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百年探险》:宇宙的奥秘是怎样被人类发现的?

在炎热夏夜,仰望星空,我们会为古人“天圆地方”的思想感受可笑。我们知道,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是如此的渺小,甚至是太阳系也是完全不起眼的一颗星。

随着近年科幻小说、科幻电影的大受欢迎,人们都对神秘的宇宙着迷。

刘慈恩的《三体》想象了浩瀚宇宙中可能存在的世界。只是,要看懂科幻,需要对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红移、微波背景辐射、标准烛光、引力波等等,指的是什么?又是何而来的?

人类探索宇宙的步伐一直都没有停息过。


随着,人类在不断的探索中走过了无数过孤寂又有趣的夜晚。通过不断改良的观天“巨眼”,人们认识了类星体与超大质量黑洞,弄清了从恒星灰烬中孕育生命的化学过程,更是将已知宇宙的边界一再向外拓展。

《宇宙百年探险》作者琳达·施韦策,是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天文学博士。曾在多家天文台从事研究工作。通过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讲述了世界科学家在帕洛玛天文台通过海耳望远镜探索星空秘密的故事。

01 仰望宇宙的“巨眼”

人类宇宙探索百年的飞跃进步,可以追溯至20世纪40年代末期。随着帕洛玛天文台200英寸海耳望远镜的建成“开光”。无数的宇宙探索先行者,都是通过它观察宇宙的奥秘,为天体物理学的发展奠定基础。

海耳望远镜的建成是人类天体物理学发展的基础与里程碑,其建成离不开科学家海耳的毕生努力与坚持。

海耳心里明白,自己的一生就以建造全球最大的望远镜作为终身事业。认为望远镜的发展绝不可以止步于100英寸的胡克望远镜。1928年,虽然他已经身体虚弱,受着各种疾病的折磨,却依然坚持绘制设计图。投入了自己积累下来的巨额私人财产,利用自己的社交能力,寻求赞助商,才让项目得以启动。


最终,海耳望远镜的建成给天文学家与物理学家带来了希望,让宇宙通过眼睛被看见,人们开始了探索宇宙的旅程。

02 人类视野的拓展

千年以来,人类观星,都是通过肉眼进行的。但是,肉眼观星有着多种的限制。人眼只可以对整个电磁辐射谱里一个很窄的波段产生反应。直到48英寸施密特相机与200英寸海耳望远镜的配合,开始对宇宙中的身电源的光学对应体进行探索。

1963年,科学家通过这种观察技术,发现看上去是蓝色的银河系中的蓝色恒星,经过进行光谱分析发现其并非恒星,而是一个离我们非常遥远的点状身电源,甚至其是远在几十亿光年外的。科学家认为其是从一个很少的解决方案里喷涌出来的巨大能力,在这里就如同是数万亿个恒星所发出的能力总和。将其称作是“类星体”。


为什么如此小的天体却有着这样巨大的力量能量?在不断探索中,科学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假设。如超大黑洞、高能粒子等等。让人类的观星视野进一步拓展。

03 写在最后

人类的探索总是永不停止,才有了今天百年宇宙探索的成果。

本书通过一个个科学家的故事介绍了人类在宇宙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挑战与惊奇发现。各种天文现象又是怎样被发现,假设与验证的?

对于天文爱好者、科幻迷来说是一本很有意思的理论著作。但是,由于专业名词比较多,阅读流畅会有所困难。但是,每一个篇章都是一个神秘的真实的探索故事,引人入胜。

你可能感兴趣的:(《宇宙百年探险》:宇宙的奥秘是怎样被人类发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