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里的很多内容,与India瑜伽大师萨古鲁传授的观点不谋而合,思想内容有知行合一,格物致知的特点。在此主要摘抄本书中一些前辈的观点,时常勉励。由于解读会失真,大部分只抄原句,少部分会奉上觉得有意思的解读。
写在前面:中国自古以来贤人无数,百家之言,绝对不缺思想上的智慧,但古言抽象,一言千解,反倒容易让读书者感到纷呈杂乱。与之相对,我们缺少一些更为具体,维度更低,可以立刻用来实修的干货,而这一方面萨古鲁提供的一些瑜伽练习可以很好的补足。当然,见仁见智,毕竟芸芸众生皆道阻且长,百般不易,每个人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感应,来调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走好自己的路,顺应自然吧。
1. 孟子提出“万物皆备于我”,“尽心、养性、反求诸己”,“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
古人云:“蹇以反身,困以遂志。”
2. 王阳明认为,夫人心本神,本自变动周流,本能开物成务,所以蔽累之者,只是利害毁誉两端。如果我心不动,以顺万物之自然,只是触机神应,就能够发挥良知妙用。
3. 儒家经典«大学»说,“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4. 俗话说:“大磨得大道,小磨得小道,不磨不得道。”
5. 王阳明赋诗云:“知君已得虚舟意,随处风波只宴然。”
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无限风光在险峰。
6. “夭寿不贰其心”,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不可以穷通夭寿之故,便把为善的心变动了,只去修身以俟命;见得穷通寿夭有个命在,我亦不必以此动心。 ——«传习录»
7. “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工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则乱,终无长进。” ——«传习录»
8. 陆游:“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9. “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传习录»
10. “克己须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传习录»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座海拔8611米的高峰,许多人都以不带氧气瓶征服它为自己人生的奋斗目标。
然而,绝大多数的登山队员攀登到海拔6500米处时,纵使他们的身体再强壮,毅力再大,也没办法继续往上爬了。因为在这个高度的空气已非常稀薄,已差不多到了人类所能忍受的临界点,不带氧气瓶的话根本就无法前进。
所以,如果不靠任何外来设备,而能登上高达8611米的这座山峰,可以称为一个奇迹了。
后来终于有一个登山队员创造了这一世界奇迹。各种测试数据表明,他的身体并不是所有登山队员中最强壮的。他是靠什么来创造这个奇迹的呢?
在一次回答记者的提问时,他道出了其中的秘密。
他说,在征服高峰中,尤其到了海拔6500米的空气忍受临界点时,决定成败的不是身体的强壮程度,而是看你能否克服心里极度需要氧气的欲念。
因为这时哪怕只是很微小的一个杂念,也会在心里引起连锁反应,导致杂念纷呈,“我需要氧气” “实在受不了了” 等负面念头就会迅速占据大脑,往上继续攀登的信心马上崩溃,这时就会无法继续征服的路程,只有半途而废。
最后他总结道,在空气稀薄得超过普通人所能承受的状态下,要想不借助氧气瓶而登上8611米的高峰,心中必须不能有一丝的杂念和欲望, 否则你得到的只有失败。
做任何一件事时,总要放宽心胸,提振起精神,时时省察,不要让心思意念从这件事游移开去,但假如有时开小差走神了,不必烦恼丧气,也不要去想怎样才能驱除杂念,一旦发觉这一点,马上把注意力拉回来就行了。
当能真实地感受到这种源自生命深处的能力时,心灵坚定而有力,澄明而无碍,无论事物如何纷繁复杂,都能不起一丝私欲,顺其规律去应对而无差错。“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邵雍曾)
11. “日间功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传习录»
12.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在这一境中,是一个强迫自己的过程,于萧瑟的寒风中登高望远,以坚毅的精神勉励而行,在孤独中不断求索。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这时对所做之事已有了浓厚的兴趣,心甘情愿地投入其中,食寝具忘。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到了最后,生命之真性渐与事业融为一体。
——王国维«人间词话»
13. 陈献章:“古之善学者,常令此心在无物处,便运用得转耳。”这就是说,在修身治学、磨砺意志的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点是:要善于把真我置于虚无处,学习不认同你的头脑。
举个例子说,当你在读书时,突然产生一个念头要去看足球赛,这就是头脑在引诱你。只要你发现自己这个念头,就马上明确地告诉自己:“这是头脑的想法,与我无关。”然后静静地观察你的思想,不要去分析、思考你头脑中的想法,更不要与它对抗,只是和平地与它共处,把握住自己的真心不动。
这时的心境,就如郑板桥写过的一首诗:“流水澹然去,孤舟随意还。”当一个人的心灵无牵无挂时,任由河水澹然流淌,载着一叶孤舟适意而归,他只是闲静地观照这一切,优游自如,无滞无碍。
14. 增强自己的胆识
“圣人只是顺其良知之发用,天地万物俱在我良知的发用流行中,何尝又有一物起于良知之外能作得障碍?” ——«传习录»
一个人要想干成一番大事业,就要具备一种大丈夫气概,什么障碍都能参得破、看得透,任何事情都拿得起、放得下,敢于打破一切常规 时刻磨炼自己,超越自我,才能达到超然物外的一种境界,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
15. 问:“心要逐物,如何则可?”
先生曰:“人君端拱清穆,六卿分职,天下乃治。心统五官,亦要如此。今眼要视时,心便逐在色上;耳要听时,心便逐在声上。如人君要选官时,便自去坐在吏部;要调军时,便自去坐在兵部;如此岂惟失却君体 六卿亦皆不得其职。” ——«传习录»
«孟子»:“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
如果我们有“力不从心”的感觉,本来是想做这件事的,但心思又转移到其他的事情上,又不由自主地去做与目标无关的琐事了,总是在不由自主地放纵自己,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应该达到的目标上。这时不妨试试这个策略,做事时先将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身体上,带着一种境界去工作,或许能够改变我们工作效率低下的局面,从而使自己的人生得到改观。
16. 澄在鸿鲈寺仓居,忽家信至,言儿病危。澄心甚忧闷不能堪。
先生曰:“此时正宜用功。若此时放过,闲时讲学何用?人正要在此等时磨炼。” ——«传»
17. “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更须尽,无复独多虑。” ——陶渊明«神释»
与其无谓地感叹、挂念那些无法改变的事,徒然伤害自己的身心健康,不如忘却物我,让心与自然相运化,毫不执着,进入随顺自然的境界。这时把自己完全融入大自然的洪流变化中,无喜亦无惧,应该做的事就平平常常地去做,不要过多地考虑不相关的问题。
18. “汝若于贷、色、名、利等心,一切皆如不做劫盗之心一般,皆消灭了,光光只是心之本体,看有甚闲思虑?此便是“寂然不动”,便是“未发之中”,便是“廓然大公”。自然“感而遂涌”,自然“发而中节”,自然“物来顺应”。 ——«传习录»
当思绪杂乱时,不要想着如何去驱除它,而要让心与这些杂念和平相处,然后慢慢将心转到要做的事情上,其他的就不管了。只要你能坦然、平和地与杂念相处,保持不烦不燥的状态一段时间,它们就会被心转化,相融为一体,产生一种更加平和的感觉。
王维写过这样一首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深山之中,松柏苍翠,山气环绕,空濛似雾,氤氤氲氲,听着好像有人在说话,极目四望,却又看不到一个人影。一路欣赏风景,步入山林深处,只见阳光正淡淡地照在青苔上,一切都显得那么清幽、宁静。
深山为什么显得特别空旷?就因为它的本体是闲的,人处其中,用“心”静静地观照这一切,自然心旷神怡,物我两忘。
只要你勤于练习,就完全有可能将这个技巧变成一种充满智慧的生活方式。不论你遇到任何烦恼,当你这样做时,就会出乎意料地发现,那些原来总是能对你造成困惑的种种事情再也不能干扰你了,你真的会把它们看成是过眼烟云,而在这种宁静清明的心态下,你内在的智慧就会给出你正确的答案或方向。
待
断舍离,活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