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不动声色地有效处理了孩子老师的投诉|内动力实践营优秀作业拆解

这是我们3月份正在进行的第四期《培养孩子内在动力实践营》中,一位妈妈的优秀作业,写的是老师打电话投诉哥哥广播操不认真,妈妈是如何不动声色地帮助哥哥练习广播操,又消除了老师担心的。

点击链接查看妈妈的记录https://www.jianshu.com/p/02e2e8fd26a7

看完妈妈的记录,我们从三个方面来拆解下:一是善于借力,不拿孩子做比较;二是做“橡皮擦”,不把老师反应的问题直接告诉孩子;三是及时肯定和鼓励孩子的进步。

01 善于借力,不拿孩子比较

我们看到妈妈还没有见到儿子时就在借力准备解决问题了。当她看到妹妹放学回来,兴奋地说她在学校帮助班级广播操落后分子时,妈妈马上肯定妹妹,并趁机提议帮助哥哥。沉浸在成就感之中的妹妹得到妈妈的赞赏,自然很乐意继续当小老师,特别是妈妈提议帮助哥哥,那该多自豪呀!

有的妈妈可能这时陷入被哥哥老师投诉的情绪中,忍不住开始比较,心想妹妹做得这么好哥哥怎么那么不争气呢?回来一定要好好教训哥哥,让她向妹妹学习。

其实,比较是非常有杀伤力的,我们常听到“别人家的孩子”。即使都是自家的孩子,比较更容易会让孩子陷入否定自己,对兄弟姐妹产生敌意的状态。

有一位朋友,从小听到她妈妈说得最多的就是“你看你哥多好,你要向他学习”。从小学到读大学她都生长在这样被比较的声音中,她感到自己就像个影子,看不见自己也感不到有人看见她。

大学毕业后找工作时,她希望摆脱家里那被比较的目光,便远离家乡。她开始体验到自由和舒畅,再也没有比较的声音,她可以按照喜欢的方式做自己,心也慢慢舒展。

后来在工作中遇到她的先生, 先生是德国人,如今她幸福地生活在德国,育有一儿一女。成为妈妈后,当她不自觉地开始拿孩子比较时,便意识到自己复制了妈妈的模式。她理解了她妈妈的局限,也开始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和孩子一起成长。

如果没有觉察,就很容易复制父母的模式。所以,避免比较,是我们每一位家长都需要注意的方面。

02 做“橡皮擦”,不把老师反应的问题直接告诉孩子

接下来,我们看下妈妈见到哥哥时的反应。哥哥回家后汇报了在学校的考试情况表示很满意,妈妈及时给予了鼓励。

很多家长接到老师投诉后见到孩子会马上指出问题,甚至添油加醋地严厉批评,以彰显家长的权威。而这位妈妈这时并没有提广播操的事,更没有提老师打电话投诉的事,而是充分地倾听孩子,鼓励孩子,妈妈很好地做了“橡皮擦”。

什么是“橡皮擦”呢?就是要对老师批评孩子的信息进行过滤,而不是原封不动地告诉孩子。我第一次听到“橡皮擦”这个词,是华师大的陈默老师讲到的,她特别强调小学家长要做“橡皮擦”,从老师反馈的信息中提取正向的信息给孩子,负面的信息先过滤下再说给孩子听。

说到“橡皮擦”,让我想起一个故事。有一个男孩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经常被留下叫家长,一年级时老师对妈妈说,你家孩子只能坐5分钟,可能有多动症,带他去医院看看吧。妈妈回来对孩子说,老师说你可以坐5分钟了,以前你只能坐3分钟,妈妈看到了你的进步。

初三时有天妈妈又被老师叫去,妈妈开始很紧张,听到老师说“你家孩子考重点高中还差点”时,妈妈特别开心,她回到家兴奋地告诉儿子:老师说,你再努力一些就可以上重点高中了。

后来,男孩考上了清华,当他拿到录取通知书时关上门大哭起来,他对妈妈说: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这个世界上只有你最懂我。

每次说起这个故事我都很感动,孩子的自信自尊来自于成功经验的累积和大人的肯定,特别是父母。

当一个孩子被激励、被肯定、被感动时,即使遇到挫折,他也会更加努力。

03 及时肯定和鼓励孩子的进步

最后,我们来看看妈妈是怎么具体解决广播操问题的?
吃好饭后,妈妈关心地询问了下学校还有没有其他事情,哥哥说没有。妈妈便趁机提起广播操比赛的事,问他训练得怎么样了?哥哥便说老师让他做得更有力量些,然后手舞足蹈地示范了下。

妈妈没有批评孩子,而是先肯定地说“我知道你能把自己的事情处理得有条不紊”,接着指出周五就要广播操比赛了,最后建议和妹妹一起练习下。妈妈恰当地运用了“三明治”沟通法——先肯定做得好的部分,再指出问题,最后提出建议。

而练习时妈妈只是悄然地安排妹妹站在前面,也没有说让哥哥跟着妹妹做,只是很自然地安排他们一起练习。哥哥看到妹妹做得那么好不甘示弱,也激起了他的竞争意识,认真练习起来。
当兄妹俩练习时妈妈还用心地录了视频,结束时妈妈仍让他们看视频,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孩子们感受到妈妈的重视和关心,哥哥越来越有信心,妹妹也感到很自豪,也更加乐于每天晚上练习。

注意哦,这里妈妈说的是跟妹妹一起练习,而不是让妹妹指导,这点也特别关键。如果妈妈说让妹妹教你,或者让妹妹帮帮你,都可以造成哥哥的抵触。哥哥心想凭什么,我是哥哥哎,怎能在妹妹面前低头,我才不稀罕她帮忙呢,甚至在其他方面寻找机会打击妹妹。

就这样,一场投诉风波在妈妈一步步围绕目标,又不提问题的情况下不动声色地完美解决,老师满意,两个孩子满意,妈妈更满意,为妈妈的智慧点赞!

从这位妈妈的例子中你读到了什么/你接到过孩子老师的投诉吗?你是怎么处理的呢?欢迎留言交流!

作者:刘栩旗 两个男孩的妈妈,专注于亲子沟通、儿童青少年内在动力培养研究与实践,陪你和孩子一起提升内驱力、幸福力和梦想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妈妈不动声色地有效处理了孩子老师的投诉|内动力实践营优秀作业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