山《知行合一王阳明》P281)他还说:“亲情与生俱来,如果真能抛弃,就是断灭种性!”(度阴山《知行合一王阳明》P27)“在古代就有想使明德昭明于天下的人,然而因为他们不知道止于至善,所以使得自己夹杂私欲的心过于膨胀、拔高,最后流于虚妄空寂,而对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真实内容无所帮助,佛家和道家两种流派就是这样的。”

        说白了,王同学年轻时候所谓的学佛论道,这是在儒家的骨架上,批了一件袈裟,自己没弄明白佛法真髓,摇身抖落袈裟踩了两脚,临了还要“呸”一口。真正了解佛学的应该都知道,佛法不是消极、逃避,更不是像王先生说的这样不忠不孝不负责任。王先生之所以这么排斥和批判佛家的辞亲割爱,只是他“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儒家思想根深蒂固,这个倒也无可厚非,毕竟人各有志,只是他这么说,的确有些信口开河不负责任。

       一方面,佛家不是要所有人都去抛妻别子出家修行。另一方面,各家研究范围不同,追求目标不同,却拿着一个统一标尺去丈量、苛责,实在有违公心。

        儒家追求世间功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追求延年益寿长生不老羽化升仙;佛家研究生死问题,追求从轮回迷梦中解救自他彻底解放。儒家研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道家研究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神之间的关系;佛家研究的是人与外在世界和内在自我之间的关系。

       儒家是想着怎么样把这一生过好,扬名立万,光宗耀祖。而佛家,看到人不仅有这一世,还有漫长的很多很多世,生老病死各种苦逼迫着人们,所以他想找到一个彻底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为了找到这种办法,暂时的牺牲自我,离开亲友,修成归来,利益更多的众生,这样的人,是真的勇识,这样的情,是无私大爱! 打个比方,张三的亲友都掉进了水里,张三自己也不会游泳,这个时候,他应该奋不顾身跳进水去,还是应该赶快跑去找人找工具报警救人?前者的结果,可能是同归于尽,然后被立上“孝子”的牌坊,后者,则是佛家之大孝。

        “为众生找到解决生老病死的方法,领众生踏上生命真正和平的道路,这是佛陀出家修道的原因”。悉达多临走前对妻子说:“找到问题的答案我就回来找你!”释迦牟尼佛成道归来时,面对妻子耶输陀罗,的确是欠她一场青春,但他对得起天下众生——这众生里,也包含了妻儿父母。他的妻子、儿子、父母兄弟,皆因他而成就正果。以九年的等待,值!所以一行禅师在《佛陀传》里说:“天下众生都应感谢耶输陀罗!”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丈夫问妻子:“你愿意跟着我喝三年粥,然后一直享福,还是享三年福,然后一直喝粥?”妻子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道理相同。当年,王阳明为了解救老百姓于水火,顾不上侍奉高堂、老祖母离世也没有办法奔丧,而忙于剿匪平叛,这样的行为值得歌颂,为什么佛家的行为就成了十恶不赦了呢?一个人扑灭了一场火灾,被封为英雄,一个人,扑灭了一场又一场,最后,他发明了一种方法永久地终止了火灾,为什么反倒被诟病呢?

       我们再来看阳明先生说的佛道两家流于虚妄空寂,对治国平天下没有帮助。前面已经说了,佛道两家本就不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标的,好比一人欲挖井取水,你却要怪人家没有取出火来,这就有点强人所难了。而且以佛、道之智慧,未必就没有平天下的能力,古今多少帝王将相成就功业,不是靠了佛、道之人出谋划策关键处渡过难关的?有多少帝相谋臣,又不是以佛、道思想为骨汤,挂着儒家的门帘招牌开店呢?只不过佛道两家往往在该出手是出手相助,然后在大家封功论赏时悄然拂袖而去,继续求道修仙,不为尘俗名利所染而已。佛家看轮回是一场幻梦,他的责任是唤醒梦中人,解除梦中苦。而儒家,是尽量帮助大家把梦做得更美一点而已。鹓鶵高飞,鸱反讥之:“不知腐鼠之味美矣!”悲矣哉!一言以蔽之——非吾不能为,志不在此矣!

        其次,他认为佛家的禅都是枯禅。和尚们都是只做不说。佛教徒都设想把自己锻造成一个心如死灰、形如槁木的活死人。”他在给弟子薛侃讲课时说:“佛教把无善无恶看的太重,总拿出来讲。而且他说完无善无恶后就什么都不管了。比如他说粪便没有善恶,哪怕床边就有一堆,他也不扫除。”

       作为一个研究过佛学,且从佛学里“拿走”了那么多好东西的人,阳明先生这么说,实在不知是他学艺不精,没有懂得佛家之禅的精髓,误解为枯禅,还是别有心思?老先生啊,你怎知禅宗不做?做之形式不同也,且二者所追求目标不同,佛家毕生在生死大事、自他解脱上下功夫,莫非你非要他们去杀贼剿匪建立事功才算“做”?况非常时期,很多和尚“上马杀贼,下马念佛”也不是没有。苹果创始人乔布斯、中科大前校长朱清时、香港理工大前校长潘宗光等这些时代骄子们,人生成就中,禅起了多少重要作用?当然,这个老先生是不知道了,但你也知“杀世间贼易,去心中贼难!”。佛家之禅,是获取最高智慧的必要、重要手段。所谓戒定慧三学,当中没有禅定的功夫,是很难生起般若智慧的。“止水澄波,万象斯鉴。”这当中,有着很深的学问,远非王先生所说的那样,坐成一个枯木死人。枯禅,只是学禅不精的人走偏了学歪了,这又关“禅”何事?

       正如也有后人说心学是枯禅。日本的心学大师高濑武次郎也说过:“大凡阳明学含有二元素,一曰事业的,二曰枯禅的。得枯禅之元素可以亡国,得事业之元素者,可以兴国。中日两国各得其一。”也许是后人误解了心学,也许是先生的弟子们在传播发扬心学时把经念歪了,想必先生也有冤哉枉哉的委屈吧?!其实佛学和心学也有个共同点,既是最简单直接的,又是最深奥难懂难行的。遇到利根者,一点就透,遇不到根基相合的,就很难进入堂奥。但相对来说,由于佛学有更为系统、严密的修行次第和具体方法,明确的标准,相对于神龙一般的心学,更有可学、可行、可操作性。相比之下,心学更考验人的悟性。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跑得有点远了,总而言之呢,佛学心学,各有侧重与目标,何必诟病他者?尤其是,你还曾经从他者身上吸取了很多营养,嘴角沾得乳汁还未擦干呢,立马反唇相讥指指点点,不免有失厚道矣!

       最后,再来看一段话:如何养心呢?梁启超的方法仍然是王阳明的:静坐。先消除杂虑,然后到事上去磨炼内心。他说:静坐养心于是分两种,一种是收敛其心(静坐),收视返听——万念不起,使清明在身,志气如神;另外一种是纵心(事上磨练),遍览天地之大,万物之理,或者可以模拟一件困难在前,明思之,熟能生巧,将来有事就可以把模拟放到现实,必能渡过难关。这两种练心的方式是王阳明心学独有的,它不是让我们胡思乱想,而是要把胡思乱想先祛除,然后严肃地模拟困难的来临和解决困难的方法,这些方法当然很简单,就是致良知。”

        稍微有点佛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两种练心方式,不就是佛家的参禅打坐观察修安住修吗?怎么就成了心学独有的了?以天台宗为主的很多佛家宗派,都采用止观修法,即抑制心里因俗念而产生的妄想,使心保持平静、稳定(寂止),以集中心思去观察和思维,达到佛教的智慧境地(胜观);还有,很多人以为佛家所谓的禅修打坐就都是坐在那里什么也不想,其实,座上观修有两种,一种是安住修,可以先用数息法引导,也可以直接让心安住一处,屏息一切分别妄念;还有一种是观察修,就是专注地思维某些法义,比如可以思维死亡无常的道理,或者预设死亡来临时,应该如何如何面对,就是进行一系列预先演练;或者模拟如果有个怨敌此时加害于你,你如何做到不生嗔心而安忍——通过这样反复的思维串习,熟能生巧,当对境现前时,便能镇定自若从容面对。而很多修行者,都是在一座中将两种方法穿插进行的。诸位看官,看到这里,你还能说阳明心学的那两种练心方法是独有的吗?独在哪里呢?吾无需多言也。

二、似曾相识燕归来

        阳明心学的很多思想来源于佛家,或者换个说法:佛学对阳明心学的创立起了很大的帮助作用。而他却处处不公正地批判佛家,好比一个人从小吃乳母的奶长大,成人后不认乳母了,实在有点“忘恩负义”。当然,不是说吃了乳母的奶就不能说乳母的缺点了,问题是,这个说法有失公允,这就不好了。为什么说心学与佛学联系密切呢?我这里不是信口开河。就连阳明心学的研究者,人大史学硕士度阴山也说:“他虽然对佛道二教如此恩断义绝,可他思想的灵魂书《传习录》中到处能看到佛道二教的影子。”

       研究过心学的人应该都知道,心学的主要观点——心即理、人皆可成圣、致良知、知行合一、事上练,还有四句话概括出的心学核心:“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掌握了这几句话,就掌握了所有的心学体系。那么,我们且来看一看王先生和释迦牟尼佛及其弟子们都是怎么说的(左为心学之说,右为佛学之说)

1、人人心中有良知 VS  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

2、人皆可成圣  VS  众生皆可成佛

        阳明说:每个人心中都有良知,这个良知与生俱来,且能正确了知善恶。只是有的人的良知被私欲蒙蔽了,所以,就要通过为善去恶等一些办法去除障蔽,然后就可以达到良知的本来状态,然后人人就都可以成为圣人了。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静坐49日悟道之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后他在《华严经》中说:“奇哉!奇哉!此诸众生云何具有如来智慧,愚痴迷惑,不知不见?我当教以圣道,令其永离妄想执著,自于身中得见如来广大智慧与佛无异。”一切众生都具有如来藏,或者说都具佛性,只是被无明遮蔽,通过修行净除障蔽后,自然显现清净法性,那个时候众生就都是真正的佛了。

3、无善无恶心之体  VS  真如法性中无善无恶

     有善有恶意之动  VS  一念无明妄动,由是引起,尘劳烦恼。

     为善去恶是格物  VS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阳明说:心的本体是无善无恶的良知状态,只是一旦被习气所染,一念私心起,就有了善恶之意。所以就需要通过为善去恶的格物的方法去除心中的遮蔽。

        佛家说:在真如实相当中,或者说在如来藏的本体中,是没有善恶的。而因一念无明妄动,产生了山河大地、善恶分别、轮回幻相。所以要通过修行去除障蔽返归真如。而佛家说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勿扰他心。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如此种种,不是为善去恶又是什么?

4、心外无物  VS  万法唯识,境由心造

      “汝未来看此花时,汝花于汝心同归于寂,汝来看此花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汝心之外”感谢阳明先生用这句名言,为唯识宗在生活中举出了一个最好的例证。外在一切万法都是心的化现,是内心的投射和映照。没有看花的这颗心,花又在哪里呢?看花的阳明,与被看的花,是相互观待的,此有则彼有,此无则彼无。看官若说,即便阳明此刻没看,可是我看到那棵花还是在那里啊,怎么就能说没有了呢?亲爱的看官,那棵花是还在你的世界里,因为是你在看。而阳明的世界里,他没看,又何曾有花?

5、圣人之道,吾性自足,莫假外求    VS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6、万物一体之仁  VS   同体大悲

7、知行合一  VS     闻思修并重

8、事上练    VS   佛法不离世间觉

9、心即理 VS  心即佛

        各位,看到以上这些,是不是有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呢?由于我知识浅薄,分析列举有限,但仅仅这些也足以看出佛学对心学莫大的影响,这二者之间,实在是藕断丝还连啊。其实,每一位大师,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前行的。海纳百川,方成其大。历代文化的血脉,也是这样代代传承下来,也许最初会有排异反应,但最终都会相互融合、相互滋养,方得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在此,向阳明先生致敬!向所有这些孜孜不倦探索不息的行者们,致敬!同时,我的良知告诉我,当我们向攀上高峰的成功者致敬的时候,也不要忘了感恩脚下的土石、手中的拐杖——甚至,背后的敌人!

                                                                                                       2019-4-16于若水轩

你可能感兴趣的:(“忘恩负义”王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