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秒启动一个小动作,开启任务的密码

很多时候,孩子写作业会有磨蹭的习惯,催了好几次都说马上,坐在书桌前,十几分钟过去了,一个字也没有写。我们成人也有可能遇到这样的情况,遇到一件特别难或者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往往会拖延,总想先玩下手机,等有了状态后开始。殊不知,状态是等不来的,也许手机不知不觉刷了2个小时,该做的事情依然没有完成。越是拖延,越是难以开始行动。

那如何破解这种状态,让我们快速进入工作或让孩子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呢?有没有好的方法可以让我们快速启动不想干或者不愿干的事情。答案是开启任务的最小动作。

回忆一下,你在什么时候开始容易做一件事情,是不是这件事情非常简单的情况下,只要简单一个动作或者几秒钟就可以完成的事,比如房间很乱,让你收拾整个房间,你可能不愿意做,但是让你把地板上的袜子捡起来,是不是就很容易完成呢?比如,让孩子只写一个字,对孩子来讲就很容易,心理学研究表明,越小的动作越容易启动,越大的动作越容易拖延。心理学家埃克尔提出“20秒启动法则”,即如果一件事情的启动能力大于20秒,那么这件事情就很难启动。相反,就会很快。

所以面对孩子的学习或者我们的工作,或我们需要完成一个重要而艰难的任务时,我们可以怎么应用20秒启动法则呢?面对孩子的学习,如何让孩子快速写作业,运用20秒启动法,从最小的动作开始快速启动,如打开课本,写5个字,背一首古诗等,越小的动作,越容易启动。

有人会疑问,为什么写一个字或者背一首古诗可以让孩子拥有主动学习的状态?因为一旦孩子开始行动,她的大脑开始兴奋,他的心就会逐渐安定下来,他的学习热情就会被逐渐点燃,慢慢就进入学习的状态了,有时想停都停不下来,因为一个行为启动之后,会产生行为的惯性,行为的惯性会产生持续的成果。所以当我们遇到一件事情拖延时,我们可以采用“20秒启动法则”,比如我其实最害怕写作,我给自己的要求是,不管写什么,只要写到100字就够了,这对我来讲很容易,就像我现在,完成没有压力要求的分享。

当然在应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把我们的大任务拆解为一个个小的任务,小到非常容易启动为止。举例,我的孩子上一年级,有时数学口算遇到难题时,他总会拖延,说太难了。于是这个时候,我应用“20秒启动法则”,跟他一起,说我们只先做一道题,然后说我们把它当做怪物,打败它。最终通过一个个攻克难题,他顺利的完成了看似对他来讲非常难的题目。应了老子的一句话“天下难事必做于易”。

  所以,当我们遇到一个有难度或者巨大的任务,开启任务最佳的方式是从一个小的没有压力的任务开启,一旦行动,就会产生行为的惯性,行为的惯性就会产生一系列后续的成果。如此,大的任务就被攻克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20秒启动一个小动作,开启任务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