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是根据指令操作数据的设备。具有功能性和可编程性的特点。
功能性:对数据的操作,表现为数据计算、输入输出处理和结果存储等。
可编程性:根据一系列指令自动地、可预测地、准确地完成操作者的意图。
计算机的发展参照摩尔定律,表现为指数方式。
摩尔定律(Moore`s Law),计算机发展历史上最重要的预测法则。由Intel公司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在1965年提出:单位面积集成电路上可容纳晶体管的数量约每两年翻一番,CPU/GPU、内存、硬盘、电子产品价格等都遵循摩尔定律。
程序设计是计算可编程性的体现。
程序设计语言是一种用于交互(交流)的人造语言,也叫编程语言,是程序设计的具体实现方式。
计算机执行源代码的两种方式:编译和解释。
编译:将源代码一次性转换成目标代码的过程。
执行编译过程的程序叫作编译器(compiler)。
解释:将源代码逐条转换成目标代码同时逐条运行的过程。
执行解释过程的程序叫作解释器(interpreter)。
区别:
编译:一次性翻译,之后不再需要源代码(类似英文翻译)。
解释:每次程序运行时一边翻译一边执行(类似实时的同声传译)。
根据执行方式不同,编程语言分为两类:静态语言和脚本语言。
静态语言:使用编译执行的编程语言,如C/C++语言、Java语言。
脚本语言:使用解释执行的编程语言,如Python语言、JavaScript语言、PHP语言。
各自的优势:
静态语言:编译器一次性生成目标代码,优化更充分。程序运行速度更快。
脚本语言:执行程序时需要源代码,维护更灵活。源代码便于灵活维护、跨多个操作系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