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收摄,文质彬彬:柯小刚对谈李辛、钟鹰扬
来源:自道精舍微信公号(zidaojs)
钟鹰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自道精舍!开始之前,我想简单介绍一下自道精舍:整个“自道精舍”的起源是怎么样的?其实我们是从四年前大概就开始了。当时呢我们的董事长她就有一个简单的观念,就是想把一个场所变成一个动静结合的文化场所。但当时也没有想太多,到底以后要怎么样去做。然后我认识她以后,就开始了武术课程。一阵子以后,很多朋友喜欢,也非常需要这样的锻炼。而且在通过武术锻炼后,的确,他们在身体方面得到很大的改善。之后,我们得到了李辛老师非常大的支持,于是我们就开始了很多中医的课程,有针对专业医生和中医爱好者的。还有今年把我们的专业中医门诊部——熙和堂也建立起来了。作为传统文化传播机构,当做了武术和中医以后,我们还是觉得有点欠缺,觉得还是不完整。几个月之前,我们认识了柯小刚老师,得到他的大力支持。这个时候感觉比较圆满了,能把“文武医”三方面的文化内容做起来。所以,今天我是非常非常的高兴,在一个秋天、礼拜六的晚上,和大家坐在一起分享。我想今天讲座氛围变得轻松一点,所以大家不用这么拘谨。就像是一个谈话聊天一样的。也高兴请到我打从心里,非常尊重、尊敬的两个老师,为我们分享他们一直在中医和文教方面的一些心得。
大家应该已经知道,今天的题目是:“身心收摄,文质彬彬”,两个内容。身心我们会从“文武医”三方面去探讨。到底对它们对我们的身心是不是真是有帮助呢?还有,文质彬彬是说,当我们学完后,能不能做到表里如一和知行合一的人,这个是文质彬彬的一个内容。
开始之前我讲一下自己的体会和心得。我自己在这个传统文化圈子里面学习了很久。发现现在出现一个国学热。有没有?在电视里面呀,还有我们到在书店里面呀,看到的书,都经常提到,坊间非常多文化的书籍。但是我慢慢发现,在深入地跟看过这些书的人交流,其实他们可能看到过很多书,还有听过很多老师讲课。哪怕是很多国学班的出来的人,在问他们的时候,他们觉得:哎,我知道很多知识,学到很多理论,知道儒家是怎么说的,道家是怎么说的,但是他们好像没有从身心里面得到受益,这个事情让我很疑惑。
其实,我自己本身为什么想做这个事情呢?因为我是真正的先通过武术受益的。武术不是光有博击,一种拳脚的功夫。它是非常好的一种修养方法。当然李老师和柯老师,他们也是从传统文化里面获得很大的益处的。所以今天有机会大家可以听听他们的分享。我们怎样去学习“文武医”的内容,才能让我们身心受益的?而不是流于一个茶余饭后的一个话题而已。一讲中医就轻易说肾虚或阴虚呀,肝气不疏呀,但自己身体还是很差,好多人会这样。所以也要对国学有一个反思。文的一方面,有文教,四书五经和琴棋书画等等。武的一方面呢,就是一个外家拳、内家拳、甚至于十八般武艺,刀枪剑棍,都是属武术的内容,这个我等会会给大家分享一下。还有一个呢,就是中医,中医方面,它是一个阴阳气血和谐之道。这个方面呢,李辛老师会跟我们分享。
其实它们三个都是一个道统下来的,都是一个源头过来的。他们的核心内容就是一个中和之道。如何让我们的身心达到一个和谐,一个高度的身心和谐的统一体。在这三方面呢,文教是我自己觉得是最重要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知道——文以载道。所有东西都是靠文来传播这个道理的。哪怕是我们的武术。武术,比如你是太极拳的话,太极拳是一个文化拳,如果你没有一些很深的文化底蕴,你是学不好的。很多前辈写的东西,你也是体会不到的。然后,中医方面,你要学中医,肯定要看《黄帝内经》、《伤寒论》,但如果你古文的基础不好,如果你对古代先贤的一些哲学概念是模糊的,你也是很难去学的。所以中医里面有一句话,它说,“秀才学医,笼里抓鸡。”为什么这样讲呢?就是因为文方面已经学得非常地好了,这个时候,他再学医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吗?这也是我们要跟柯老师学习的一个原因。
然后我们在今天的沙龙当中,主要是针对文化里面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四个内容,一个是“道”、一个是“德”、一个是“仁”、一个是“艺”,做出这方面的探讨。
现在开始我们今天的一个交流会吧。首先想问柯老师,就是在“志于道”的方面,到底在我们中国传统方化这个文教里面,它是怎么体现“志于道”的?柯老师,可以给我们分享一下吗?
柯小刚:
钟老师刚才说“秀才学医,笼中抓鸡”。其实还有一句老话是说秀才“手无缚鸡之力”。笼子里面有鸡,你要不练武的话,你还抓不住呢。所以我提倡大家先要跟钟老师打拳。
这是我第一次来“自道”,认识钟老师和李老师,非常高兴。首先看到“自道”这个名字就很高兴。《中庸》里说:“诚者自成也,而道自导也”。在金文里,“道”跟“导”是一个字。“自道”就是“道之自导”,这是中国文化最深层的意思。无论钟老师的禅武、李老师的中医,还是我准备在自道开的书画课,都是要落实到身体的“艺”。“艺”很重要。“道”要想“自导”,“自己玩得起来”,就必须落实到身体上,落实为可以“游于其中”的“道艺”。
孔子所谓“志于道、据于道、依于仁、游于艺”的“艺”远不止是现代汉语所说的那个文艺。像钟老师的武艺、李老师的中医,以及我要带大家读的经典注疏和传统书画,都在“艺”的范围。经传注疏是“经艺”,书画是“书艺”、“画艺”。“武艺”是“艺”不用说,中医的话,你去看《二十四史》,历代中医都是在《方技列传》(有时写作“方伎”,伎通技)里面。所谓“技艺”,“技”就是“艺”。
我是学者,做学问的读书人。钟老师强调学医和习武需要补充“文”的基础,我很赞同。不过,对我来说,我倒特别注重补充动手的东西,特别是能落实到身体上的技艺。很多读书人的中国文化只停留在书本上、概念上,这很不好。孔子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行”就要在落实在“德”上。“德者得也”,身心有所得才是“行”。“行”好了,就可以学“文”。自道的朋友“行”得很好,所以现在开始学“文”,是非常及时的。
所谓“德行”:“德”是落实到“行”的。古人又说“德性”:“修德”的“行动”是对“性情”的修养。前者主身,后者主心,“修德”必须身心兼备。在“德”的身心修养基础上,“游于艺”就容易落实到身心了。“德”、“艺”合在一起叫什么呢?叫“修身”。修身不光是照顾四肢百骸、身体气血,也包括性情修养、德艺双馨。
譬如我刚才偷偷欣赏钟老师打太极拳,我从他的动作里面感受到一些很深的东西。我正准备跟他学拳,希望将来能把那些目前只是“看到”和“感到”的东西落实到身心上能“做到”的东西,成为可以“行”的“德”、可以“游”的“艺”。书画方面,我能分享给大家的,也无非此事而已。
钟鹰扬:上个月,李老师讲,柯老师是武人的身体,文人的个性,所以,其实柯老师是一个学武的好材料。
柯小刚:岂敢岂敢!这是上次去常熟李老师家里拜访的时候,李老师对我说的,哈哈。在李老师的中医法眼面前,每个人都是透明的玻璃人。他说我是“文人的外表,武人的身体”,所以我得跟钟老师学拳啊。
李辛:人是需要调剂的。当一个人如果他的职业是文人,肯定要跟诸位君子非常友好的谈话。从中医或者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我们内在的很多力量需要一个出口。所以那天我跟柯老师聊天,说到幸好柯老师写字,画画。这就是“游于艺”的感觉。关于“文武医”也好,关于传统文化也好,古代的中国人活得非常丰富多彩,而且有深度,但又很实在。因为有这样一种丰富多彩实在的生活,所以才能够让这样一个民族延续那么多年。
我们现代人在学习传统的东西时,会把它当成一个学科、学问、知识、概念来学习。
而传统的中国人呢,不管是学什么东西,哪怕你什么都不学,比如就是一个粘知了的,像《庄子》里面写的;或者是一个种地的;或者是一个编手工的;你每天不慌不忙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没有忘掉自己,没有忘身,这个在中医里面叫“形与神俱”。
这就像现在我们在聊天,我在说话,你们在听,但是我们在听和说的时候其实我们的心、我们的注意力、跟我们的身体其实还是在一起的,这个部分才是要点。
钟鹰扬:关于这个部分,请柯老师给我们再讲一点。
柯小刚:“志于道”这方面的意思可以从“自道精舍”这四个字出发来讲。我看到“自道精舍”牌子下面有四个字:“自在之道”。这个意思用《中庸》的话说叫做“道自导”,刚才说过了;如果用《庄子》的话说叫做“道行之而成”。“自道精舍”的意思就是要把这个空间做成一个“道场”,让“道”在其中发生、运化、修业、成德。所谓“志于道”就是在这个空间的趋向性,它要有一种向上的力量,带动每个人反省自己、改变自己。
刚才谈什么是“艺”的时候说到“修身”。《大学》里面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首先,“身”是什么呢?“身”不是英语说的“body”或“corpse”,不是“尸体”,而是一个能与天地万物相互感通的“气场”,是一个能“自道”的“精舍”。身体能感通、能“志于道”、能“修身”,是因为有心。心就是身体中能感受、能“志道”的灵明,所以古人叫它“灵台”。把身体做成“精舍”,心灵做成“灵台”,“道”就可以“自导”、可以“行之而成”了。
如此身心一体的东西就是生命。所以,今晚的话题“身心收摄”也就是“生命修养”。南怀瑾老师不是说未来中国文化应该研究生命嘛?什么是有生命的东西?有身有心就是生命。生命是能“自道(导)”的。“导”就是走,就是导向,“道”是能自己走的。以后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跟我学一些书法,在金文里,我们就可以看到,“道”跟“导”是一个字。我出过一本书叫《道学导论》,一开篇就讲“道”跟“导”是一个字。“道自道”,身心一如,这叫什么?这不就“精舍”了嘛?
钟鹰扬:刚才柯老师跟我们讲从文教方面体会这个“道”,我想李老师和我们讲一下,在中医里有人认为,如果你从术入道的话,也可以称之为医道。到底医道这个道在中医里面是怎么体现的?还请李老师给我们分享一下。
李辛:这个题目比较大。我最开始在大学,我们这代人可能都是这样:在高中的时候可能就是几篇古文,几个诗词。如果我是中文系,或者刚好是中医系,那才有机会去接触一下传统文化。那时候看到“道”这个字,就觉得很难理解。古今中外有很多哲学书,都在讲这个“道”是什么东西。
到现在,一晃也大学毕业二十多年了。我不是一个学术人,我只是一个医生,过日子的医生。我的看法是,中国古代所有的东西它都是身体力行的。
中国古代人的思想,我们现在会以为只是思想,或者这是一种哲学,但是这个“哲学”的概念是西方的现代概念。
西方和东方有一个不一样的地方,在古代,中国人不会为了哲学、为了思想而去创造一个哲学。
我这些年作为一个医生,不是说去体会很玄的那个道,而是在每天的生活当中,自己也会有一些生老病,每天接触的也是生老病死。它其实就是这么一个起起伏伏,起起伏伏。你会看到有些东西人是可以改变的,医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人不能改变,医生也没办法改变的。但是也没有关系,就在这当中起起伏伏。
那么在中国文化里面,有一个很好的东西,尤其在医学上,它会告诉你,我们这个世界它确实有这样一个起起伏伏的东西。从四季,从我们内心的感受,从我们身体的好坏,从年轻的时候慢慢到中年到衰老,甚至一天当中我们内心时时刻刻的变化,或者在一件事情上。
比如说,头五分钟到后五分钟或者再过五年,就像古人的说的“只是当时已惘然”。这个过程我们如果过的太快,作为现代人,可能“呼呼”地就过去了,当我们过去的时候,我们都能体会到背后这些细微的感受。
中国古代说的这个“道”,它真的是关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可以感受到的。就像刚才我提到,不管你有没有受过教育,不管你是不是医生,或者你是武师,或者你是一个卖豆腐的,你都能体会到这一点。
比如说,原来我们听说过,卖豆腐的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节气,他的卤要多放一点、少放一点。豆子什么时候磨,它都是跟这个东西有关系。我以前跟一些厨子的关系很好,我体会到,一个厨子,他心情的好坏,和做出的、配出的菜的口感、整个菜的那个神意相关,那真的是像一幅画一样。
在我来看,这个就是中国人所说的“道”。这个东西,不是高不可攀的。而是说,如果我们愿意花一些时间去体会它,就能活得实在一点。这种实在,远远超过我们通过手机看世界、通过手机看自己,获得那种生活的感受。
钟鹰扬:刚才两位老师提到,从文方面、从医方面体会的“道”。那对我自己来说,我是二十三岁来到中国的。之前是在德国。其实我追求什么呢?因为我十几岁的时候,非常的困惑。对人生和生命的问题非常困惑。然后呢,二十二岁,当时是2002年的时候,认识了南怀瑾老师,在他身边学习生命科学、生命之道。跟他学了十年左右吧,因为他2012年去世了。然后,当中十年对我的收获非常大。体会到什么呢?如果你让我概括的话,就是让我稍微领会到这个“道”。这个“道”是什么?其实这个“道”,我觉得是一个非常自然的东西。
因为我偏武一点的,是个武痴,我自己从小开始的志愿,以后长大一定要当一个教练。在这个“道”方面,其实我们武术也要讲“道”,它叫“拳道”或”武道“。这是当我慢慢学习到很高明的内家拳术的时候知道的。哦,原来武术还能这样练啊!因为,以往我十几岁学拳的时候,就是学了很多外家拳术。当时,我学的非常多的武术是用来搏击打斗的,就是生死相博的。而不是一些花拳绣腿之类的。哎,我那时候已经练得非常非常地好,因为那时候练得非常刻苦。但是我还是对武术有个疑惑。因为看了很多书,从李小龙开始,还有以往的一些武术大家写的书。它都提到这个“道”字,“拳道”。哪怕是杨氏太极拳的杨露禅,哪怕是孙氏太极拳的孙禄堂,他都提到这个东西,里面讲的挺玄的。但是,我觉得这个东西是有的。
所以来到中国认识到一些老师以后,他们就跟我讲,道是什么东西。他们说,如果你不修养自己,你是领会不到这个道的。这个道,不是道理,它是一个“道可道,非常道”的东西,是一个本体,是万物的原来面目。但是讲不出来。但是这个东西是存在的。你要去体会它。当我体会它以后呢,我觉得我的武术,跟以前不一样了,我的状态提升了非常非常的多。因为我们这里,我们的学员,我们的教员都知道,来我们这里切磋的人是不少的。当然,他们不是来踢馆。现在基本没有踢馆这回事,除非你得罪了别人。很多人问,你这里开武馆,有人来踢馆吗?其实没有这回事儿。除非你真的讲某某人不好,人家生气了,听到了,他会找你。但是,你不这样,很有礼貌的话,其实,不会有人来找你的。不过,很多学武术的人会找我切磋,是善意的,不会伤人的。所以学了内家拳后我觉得跟以前不一样了,我能做到怎样了?能做到可以——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他做什么,在我眼里面,清清楚楚。但是我做什么,他就不知道了。这个为什么能达到这个目的呢?就像孙禄堂他讲的,当你有点接近这个道的时候,你不会停留在你的形式、你的一拳一脚,你会更高,你会有一个更好的状态。就是他讲的,武术练什么?就是一个“中和之道”。当你练到中和以后,你就知道怎么能化,怎么能更好地打。它是一种力量,它是一种非常有力量的表现。
所以这个“道”,刚才两位老师,我觉得,都讲得非常好。那么下一句呢,就是,“据于德”。这个“德”又是怎么样呢?可以在这个文跟医方面来表现的呢?请柯老师再给我们分享一下。
柯小刚:钟老师刚才讲到的一个意思就是“中和”,这正好是“道”和“德”之间的衔接。我下午讲书法的时候刚好讲到这个意思。我带大家思考“书画所为何事?”写字作画是在干什么?我说是“写天地之生意,与四时之往复,取万象之一瞬,修养性情之本然”。“性情之本然”就是“中和”。观天地四时天道运行,修养性情中和,就是写字画画要做的事情。
“道”有一个奇怪的特点。刚才李老师说到“道”不是那么玄虚的,是过日子,是生老病死,那里面有“道”,这是“道”很重要的一面特点。然后,钟老师刚好说到“道”的另外一面重要特点:“道可道,非常道”,“道”不是那么容易说清楚的。哎,这两个意思是不是矛盾呢?不矛盾。最大的秘密就在最公开最敞亮的地方。你像很多坏人都知道,他干了坏事儿,就在公安局隔壁租一房子住着。最难发现的秘密,往往就在最习以为常的地方。
所以,你去看《黄帝内经》,我们打个赌,你说《内经》里面“生”字多还是“死”字多?医学、中医是救人活命的,对不对?可是你看《黄帝内经》,我很早以前读这本书的时候就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特点,整本书,你去统计一下“生”这个字的频率和“死”这个字的频率,你会发现“死”这个字的出现频率远远超过“生”字。这说明什么?对于生老病死的日常经验实际构成了天道体认的基础。“天道”的领悟建立在对“人事”的了解之上。这便是“据于德”的意义。
所以,对“道”的体认是一定要落实到生活中的。甚至有时候是要落实到不幸、痛苦、琐碎乃至肮脏之中的。譬如有些孝子或护士,她要去照顾重病患者,端屎接尿,医家有时也要接触高危病人。这就是《庄子》所谓“道在屎溺”的道理。当一个人能从容面对生命中的痛苦、琐碎和肮脏的时候,在不得已的事情中泰然任之的时候,他的“体道”才算落到实地。这个实地便是“德”。所以孔子说“据于德”,就是为“道”找到一个根据地。
所以《内经》里也讲了,“道”这个东西呀,“道也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无论你把这个“佩”解为“悖”(背叛),还是解为“佩戴”(装样子),都是不去行它。《庄子》说“道行之而成”,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也都是说“道”要切实履行,也就是说要落实到“德”的地上。这就是“据于德”。
你看“志于道”这个“志”肯定是向上的,向上生发的,向上看。我要立志,我要向远方看,这叫志。所以,如果没有“据于德”的话,这个“志于道”有时会出毛病,会走火入魔,会把“道”搞得太玄远,离我们太远。你在“志于道”的同时,你要懂得“据于德”。你看“据于德”:所谓“根据地”,没有谁说“根据天”,对不对?“根据地”是坤卦,它就有生老病死、喜怒哀乐、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天地四时是天道的直接体现。但天道有春夏,也有秋冬。政治上也是,有礼乐,也有刑政。这都是“据于德”对“志于道”的支持。
钟鹰扬:好,谢谢柯老师。还有,我们都知道,中医讲医德、医德。这个“德”跟这个“据”有什么关系呢?请李老师给我们分享一下,这个“德”假如真的具备了,当医生时,是不是治病的时候,你的疗效会更加的好,请李老师给我们分享一下。
李辛:治病不只是医生的事,还有跟病人,甚至病人的家属,还有因缘等等都相关。
他的生活,他跟这个世界是怎样一种关系,这是有形的部分,还有无形的部分。他怎么看这个世界?他看到、接触这个世界后,内心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比如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再有,这个正面的还是负面他是死死的抓住的,还是会慢慢把它化解掉?还有这个过程当中,他是完全没有自知的,还是说他始终知道?
在《黄帝内经》有一篇,叫做“本神篇”,很有意思。它是讲叫:“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大概的意思就是说,它讲的是人的生命是怎么来的,和这个世界的生命,而这个生命是靠老天给我们的一个东西,叫做“德”。然后呢,靠土地给我们的一种气,这两样东西合在一起,之后呢,你就有了这个生命。
那我们在看病的时候,我们都知道,中医它有讲一个气虚,气虚或者气不虚。那“德”这个东西是什么东西呢?我也是这几年开始有一点点体会。这几年,有机会跟道家的一些老师学习,看一些书,我从98年开始看南怀瑾老师的书,它里面也反复强调这个问题。我看过很多次,但是很多次都放过去了,但渐渐会清晰起来。
比如说我们民间经常讲一个字就是说:这个人德比较薄,或者那个人的福报很厚。我原来只觉得这就是个形容词,厚啊、薄啊,后来我发现好像不是这么一回事,这真的是有厚有薄的。
钟老师有一次教我打太极拳,他跟我说,要去体会这个空气里面的厚度。在这个空间当中打拳的时候,要像在水里面动作一样体会它的那个密度。作为中医,我的感觉是,一个人的气虚或者不虚,哪里虚,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真的是有密度,就像你呆在公园和呆在地铁,那个气的浓度是不一样的,纯度也不一样。
“德”这个东西呢,关乎心的问题,心好才有德。从医生的角度来说,什么样的人会容易好一点呢?
一个人,他可能会有些坏毛病,也会乱想,甚至有恶念,也有恶言、恶行,因为都是凡人。但是,他知道惭愧,知道错,他对自己是诚实的,他在做错的时候,他能认错。我发现这样的人,从现代心理学上来说呢,他不是那种刚强和封闭的,从中医或者从传统来说,这样的人和跟外界世界是接通的。而这种接通的状态,它更容易接通到“天之德”和“地之气”。
如果一个人有太多恶念,或者说他做的事不对,又不肯认错,像一个封闭的孤岛一样,这种状态下,你给他吃药啊,针灸啊,其实很难。
钟鹰扬:谢谢李老师。至于在武术方面,就是也要在这里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就是武术,不管是外国人也好,中国人也好,都觉得它只是一个很野蛮和粗暴的一个东西,用来打人的,其实它真的不是。如果你们留意古人这个造字的话,武字是由两个部分来组成的。是不是?哪两个部分呢?“止戈”是吧?“止”就是停止,“戈”就是战争的意思。古时候也是代表“枪”,长枪。其实它是用来平息一切的争斗的一个方法,称之为——武,止戈为武。
当我学拳学到比较深一点的时候,我就知道了,你如果是进去了,你会知道,当中会产生出来的东西,叫“武德”。这个“武德”不是说老师告诉你的,你不能打人啊,不能欺负人啊,不能这样那样的,不是。它是当你学会之后,你知道,你有一个本领,有一个比别人不一样的本领,就是你能够用来保护自己,当然也可以用这个一拳伤害到别人的,你突然出来会有一种武德的感觉,这个时候你就不再停留于形体的拳脚方面。你会停留在什么呢?--“仁义”。
就是像以前一些拳术家所讲的,如果你这个功夫啊,武术的功夫,不论功力的大与小,如果你学会以后,你处处讲仁义,对人对事的时候,处处表现你的“仁”,这个仁慈,慈悲的心。还有“义”,什么是“义”呢?义就是担当。像关公一样义薄云天。是吧?就是他有一个担当的力量。如果你处处在朋友要你帮忙的时候,你义不容辞,去帮忙,就是你有这个东西出来,当然你是带着这个觉知的,不是盲目的去帮助别人。这个时候呢?出来这个东西呢,就是“内家拳”。不是你内家拳你练好以后,去打人就是内家拳,就是它体现在这个“仁义”,这个仁义也是我们讲的“武德”,这是我的一个简单的分享。
还有呢,就是下一句是我一直就是学传统文化以来,有点困惑的,正好这一次有两位老师在,就可以提问一下,就是关于这个“仁”。就是第三句话,“依于仁”,这个“仁”呢,有时候会说是,对于人的一个关爱,关心叫“仁”。但也有一些书,它写到“仁”就是:仁嘛。比如我们讲,“桃仁”或“杏仁“,就是一个里面的种子,就是一个核心,叫“仁”。它说,其实仁啊,表示一个核心的道理。在我自己来说,我自己是有点困惑的,正好借这次机会来问问柯老师和李老师,到底传统文化对“仁”是怎么来解释的?请柯老师 。
柯小刚:“仁”是“仁爱”,也是“果仁”,这两个意思不矛盾,正好是“仁”中必备的两个意思。刚才李老师说到人与外物“接通”的状态是“仁”的要点。在这一点上,上面两个意思可以连通。
钟老师刚才也说到“仁”的一个关键点:“觉知”。“觉知”就是你在做什么,你自己知道。其实这个意思正好能连通刚才讲的“德”和现在要讲的“仁”。“仁”为什么可以是一种“徳”?而且是“仁义礼智信”五德之首?因为“觉知”才有自我,有自我才有承担,有承担才有道德。“德”并不只是一些外在的规范。孟子说“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仁义礼智并不是一堆外在规范,要求我必须做什么什么好事,不许做什么什么坏事。道德体现为一些规则,这没错。但你如果只是被迫遵守这些规则,那么,你虽然没做错事,甚至做了好事,你还是没有道德的。“德”一定是以“仁”为基础的。“仁”是什么呢?就是“觉知”自己的存在、承担自己的行为,认识到自己与天地、万物、他人本来是相互感通的一体共在。这叫“一体同仁”,是“天人合一”的大生命、大化流行。这样一种生命状态叫做“仁”。
所以,宋代大儒程颢说,中医讲“仁”讲的最好。他说医家所谓“麻木不仁”就是“仁”的缺失状态。又譬如我们现在这里谈话聊天,开开心心的,如果墙角有一个人在那里哭,哭得好伤心哦,但是我们根本不管他,我们还开开心心的聊天,那肯定就有人骂我们“麻木不仁”。一个“仁人”肯定会停下来,走过去慰问那个哭泣的人:你家里发生了什么?有什么不开心啊?……
所谓“仁者”就是对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很敏感,都很关心。不管周围人发生了什么,或者天地有什么变化,都会有“觉知”,有“感通”。你看现在节气变了,已经是白露之后了,可是现场还有很多朋友穿短袖。俗话说“白露身不露”,到了这节气,应该穿长袖了,对吧?对节气变化也要有个感应,这叫“仁”。我小时候,有一天早上看见草尖上的露珠有点感觉异样,回去一查,那天交白露节气。小时候在外面疯玩,其他小朋友的妈妈都要满村喊娃回去吃饭。我从来不用妈妈喊,因为每到正午,我会感到稻草杆上反射的阳光有点异样,那时我必须回去吃饭。这些都是“仁”的发用。
在这个意思的基础上,我们再回头来考虑一下刚才钟老师提的问题,“仁”的两个含义之间的关系问题。“仁”的一个意思是“仁爱、仁慈、仁心、仁德”,还有一个意思是“果仁”。“果仁”是本意,比如中药里的桃仁、杏仁、核桃仁,胡麻仁等等,都是果仁。清代学者段玉裁就特别强调“仁”的本义是这个意思。那么,“果仁”这个意思跟“仁心”、“仁德”这个意思是不是相通呢?是相通的。
我们想想好了,果仁是什么东西呢?果仁跟果壳、果肉不一样。果壳只是一些坚硬的角质,果肉只是一些营养,果仁却是有生命的东西。你把果壳、果肉扔到泥巴里,它们很快就会腐烂,但果仁却能发芽,长成一颗大树。所以,吃桃的时候,你吃那桃肉,你感觉到它的多汁美好,但感觉不到桃会痛。吃完桃肉,你锤锤桃核看看(我们小时候老干这事),桃核那么硬,也感觉不到痛。但是桃仁就不一样,桃仁能感觉到痛苦,因为它是活的,你给它种到土里它能发芽,它能生长出新的生命,因为你能很清楚地看到它有一个心、一个芽。我小时候就经常砸开桃核看桃仁。看到桃仁,你就知道,“仁心”是“心”,“果仁”也是“心”。自道药房肯定有桃仁,没见过的赶紧去看看。
宋代大儒张横渠讲“为天地立心”,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说人要认识到自己是天地之心,就好像桃仁是桃的心,能感受,能生发,能承担,能长大。人是有心灵的,所以人是能感受万物的,能与万物接通的,能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觉知的,而这些其实就构成了一切道德行为的基础。所以孔子在说“据于德”之后,立刻就说了“依于仁”。
钟鹰扬:非常好,我觉得我是太满意了。这是我听过解释“仁”解释得最精彩一次。我们学中医的也经常讲,医学是“仁心仁术”。但是我们现在,其实不管在中国也好在国外也好,都觉得医生麻木不仁。你去到医院排了三个小时,医生给你多少时间呢?可能二、三分钟,就可以了,走吧。再随便给你一点药,疗效非常得不好;又有人讲,他说,懂得沟通的医生,你表示对他的关心,表示想他好的这个心,其实他已经好了一半了。在我认识的老师当中,李辛老师我觉得在这方面是做得非常非常好的。因为以前他很多的一些患者会跟我提到,李辛老师非常懂得沟通,好像我的心事,他都知道,可以很好的帮我排难解忧。那李辛老师是怎么样能够达到这个“仁心仁术”的呢?在座有很多是医学院的医生,也有很多是中医学员,这个请李辛老师跟我们也分享一下。
李辛:我还达不到“仁心仁术”啊。说到“仁”这个字,也是很多年一直在想这个字,我和柯老师和钟老师的感觉一样,现代人对这个“仁”字,对孔孟之道这个“仁”有一个误解。
十多年前看过一个西方研究传统文化的文章,他对孔孟之道最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就说:中国推崇那么高的一个孔孟之道,它其实只不过是一个生活日常的一些守则。作为西方人,我们基督教早就有这个东西了。
我当时看了以后,就有个疑问,是吗?那时候还不能理解。刚才柯老师说的很精辟。中国其实它没有一个外在的标准。不管你是圣人还是帝王,还是凡夫俗子,其实所有的标准都在你的内在。而这内在跟天道也是相通的,这也是孔夫子所说的。
前几年我看到一段话,孟子的弟子问他,什么叫“仁”,他就说,你看到小孩快要掉井里,你有恻隐之心,这个叫“仁”。
我们现在会觉得,这好像很简单嘛,我们都有。那么我在想为什么孔夫子他要以这样的一个方式来回答呢?他其实是要提醒我们,这就是一个标准。因为人的心是想通的,而且人的心在任何时候,那样一个感觉,是每个人都有的一个稳定的东西。
当你看到一只猫猫过马路,你担心它被车撞到,你看到一只蜗牛,怕它被踩到,或者看到车太多,老太太过不了马路的时候,不管你扶或者没扶,你心里会有一动的那种感觉,这个感觉和你抱着自己的孩子,或者你的亲人正在病痛中,那个感觉是一样的。
这就是孔夫子提醒他的弟子,就是从这个感觉开始,不要忘掉这个感觉。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与人沟通,总是会有摩擦、会有误解。当你觉得心里有点难受的时候,其实可能也就是别人难受的时候。所以要注意这种细微的感觉。
古人说的关于“诚”,其实不是简单的言行,而是说包含内心这些细微的感觉,不要“呼啦”就过去了,要很清楚。这也是钟老师说的“觉察”。
一个人,当他相对是这样一种状态的时候,他离自然,或者离天地万物,或者离道确实会近一点。
因为,所有的标准内在都是一个东西。一只蜗牛被踩死的时候,它也会痛,这跟别人踩你,你也会痛,是一样的。这个也是道,所以这个东西一点都不玄。
孔夫子以这么浅显的、日常的、每个人都能有的感觉来提醒他的弟子。我们现在可以多体会这一点。
那问到我怎么知道病人他高兴或是不高兴?或者他有什么难过呢?其实不是说我都知道,而是,跟病人在一起的时候,是不是跟他处在一种相对平等、接通的状态。
当你跟你的小猫,跟你的孩子,尤其是还不会说话的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你不会想到,我是大人、是医生、是经理,对吧?你很自然的跟一只猫猫在玩、和天真的小孩子在一起。但是当我们跟大人在一起的时候,因为有一个社会意识、自我形象立在那里,有一个外在的标准,然后我要做到那个标准,那么这个从本心出来的东西就被挡住了。
在传统的中医训练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望闻问切,尤其是问诊和闻,人家一句话,你就能听出来他的问题在哪里,有时候只是喊一声,你能听出来他生气了,或者是难过了,这都是我们内心的作用。把脉也是,都是一个内心的作用。
所以在中医训练里面,当一个人静下来,然后慢慢地把自己已经有的这些习惯的这些观念,对错啊,应该不应该啊,我的社会角色,比如医生啊、经理啊、爸爸啊,把这些都去掉,回到那个赤子之心,一个孩子一样的心,那你很多东西自然就知道了。
这一点在针灸里面非常重要。针灸它只是像是一个有线或是无线传输,你把针扎上去其实就是一个天线,它不只是简单地刺激一些穴位啊神经,其实是作为这个医生的形、气、神、乃至他的思想,都会传递过去,甚至这个医生所连通的那个内心的世界。
我见过的一个很好的针灸医生,他甚至不用针,只用手指,甚至有时不用手指,只是用一个念头,和我们现在的wifi很像,看不到摸不到,但能收到。
那你想像一下,这个时候如果扎针的人是一个非常烦恼、或非常愤怒、非常焦燥的人,那他传递的是什么东西呢?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当你在跟朋友、跟爸妈聊天的时候,多少会有些觉知,知道今天我跟他聊天的时候,背后的那些东西,我的情绪,我其他的一些想法。我们需要体会这些日常的东西,这对一个学中医的人来说,是最重要的东西。
钟鹰扬:谢谢李老师。这个“仁”,其实刚才听了两个老师分享,在武术里面,它核心的一个东西就是你的感受力。这个感受力就是说你能不能跟你的对方,你的敌人是接通的。什么意思呢?就是你能不能跟他是融为一体的,你能不能跟他是合成一个状态,这个是太极的道理。“太极者无极而生”,你如果知道太极,你不知道无极的话是没有办法的。其实无极也没有什么很玄妙的,就是你完全,全身心地去感受你的敌人的时候,你这个时候就是合在一起的。但是呢,很多外家拳是不一样,他练的就是一个“对待”,人家一拳打过来的时候,“啪”一合,人家一打,一拳打过来的话,一挡,分离掉了,分离掉的话会导致越来越多的问题,就是他会进攻的越来越厉害,反而你跟他合在一起的时候是最好的。一拳过来的时候,随他的变化而变化,你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他的漏洞,合在一起去感受他,这个就是我觉得也是跟人有关系的,面对对方的感受力。
还有呢我自己在武术里面,练武术它是讲功夫的。其实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有一点差别,我觉得西方文化更多是到某一个程度是一个概念,是一个知识。但是传统文化很讲究这个功夫,可能你知识不够,可能你概念不是很多,但是有这个功夫在。那在武术里面体现是什么呢?这个不管是你学的是外在拳、内家拳,它是武术的体,就是“浩然之气”。这个浩然正气不是说很多人讲的,诶,你稍微人正直一点啊,有气节一点啊,这个就是浩然正气,它不是的。它是一种通过你一种感受力的训练以后,出来的一种真正的功夫,它是一种能量。甚至这个能量可以充塞于天地之间。整个天地,所谓天人合一不是一个概念,它是一个实际的功夫。这个也是我跟随很多老师的一个体会,也是武术的一个非常非常核心的内容。
然后讲到最后一句话就是“游于艺”。其实从武术来讲的话呢,武术分为三个层次,最低层次的是一个“武术”,它讲究什么呢?它讲究是一个手法。比如说我怎么打你啊、我怎么擒拿你啊、我怎么摔你啊,这是比较低的一个层次。第二个层次是什么呢?第二个层次是“武功”这个层次,你开始有功力出来了,虽然你的手法可能不是太多,但是你的功力取胜。遇到厉害的对手,你的功力比他厉害,你就完全可以赢他了。那第三个层次就是“武艺”,就是我们讲到由“游于艺”这个武艺,它变为的一种艺术,什么艺术呢?就是我刚才提到过的就是“人不知我,我不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就是慢慢你觉得可以把你的敌人控制于指掌之间,这个是一个很高明的艺术。就是类似这样的东西是慢慢可以追求,可以得到的。这个时候你就不管对方任何的进攻,你都不会害怕,所以慢慢可以达到武艺这个层次。
那我知道柯老师在书法、书画的造诣非常非常深,就是在文教“游于艺”的一方面。我自己的书法是非常差的,以后要弥补一下,也要跟柯老师学的。那在文的一方面,比如在书法、书画方面是不是也有这样个层次?就是一步一步的那种层次。请柯老师跟我们分享一下。
柯小刚:说到“游于艺”,话题似乎又绕回来了。刚才说过,无论文、武、医,都是“艺”。但关键在于,“学艺”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要怎样学才能最终“游”得起来?答案藏在刚才钟老师说到的一个词里面:“功夫”,在我们儒家传统里叫做“功夫涵养”、“涵养功夫”。
“涵养功夫”这个说法我从很早读儒家经典的时候就听说过,但一直不是很懂。直到有一年到广州中山大学教书法,有朋友请我吃了一顿饭才恍然大悟。那个朋友请我吃早饭,把我吓一跳:难道还有请吃早饭的吗?吃过一次才知道,原来他们叫喝早茶,从早上八点钟吃到中午,整个上午都“泡”在那儿了。一边喝茶吃点心,一边聊天,半天一会儿就过去了。“功夫”就在里面“泡”出来。福建人所谓“功夫茶”也是这样“泡”出来的。
古人学艺叫做“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书法叫做“字无百日功,字无缺日功”,都是“功夫涵养”的意思。“涵养”两个字都是带水旁的,“游于艺”的“游”字也是带水旁的。广东人怎么说来着,“白天人包水,晚上水包人”,这就是“涵养”。“涵养”日久,“功夫”日深,水深了,就可以“游”了。昨天我在同济大学的《诗经》课刚好也是读了一篇关于“游”的诗:《汉广》。将来有机会的话,可以带大家读一读。
刚才钟老师说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感受力”、“浩然之气”对于“游于艺”的重要性。李老师也说到中医看病的境界取决于“接通天、地、人”的程度。儒家讲“与天地参”、“赞天地之化育”,这才是“游于艺”的大空间。只有在天地人的大空间,才能真正“游”得起来。所以,真正的“游于艺”并不是风花雪月、琴棋书画、香车宝马的小情调,而是在“志于道”的天空之下、“据于德”的大地之上、“依于仁”的人间进行的大游戏(“依于仁”的一种解释正是“泛爱众而亲仁”)。
所以,“志于道”的修行人(自道有很多这样的朋友)一直以来有一个关于“游艺”的困惑,现在可以释然了。古人不是说“君子不器”、“玩物丧志”吗?我们教小孩子“别瞎玩啊,要好好念书”,怎么自己偷偷玩呢?那咱们这个“游于艺”跟瞎玩、跟那个“玩物丧志”什么关系?如何保证我们的“游于艺”是子夏所谓“虽小道必有可观焉”的?答案一定是“游于艺”前面的三句话:“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这三个东西奠定了“游”的空间。什么空间?天地人的空间。在这个大空间中就有接通天地的“浩然之气”,就有“进乎技矣”的“道艺”。
我们先来看“志于道”为什么是打开天空的。《论语》“侍坐章”记载孔子叫弟子各言其志。子路说富国强兵,冉有说我能把GDP给你弄上来,公西华说我可以做礼官。最后轮到曾点,他是“舍瑟而作”,把他正在弹的瑟一推,站起来。站起来什么意思啊?向上看。不需要等他说“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志向,这个站起来向上看的动作已经说明问题。这个动作是敞开胸襟、朝向天空的动作。你问你的孩子,你有什么志向吗?你孩子头都不抬,我要做老板啊,我要做土豪,我要赚钱。完了,这孩子没啥志气。你问孩子有啥志向,他立马把头抬起来,很憧憬的样子望着远方,他还没说什么,你就知道这孩子肯定行。这就是“志于道”的属天性。
“志于道”是撑开一片天,向着远方。“据于德”呢,刚才说了,脚踩大地对不对?“依于仁”呢,“仁”本身就是二人为仁。除了“仁心、仁德”的解释,“依于仁”还有一个意思是“与仁人师友交好”,相当于“泛爱众而亲仁”的“亲仁”,亲近仁人师友。譬如现在大家济济一堂,坐得很近,相与切磋论道,这就是“依于仁”。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有德之人“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相互依靠。“依于仁”的“依”字不就是靠着吗?现在假设谁要给我们台上三个人拍张合影,我就这样坐着,木头人似的,李老师、钟老师各坐各的,互不相干,表情木然,人家还以为我们闹别扭呢。谈话也是。如果钟老师抛出的话头,李老师和我都不接,各说各话,鸡同鸭讲,钟老师肯定会疯掉,对不对?所以,“依于仁”就是相依、相应、相通,就是在天地之间人与人的相通共感。
有天、有地、有人。在这样一个浩荡的空间里才有“游”的余地,否则总是生活在匆忙局促的空间中,“使我不得开心颜”。《中庸》怎么说?这叫“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在这么个巨大的空间里边,你再去学习各种技艺,无论是武艺、中医,还是书画,乃至经艺(读书也是一种艺,经艺、文艺),你才能“游”得起来。到那个时候,你“游”出来的就是大艺,就不是小道,不是风花雪月的那个小道。
钟鹰扬:柯老师的学问真得非常深。我自己也是一个中医师。我学中医的时候,其实我跟一个名中医学过。第一次见他的时候,他就给我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我还记得,作者是北京的一个老中医,叫焦树德。这个上海的中医给我焦树德老师的一篇文章。它的标题是《中医是艺术》。它讲到很多的东西说,中医不是说,比如这个药,是降血压的、这个是消炎的、这个是抗菌的。它不是,这个是中医的术。但现在呢,我们学中医的人都这样用。我们自己在医院实习的时候,老师讲,这个金银花它是用来抗菌的、用来消炎的什么的;这个麻黄它是对支气管有什么样的一些功效的,都是非常的在术这个层面,他完全没有讲到中医提到的四气五味。学的时候觉得总有一些不对的。所以,焦树德老师那篇文章也提到,中医不是这个东西,它是一种艺术,它是一种非常“道法自然”的方法,它是一种,就是当你了解了大自然这个节奏和道理以后,你所产生出来的一种治病的一种学问。比如说,用药是讲究四气五味对应你的身体的气机升降开阖。然后,关于中医是一个艺术,还有中医能不能“游于艺”?我们这个也请李辛老师来分享一下。
李辛:我刚才在看墙上这几幅字。我跟钟老师一样,写不好字,但是我能感受到,每个字它传递给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就像我在用药的时候,不同的药物其实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功能。每一个病人也不只是一个简单的高血压、心脏病等,其实是一个活泼泼的人。而中医它重视这个活泼泼的人背后的那个生气。
刚才柯老师提到“很大的空间”。这是我们中国人的空间,或者说古代的中国人他们所生活的那个空间。但是我们现代人已经忘掉了,或者说,那个空间还在,但是我们被我们自己封闭在比如说这样的一个房间,或者每天的这个新闻、工作、上班当中。
不管你是一个医生,还是一个画家,或者是一个武术老师,你在做具体的一件事情,在谋生、安身立命的时候,不是只是被这件事情困在这里,还是留意到周围的浮沉消长,花好月圆……一个很大的空间等着我们去发现。
而且你看到月亮升起来、看到花展开的时候,也会心有所动。这跟看到小孩子快要掉井里的心动还不太一样,这是另外一种动。这是活泼泼的有生命力的那个动,是更大的那个动。
比如说,这幅画带给我的感觉是一种非常中正的、有力量的感觉,而这幅黑底白字的“天地正气”,它给我的感觉是非常光明正大。而那幅画,它好像是有一种意犹未尽,蕴藏了很多东西,没有全都这样表现出来,它就是这样等你来欣赏它。
比如我们要给人治病,对于一个胆怯的人,他害怕,或者他有神经衰弱,他有焦虑症、抑郁症,或者现在所说的人际沟通障碍,小孩子不愿意跟人说话、打招呼。那这一幅画,它传递的信息就是这类病人需要的东西:中正、有力量。用药也一样。我们要去找这样的一个东西。这是汉唐以前中医对于治病的一个看法,不像现在说这个成分是什么纤维,能够增加肠蠕动,能通便,这是现代人的观点。他讲的是在行止背后的那个无形的“神”和“气”。
比如一个有很多痰湿在身体里边的人,他比较沉重,消化不好,脑袋里有很多思想、很多想法,不能把它理清。生活当中很多事情会回避,或者不敢面对,或者有很多事情就搁置在那里,不能把它完成。那可能就需要这样一个信息:光明正大,可以这样一幅画,也可以跟这样的人喝一杯茶,跟他交朋友,也可以吃这样的药,只要接触到这类,他就会好。
古人说“参赞天地之化育”,就是天地之德谓之生,我们碰到的所有的好事和坏事,就像冬天和春天一样,都是来生我们的。但是由于我们自己有缺陷,然后天地之间它运转也不平衡,该升升不上去,该降降不下来的时候,需要这个艺术、需要文化、需要医学、甚至需要同伴、一句让你安心的话,这个就是“参赞化育”。所以在中医来说,万事万物都是药,一切都是药。
钟鹰扬:好,谢谢李老师。我觉得如果今天来了的人真的是非常值的,是吧?因为两位老师讲得真的非常好!
最后呢,今天要讨论的就是“文武医”三方面探讨我们之前讲的四句话。还记得吗?哪四句话?“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对,所以传统文化呢,其实现在也是我们的国家领导人也是经常在国外访问的时候非常提倡的。然后刚才李老师也跟我讲,在一个国内的内参消息的资料也说,我们的领导说这个传统文化这个东西啊,不要流于形式,要深入到我们中国人的血液里面。柯老师刚才也讲到那个最近我们的领导也到印度去访问,他也讲到中医。但是现在我们自己本身作为中国人,到底在目前这个科技发达的社会里面传统文化还需要吗?还需要这个东西吗?它对我们能够带来什么样的帮助?还有我们自己以后的子子孙孙他需要学习这个东西吗?我自己很想问两位老师就是当他学习传统文化以后,对他自身的最大的一个帮助是什么?
柯小刚:我说一个很具体的例子吧。上次去常熟李老师家里,跟李老师聊天。他教我要跑步,别老坐那儿看书;钟老师教我说,要经常拉拉筋、站站桩。我一听到就马上做,所以最近身体很精神。我虽然有二十多年打坐的经验,也学中医,注意养生,但毕竟伏案读书,动的少,还是不行。听到好的建议,立刻就做,这是我要跟大家分享的第一个经验。
但什么是好的建议,什么是不好的,甚至是误导的?所以,我的第二个经验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学习传统文化要懂得鉴别。我最近做了一些讲座,总结国学热和读经运动十几年来的经验教训。民间国学做了很多功德,有一些做得很好,但也有不少问题。现在各种国学机构如雨后春笋一样,中医、经典、书画、武术,都有很多。毋庸讳言,不靠谱的机构是有不少的,大家要注意鉴别。学习传统文化的入门很重要,一定要是路子正。找到好的老师,听到好的建议就实行,有这主客观两方面的保证,再坚持下来,功夫涵养、天长日久,自会“变化气质”,乃至“脱胎换骨”、“立地成佛”。
这是给大家的建议。就我个人学习传统文化的经历来说,其实要艰难得多,但也容易得多。我的博士论文做的德国哲学。但我对书画的兴趣远远早于我接触西学,也早于接触中国经典。我生在七十年代初非常贫困闭塞的湖北山村,从小没有书看,什么书都没有,但却可以写毛笔字,所以我从小就写,经常用毛笔蘸水在石板上写,在墙上写,有时从早到晚什么都不干,就写字。上小学的时候,学校就在隔壁。学校里有水泥地板和水泥做的课桌,我暑假的时候就拿一支毛笔和一碗水进去写地板和课桌,一写就是一天,中间回去吃饭,一直到天黑看不见才作罢。我还用拖把在水泥地上写巨幅大字。从小学开始,家里和亲戚朋友的春联都由我写。家里每个人,爸爸妈妈哥哥姐姐都是我的老师,村里的老人都是我的老师。我们村历史上没出过什么状元进士,但每家都很重视教孩子写毛笔字。他们常说‘字是门楼书是屋’。虽然刚刚经历过文革,但古老文化的基因却仍然顽强地活着。我是壬子年壬子月生。韩博说我的八字中有两个墨池,他以此解释我为什么从小喜欢写字画画。一个墨池管字,一个墨池管画。
我深深地记得大概是在我六七岁时候的一个黄昏,在一个破旧昏暗的阁楼上习字。我突然发现字帖上的字每一个都是那么的停匀美好,不多一点,不少一点,每个字都在微微颤动,向我点头招手。那一刻,整个世界,万事万物都在发光。我第一次知道什么叫美。我激动得呼吸急促,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我抱着字帖和我的习作爬下梯子,跑到父母劳作的豆腐坊,语无伦次地叫他们看。我不知道该怎么说,他们也不知道我发生了什么,只是照例夸奖勉励我好好写。在豆腐坊的热气蒸腾中,灯光昏黄,所有人和东西都影影绰绰。我捧着字帖和习作傻傻地站在那里,激动难平,又无限惆怅(我整个小学阶段都很惆怅,后来越来越开朗)。我第一次知道,有些东西只能自己独自感受,无法言传,难以分享。那时候我还没有上小学,父母带着一无所有的一家人刚刚离开老家贫瘠的土地,搬到一个陌生的村庄,开始做豆腐。周围的小伙伴都欺负我,我拒绝上学,整天躲在阁楼上写字。我的成长很不容易,但也很简单。从小接触传统文化对我来说几乎象日出日落一样自然。
但到大学的时候就不一样了,开始要面对所谓古今中西之争的困惑。我的本科四年是在吉林大学的新校区度过的。当时只有一个图书馆、一栋教学楼、两栋宿舍楼,比高中还小,周围是无边无际的青纱帐玉米丛。我像虫子啃玉米一样蚕食图书馆里的书,度过了四年最充实的读书时光。有一个下午在图书馆的古籍阅览室,我仿佛看到孔夫子在云中驾车而来,甚至有隆隆的声音。我顿时泪流满面,心中充满了感动。他告诉我说,以后不要乱看书,要看就看文言古书和外文经典。我很惊讶,夫子也教人看外文吗?他说你们今天也是要看的,半通不通的西方文化害人不浅。后来我就基本上只读文言的古书和外文的西书。本科毕业的时候,做了一个痛苦的决定,花了我很长时间思量。思量的结果就是去北大读外国哲学。北大的七年,包括在德国的一年,学外语占了一半的时间。古典的,现代的,各国的,都学。学来干什么?看最新文献?追赶国际学术前沿?也看,但不是主要的。一直到现在,我深深地牢记那个下午的教导和感动,和含着泪水的痛下决心:那就是读书就读真正的书,读古人的大书,读经典原文和历代注疏。这便是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最重要一点学习传统文化的个人经验。
钟鹰扬:那我们也听听看李辛老师自身的一个感悟,当他学习完这个传统文化以后,尤其是我们已经在科技这么发达的时代,节奏非常快,到底现代人还需要学吗?到底学中医以后对李辛老师他自己本身的一个感觉是怎么样的,有请李辛老师。
李辛:刚才柯老师说的“立地成佛”,我补充一句中医叫“调柔身心”。就是把你的身体柔软一点,尤其心不要那么刚强。因为我们从小受的教育是心要刚强,对吧?十五年前春节晚会还经常会夸人:他那么执着的追求这件事情,当时这是一个褒义词。现在我们有一部分人已经知道,这并不是一个那么正面的词。
学习中医对我个人有很大帮助,我一直很庆幸能够学习中医。因为我年轻的时候是一个比较刚强的,而且有点偏激的人,喜欢看政治方面的、哲学方面的书。后来慢慢体会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一个家庭或一个团体、一个个人,都有它的少年期和青年期,其实所有的东西都是一股生命力。这股生命力让它如何去,其实是整个人类的一个问题。
所有的宗教,所有的学术,乃至所有的社会思想,文化思想,真正能够流传下来的,比如像传统文化、像宗教,之所以几千年流传下来,其实是因为它在引导人类的生命力上,它的内在有一个相对来说符合自然或者符合天道的一个东西。
学习中医之后,我体会到我能够有机会,能够跳出一个年轻人狭窄的视野,来看很多问题,去体会很多东西,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帮助。
在大学的时候,包括现在,我经常没事就翻翻《黄帝内经》,里面的很多章节很有意思,《黄帝内经》是个对话,岐伯会问黄帝,这个问题怎么回事?过段时间黄帝又问岐伯,或者问雷公,这是怎么回事?
很多情况下,都会出现回答者不马上回答这是怎么回事。他会先说,啊,这个问题实在是太深远了,他超过了我们眼前所及之物,就像道家说的那个“其小无内,其大无外”,非常之深远,然后再开始讲这个问题。从宇宙,从人世间,然后从人心,再到生活,再到气脉等等具体的某个点,他们是这样来看这个世界。柯老师强调的空间感,这个太重要了。
所谓这个“志”也好、“道”也好,还有“德”、“仁”,其实都是作为一个个体,一个人,他的生命力在什么样的空间?以什么样的方式去表达出来?而不只是让我们读书,然后找工作,然后赚钱、还贷、生孩子。还有很大的空间。
有时候我遇到烦恼的时候,我会突然想到其实还有那么大的空间,就会觉得比较安心,就是这么一种感觉。谢谢。
钟鹰扬:至于我自己呢,我觉得我的一生相对来讲还是比较特别的。我父母是香港人,你们也知道,当时候是英国的殖民地嘛,所以他们接受的思想都是非常西方的。然后我自己是在荷兰出生的,出生以后我就到了香港,就是我幼儿园还有小学是在香港,中文也是那时候学的。还有呢,就是12岁小学以后的中学和高中都是在德国,到2002年才回到中国来读中医。别人都是要出去的,我反过来。所以我可以说出一些现在一些年轻人的一些话,因为相对来讲,我比较年轻点。其实为什么我学习这个传统文化以后想去弘扬它。因为我觉得学习的过程当中对我帮助太大太大了。从十几岁开始学武术,其实我之前,小时候是一个非常不自信的人,非常不自信。比如说,三个人一起讲话的时候,我觉得我就不敢讲话了,两个人还可以,多超过一个人,我就觉得不敢讲话。可能是我到德国以后自信心备受打压,因为我去到以后,一句德语都不通,但是要跟德国人一起考试啊,一起去生活之类的,所以非常没有自信。当我学了这个武术以后,尤其是咏春拳,它给我非常大的自信。因为它里面的道理说,你遇到别人的一拳一腿进攻的时候,你不要退,也不要躲,它说你迎上去,去面对他,反而你会找到问题的突破点。所以这个时候,通过武术的锻炼,我觉得它也是非常好的一个人生的哲学。这个时候,开始我就有改变。所以我19岁的时候说,不管我以后怎么样,一定要当个武术教练。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来帮助像我以前小时候一样的人。
那之后呢,开始对生命产生一些困惑的时候,刚好碰到南怀瑾老师。然后他建议,如果你要领会生命科学的话,你可以读中医。因为医学跟人的生老病死有非常大的关系。所以这个时候,不管怎么样都要做那个。来到中国,来到上海,去学这个中医。的确,通过中医,让我真的感受到非常多的东西。自己有非常大的改变。还有跟着南老师学习的过程当中,就知道,他要讲的这个生命科学是什么?他讲的生命科学不是通过仪器,物理化学来探索这个生命。是通过你这个身心去感受他的。那结果呢,对我整个人生有非常大的一个正面帮助。就是我觉得烦恼越来越少,觉得我好像越来越自在了。
通过武术,其实我们的太极班,也会分享这个东西。所以我们这里的太极不只是一个强身健体,一个能够让你有一些防卫技术的一个拳术。它可以让你领会这个生命的道理。这个也是张三丰创拳的一个初衷。我们用一个术语,他叫“以武入道”。通过武术入到这个道里面去。很多我们的学员,身心都有非常非常大的改变。我不是在做广告哦(笑)。太极是一个非常好的修炼。如果你能接触到真正太极的话,它是一个身心都兼顾的一个锻炼的方法。所以我觉得不管你能去哪里,碰到好的太极拳老师,我觉得可以学一学,这个真的是非常棒。这是我自己学习传统文化的一个体会。
接下去,我们还有大概20分钟的时间,如果大家对刚才的一些内容有什么疑惑,大家可以趁这个机会可以来发问。有没有人?
女同学:谢谢老师,我想请问下刚才老师讲到那个“仁”字。然后我自己有读《道德经》,《道德经》里面有句话,叫,好像是这样说的,叫“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那我想问一下这个“仁”和刚才老师讲的那个“仁”,这个“仁”是怎么理解的这句话?谢谢。
柯小刚:其实不是在一个层面上讲的。每个东西都有它的原初含义和退化含义。刚才闲聊的时候还在跟李老师聊政治哲学问题。李老师在我的《古典文教的现代新命》书中读到拙文《王道与人民共和》,他觉得很好。但是在学术界里面,好多人有反对意见。喜欢传统政治的会觉得我讲什么民主共和不够古典,不够传统;太过现代的读者又会觉得你还讲什么王道啊?这个不够现代化嘛。凡是对现代性的东西持有一个正面价值的,他往往对传统文化,比如说传统王道的政治哲学不够了解,也不愿意花时间去了解。反过来,对传统文化持有正面价值的,尤其是那种原教旨主义立场的,他很可能对现代的好多东西都持有一个否定的排斥的态度。但他的排斥是不是建立在如实了解的基础上呢?其实不见得。
回到刚才的话题,情况也是类似的。道家和儒家,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相互矛盾的地方,或者说讲法不一样的地方。在我们哲学系里面,特别爱考这方面的题目。你得知道它的区别在那,你才能考上研究生,对不对?可是《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叫做“智者察其同,愚者察其异”。同一个词,不同的人用,在不同的语境中用,意义很可能都是不同的。
你的问题就涉及这样一个词:“仁义”。孔子讲的仁义,那个“仁”,它是在一个很原初的,很根本的层面上,是在讲人和天地的那样一个感通,这是“仁德”和“仁政”的基础。但是,这样一个东西,它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它有可能会被降低为一种简单化的、规则化的、那么一些个比较僵固的、僵硬的意思。“仁义”,比如说,有可能会简单化为一套规则,一套有强迫性的规矩。而这个时候,就需要,比如说,道家的人出来矫正这个偏差。当他来矫正这个偏差的时候,他说“大道废,有仁义”。他强调的是大道比仁义要更根本。他反的是仁义,对吧?可你得问一问,他反的是哪一个层面上的仁义?他强调的是大道,没错,但你得想想,他强调的那个大道是那个层面上的大道?他强调的那个大道和孔子的那个原初意义上的“仁”,它很可能是在一个层面上。所以,当道家出来批评孔子的时候,很可能是在帮助孔子。这一点特别明显的一个表现,就是《庄子》。大家可以读读钟泰的《庄子发微》,他就把《庄子》整部书都理解为貌似反对孔子思想,实则继承和发挥孔子思想的一种努力。
我们再拿中医中药打比方。我们都知道,像砒霜啊,马钱子啊,它都是很剧毒的药。什么甘遂呀,大戟呀,那都是吃了要闹很大反应的药。可是,如果你的身体处在一种很大的偏性当中,也就是说,你生了重病的时候,我是不是要给你吃这些“很不好的毒药”呢?是不是不能一味给你吃“好药”呢?人参,好药不是?甘草,国老啊,好药不是?可是对于很多重病患者来说,那些不见得是好药,反而是砒霜没准对你来说是好药。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批评一个东西,在根子上恰恰是帮助这个东西。谈到儒道关系,也可以从这个思路出发想一想。
女同学:我练功出现一个特殊的现象就是,身体会不由自主地动,就是做各种各样的动作,有时候有点困惑,也甚至与有点点害怕,那到底是怎么回事?第二个就是,我动的这个静坐都不能坐,就是我头会有个晃,晃动。上星期听那个EMBA课程的时候,上去讲课的都是些金融行业的精英,但是我头动的很厉害,为了控制住,我根本就没法听课,头晕,恶心。今天却有点和前一段完全相反,就是当你们正式开始讲课的时候,我就不停地打哈欠,流眼泪,然后大概两分钟左右,我就不由自主的这个手,手伸的就这样子,盘腿坐在那里,放在腿上,然后好像手指头开始有一点点轻微的电流的感觉,这个要问李辛老师,这是接通还是一个感应,还是到底怎么回事呢?
李辛:这个不是接通,也不是感应,首先。这是刚开始打坐的一个正常反应,就是说你身体原来是什么状态,现在显现出来,你静下来,感觉到了。
平时因为你要工作,注意力在外,它被压制住了。现在呢,你自我意识的放松了,进入打坐的状态,那身体就有这些反应。那至少说明几件事情,第一就是说,你身体里面其实堆积了很多东西,很久没有动,但是呢,身体很紧张,深层次的肌肉呀、关节其实都是很紧张的,你平常有运动习惯吗?
女同学:平常很少运动。
李辛:很少运动,这是一个情况,所以你里边有很多僵的力量。所以,这种情况,建议你打坐先放一放,先跑步,把里面那些瘀住的力量先放出来,或者学太极,像钟老师说的,把那些僵硬都去掉。
头晕呀、打哈欠呀,说明你其实是极度疲劳的状态。我在很多年前讲课时讲过,我在2000年原来有一个IBM的一个高级管理人员,我教他打坐,坐了大概一两个礼拜,他中午就给我打电话,大概在四十分钟打了六十几个哈欠,一闭眼泪就都出来了。这个就是平时太疲劳了,重新在调整。
南老师说过,对于我们现代的人来说,打坐其实跟吃药一样。我们先不要去想打坐是在修炼呀,根本谈不到这一步。
其实就是定定神,回回神,休息一下。像你这样,已经是非常非常疲劳的,在打坐之前,可以先睡觉,早点睡,先睡够。然后呢,多一些运动,等你觉得这些疲劳呀,身心上的这种僵的力量,慢慢松开来了,再去打坐,那么这个过程当中,有什么情况,不要害怕,也不要乱想,就行了。
女同学:我最近在练八部金刚功。
李辛:挺好,这个可以的。
钟鹰扬:好,下一个。
女同学:钟老师您好,我想请问一下,就是如果想更多的学习中医的话,您有什么推荐的就是一系列的书目吗?
钟鹰扬:首先我觉得书只是一个辅助而已。所以你一定要先找对一个老师。因为医学这个东西,是不可能自己看书来学的。首先要理清这个概念。理清这个思路,就是如果你找到一个好的老师了,其实他会指引你就是一条学医之路。至于书,我个人觉得刚开始不要看太多很杂乱的,还是要从源头开始,就是《黄帝内经》方面的,可以从这里开始。至于其他的我觉得各有各的说法,所以如果你说你刚开始学的话,可以从《黄帝内经》先看一看。 哪怕看不懂,经常翻一翻,经常看一看,我觉得这样的路是比较正的。但是还是建议先找对一个老师来学。
女同学:因为良师难求,而且遇到一个好的老师是需要机缘的。
钟鹰扬:你先看最近有我们有没有开设中医的课程。我对自己的老师是非常有信心的。就是他绝对不会让你走一条歪路,弯路,这是我觉得你可以关注一下,对我们的课程的老师,我觉得他会很好的指引一条路。老师自然在这个课程里面会推荐你看什么书的。
女同学:那我就是再问第二个更深入的问题,就是问李辛老师,因为之前就是“自道精舍”发布的一系列的这种文章,我也就一直有看过,因为我自己也是在中医药大学那边是跟着老师有在学习嘛。但是我是想更深入的,更系统的学习,所以我就是想问李老师对中医有更循序渐进的就是这样的一个书目的推荐吗?
李辛:第一,我同意刚才鹰扬老师说的,要看一些经典的书,流行的书先放一放,因为流行的书代表各家观点,但是如果你自己还没有一个主脉的时候,没有一个根的时候,先放很多叶子,这些叶子都是片段,不能变成一个活的东西。
那关于具体的书目,你可以搜索“李辛的空间”,正好我上个月,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对于中医想深入学习,想提高临床的,应该看什么书,你可以看一下。
看书很重要。我有这样的经历,大学五年我没有浪费时间,二年级我遇到一位老师,他让我去看古书。别的同学都在学托福、学西医,我只学了一个学期的西医,其他时间都在看古书。所以大学毕业前一年,绝大部分同学只能跟老师抄方,我已经开始在外面给人看病,挣伙食费了。
第一是看古书,还有跟老师。第二,对我帮助非常大的是站桩和打坐。我的第一个老师打坐、站桩,也是太极高手。所以在大学期间,我就开始站桩。记得在中医学院的时候,经常十一点站到十二点,冬天也站。
刚才钟老师讲感受力。中医这个望闻问切,其实不只是逻辑思维啊,逻辑思维是你有所知,有所觉,有所得之后,你要表述的时候,用它这个工具。你获得这些材料,获得这些“知道”的时候,用的是你的感受力,这就是用心和用脑的区别。
我大学毕业以后,开始打坐。虽然中间有时打鱼有时晒网,到现在也有很长时间了。打坐非常重要。因为只有通过训练,静下来以后,才会有感受力。而且静下来以后,才能看懂古人写的书。
刚才说到艺术的问题,古人写一本书或者画一幅画,如果是真正的艺术,不是为了表达自己一些小小的情感,就像柯老师说的,他表达的是一个很大的东西,这个很大的东西呢,必须真正静下来,而且要达到刚才钟老师说的,像打太极的时候,忘掉自己,要处在相对无我的状态,才能够体会到。
这个是对于现代人学习中医最难的部分。因为我们现在学习任何东西的习惯是,以我们已知的东西,去推测未知。就像我们电脑已经装了一个Word,装了excel或Powerpoint,那我用这三种程序去看整个世界,但是整个世界远远超出这三种程序所能看的,一个文字,一个数据,一个图片,超过它的东西很多的呀,所以这个要注意。
我们头脑的大部分的运作有点像电脑,比如我们看到一样东西,学过一样东西,先要归类,对吧?就像我们的电脑里的文件夹是要归类存档的。所以,如果你归类也是相对混乱的,没有形成你自己的内在逻辑和处理能力,只是从小到大教育给你的东西,电视里面的东西,你即使看了古代的书,它也是会成为你知识的碎片。
所以我再重复一下,找一个老师,看古书,打坐,站桩,练太极。然后呢,慢慢来,慢慢来就会很快,如果你以这个方法来学中医三年,可能超过一般的人学中医十年甚至二十年。
比如从上海的历史来说,不少解放前的中医,在上海都是二十几岁甚至十八岁、十九岁,学了几年中医就顾客盈门,不是说需要积累到五十岁六十岁七十岁才可以看病的。这就是老一辈中医学习的方法,直接就是读古书,跟师,加上本来就有的传统文化的基础,所以很快。
钟鹰扬:好,因为时间很晚了。我们给最后一个问题。
女同学:我的问题是,向柯老师请教一下,就是说我们今天的确很多,包括我自己也会觉得,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多宝贵之处,值得我们去学习。但是无可否认就是说,整个世界,甚至目前在当前中国可能主流的一种,这种大思想,这种思想或者文化,还是以西方的这个思想文化为主导的。那么柯老师是觉得这个中国的这个传统文化跟西方的这个思想文化,最后会是怎样一个走向,它会各自持续发展呢,还是说你觉得其实这两个其实可以融合的,谢谢 。
柯小刚:这个问题在“自道”问特别合适,因为听观慧介绍说,“自道”有一个很奇怪的特点,就是“自道”有相当一些老师和同学都是有多元文化背景的。观慧说是机缘凑巧形成的,也不是故意设计的。你看钟老师不就是有德国和香港背景的嘛,另外象斯理维、马凯翰等老师,干脆就是“老外”对不对?他们学习中国文化,而且能到中国来教中国文化,这里面就已经包含了很多信息,可用以回答你的问题。我早年也是做的西学,在德国、英国、美国都呆过。我的博士论文写的是德国哲学,《海德格尔与黑格尔时间思想比较研究》。
你问到世界文化的未来走向,西方如何?中国如何?这些其实不是要点,要点在哪里呢?要点不在中西之争,而在古今之变。今天在中国发生的一个大事件就是传统文化的复兴。这对现代西方世界来说同样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整个现代世界、现代文明,到今天都发生了一些问题,遭遇了一些困难,都需要追本溯源,回溯各自的传统文化。所以,中国目前在复兴古典,西方同样也在寻根。比如说我的博士论文写到的海德格尔,一个现代德国哲学家,他花了一辈子的时间去研究古希腊。为什么要这样做?刚才李老师已经给出了回答:他说中医要走出现代化困境,恰恰只能通过回溯古典,回过头去读古书、读经典。
书画也一样。我专门写过一篇文章,《“笔墨当随时代”中的古今文质天人关系》,论证现代书画艺术的困境来自对古典的误读,而要走出困境必须回到传统。所以,我教书法的时候,我强调书法的入门一定要取法于唐以前。可是,从清代以来,形成了一些庸俗的套路,譬如一定要从颜柳欧赵入手,但实际上由于缺乏汉晋源头的浸润,他们对楷书的理解是非常肤浅的,结果就把书法变成非常浅俗的东西。中医也一样。如果不精研《内经》、《伤寒》等古代经典,只是学学《方剂学》之类的教材,乃至只是忙着杀小白鼠,能学到什么中医精髓呢?今天的中医把桂枝汤只看成感冒药,金银花只是杀菌消炎,甚至中医教授在教伤寒论的课上建议学生感冒吃康泰克之类,都是半通不通的“现代性”对半通不通的“古典文化”的戕害。
所以,今天在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无论中国还是西方,都面临如何“通古今之变”的问题。各种人类文明和文化都要找回它的根基和源头。中西之争已经不是主要问题,更紧迫的问题是古今之变。复兴传统文化,以补救现代文明的缺失:这不但是中国的任务,也是西方的任务,是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任务。在这个问题上,在这件事儿上中国和西方要携手共进。One world,one dream。只不过这个world是ancient world,是古典的世界。这个dream是什么梦?这个梦是人类返本归元的梦。
钟鹰扬:最后我做一个总结。其实就是我们“自道精舍” 想要做的,或者我们请的老师,其实都有一个观念,也是南怀瑾老师给我的,他一辈子其实只想做两个事情:第一个就是他想立根于传统文化,但不排斥其他国家的文化或现在西方的东西,或者是用宗教来探讨这个生命;要用我们自己的身体来探索这个生命,这个是他老人家第一个想要做到的;然后第二个呢,他几十年前已经成立一个协会,叫东西精华协会,就是他觉得以后人类一些没有必要的争斗,就是因为没有一个沟通,所以他想东西方有一个更好的交流。也是我们“自道精舍”以后想做的,这是我们通过“文武医”三方面,希望越来越多一些外国的朋友可以来到我们中国,有一个场所,谈的不是说一些表面的一些东西,谈的是传统文化,“文武医”对我们身心实际有什么样的帮助,这是我们非常非常重视的。所以,生命科学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是我们最想做的,也是我们一个愿景。
今天非常的谢谢两位老师来到我们“自道精舍”来给我们一场非常精彩和功力深厚的一个交流会。谢谢两位老师!
文字校对:甘露泉、青莲、甘草·巴比
文字整理:宁心静远、庞贝之石、田莉华、定、憨娘、水果篮子、渔知楽、窗外别名、蝶儿、鼗、蓝色玫瑰、moon
文字编辑: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