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的艰难选择——战争与和平

知识分子的意识形态到底如何影响社会的呢?

无可置疑的一点就是,知识分子的身影出现在各行各业,以一种自信和智慧的态度,参与到社会的各方各面。他们巧于辞令,有时将那些不够真实的同情和关切揉合到自己的言论和观点中,有时又对于他们不了解的事物展现出了过度的关切,有时他们不辩是非真伪,执着于自己的所见所闻。

战争与和平的讨论,自古是一些知识分子争论不休的话题。

主张战争者,有时会认为主张和平的人软弱可欺;主张和平者,有时会认为主张战争的人热爱暴力、残暴血腥。

有时候我认为,对于任何国家来说,和平和战争都是一种选择,有些国家可以选择是否发动战争,而被卷入战争的国家可以通过参与战争来选择抵抗,也可以采取温和的方式妥协。只不过无论哪种方式,都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只不过无论做出和平还是战争的选择,无论对于政策的制定者,还是对于知识分子而言,大多数情况都是非常艰难的。

譬如对某些国家而言,表面上看他们似乎有选择的权利,但实际上受到经济、军事等实力的制约,他们只能选择不战而败。

但有时战与不战,对一个国家的影响是深刻的。除了战争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如大量的死亡人口、经济衰落等,对一个国家的精神创伤似乎更难平复。

我们在很多讨论国际形势的节目中常常看到“辱法”的环节。这就是不战而败带来的后果,何况法国还不止一次不战而败。

法国的某些知识分子对于和平的热爱到了痴迷的地步,甚至有些人在二战期间还向希特勒妥协。很大一部分人认为,战争不是最好的选择,放弃抵抗才是最好的维护和平的方式,甚至有人还主张裁军,有人则认为武器是最大的罪恶。

这就很有意思了。这些知识分子似乎还没搞清楚,很多时候,不管是人和人之间的交往,还是国际间处理事务,那些有发动战争倾向的人或者国家,从来不会因为对手放弃抵抗而停止发动战争,不反抗常常招致变本加厉的打击。

武器说到底,也只是国家发动战争和抵抗的工具而已。把战争的恐怖怪罪于武器,就好像有个人拿刀杀了人,有人却把责任归咎于刀的锋利是一个道理。

因此,有时候不抵抗的和平,看起来美好,其实是给未来埋下了更多的雷,只是把爆炸的时间延后到了不可预测的时间而已。这样的和平,又有什么意义呢?

国际和平的维系,需要的是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具有追求和平的诉求,并同时付诸于行动。
然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却很难。因为世界上总有一些国家,自命不凡,以正义的名义,打着和平的旗号,却做着挑起和发动战争的事。

有些知识分子把霸权主义当作是国家的使命和事业;有些知识分子又冠冕堂皇的粉饰西方对亚洲国家的侵略,美其名曰推进其文明的发展;有些知识分子甚至给某些人种冠以善战的名号,丝毫不掩饰对战争的渴望……

如此这般,战争又怎么停止,和平又怎么会来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识分子的艰难选择——战争与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