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怎么了?

文/彩霞飘带

五月的南方已经是酷热,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都穿起了清凉的夏装,这座城市的夜生活随着温度升高愈加热闹,柳江边,烧烤、锻炼、广场舞持续到深夜。


先生提议感受一下吹着江风吃烧烤。晚上九点多,我们来到江边的烧烤城,点了几样爱吃的串串后,开始了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当天的工作。“我砸破你的头,你再说一句”一个稚嫩的声音从耳边响起,我愣住了,侧头一看,只见一个约莫5岁的孩子,手上举着一把塑料凳,朝着正对面的男子大吼。我端详起这一桌子人,一位打扮时尚的中年女子左手拿着手机,右手拿着筷子,边吃边玩,仿佛没有听到那一声声威胁;一位皮肤黝黑的男子,脸上没有一丝表情,有一下没一下地瞥着这个小孩,手上的筷子还在盘子里翻动,见男子不说话了,小孩停止了大吼,但嘴里还在不停地骂骂咧咧。


男子觉得大家的目光都聚焦他们,于是假装生气地喝道:“放下凳子,你那么大了,不能这样,快”,小孩子还是不愿意放下凳子,男子急了:“你老是这样,你看今天幼儿园老师都批评家长了,你快坐好”


“批评就批评呗,关我什么事”,小孩一脸无所谓的样子。也许是吵闹声影响到了女子的思绪,女子抬起头来,慢悠悠说了一句:“宝贝,放下凳子,我们不说你了,你赶紧吃,乖了”。这时,小孩才嘟着嘴极不情愿地放下凳子。看着这一幕,我真的是惊呆了,这孩子真的是大胆,小小年纪就敢这样跟父母说话,我和先生对视了一眼,先生的眼神里有些许的无奈和失望,我想一定是为这个孩子的未来感到担忧吧!




烧烤上来了,我和先生开始了我们的大餐,正当我享受着美食之时,先生闷哼了一声,桌上的果汁打泼了,我们不约而同地转头看过去,还是那个小孩,双手推着塑料凳撞向了先生的椅背,冲力把先生的杯子撞翻了,我有点微怒,正想开口“教育”一下他。“宝贝,你不许这样,撞到叔叔了。”中年女子的声音温柔响起,“他刚才也撞到我啦,他一直在撞我的椅子呢!”小孩有点微怒道。我想起了,刚才来的时候,我们看到这张桌子是空的,就拉出椅子来坐,先生用力有点过,轻轻碰了一下邻桌的椅子,还记得先生连说了几次不好意思,方才坐下。


我听了小孩的话,心里一阵恐慌,还好只是碰了一下他的椅子,就有这样的“回报”,要是更严重点,那孩子会不会趁大家不注意做一些更过激的行为。我也想明白了刚才中年男子说在幼儿园家长受批评的事,孩子如此,老师应该也很头疼吧!


对于孩子行为的种种,这孩子的爸妈的反应居然稀疏平常。我们一边吃,一边不时地关注着这个孩子,生怕他又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来,“结账”,男子打了个嗝,大声叫道,只见孩子风一样的跑到前台,把玩起桌上的计算器来,老板友好地笑道“小朋友,让一下叔叔哟”。“就不让,我要玩这个,你再喊我打你咯”稚嫩的声音响起。“哈哈,你打不过我的,小朋友,乖了,让让叔叔。”老板祥和地笑道,滚圆的肚子也随着笑声抖动,“啪”,我吃着羊肉串的动作瞬间停住,这孩子居然对着老板的肚子就是一拳,打完继续玩着手中的计算器,老板的笑也僵持在嘴边,他应该也没有想到孩子真的敢动手,女子见状赶紧跑过来把孩子抱走,并且递过两张一百元,一阵忙碌后,这一家子骑着电动车走了,孩子的骂声还飘在空中。我的心蒙上了一层冰冷,这个孩子以后会怎样?有朋友吗,能找到工作吗?


曾经看到过妮.艾里姆说过一句话:“孩子身上存在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领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和教子方法。”这个孩子的任性、无礼、顶嘴、暴力等不良行为不会是吃夜宵的这一晚才表现出来的,在生活中肯定出现过无数次,可这对父母都是只口头上说说,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孩子的不足,并郑重其事地进行引导改进,而是听之任之,才助长了孩子这样的缺点越来越放大,父母们是不是该反思一下了。再者,近年来,幼儿学国学之风盛行,《弟子规》孩子们都背得特别顺溜,随时随地抽背,绝对会让你满意,但作为引导者的大人们,是不是真正地让孩子理解了其中要义,并严之践行。“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孩子真正理解了,不会一句又一句顶撞父母,甚至是要动粗。孩子的未来需要合力,父母重视教育,孩子乐受教,成长之路才更精彩。


那么,对年幼的熊孩子这样的行为怎么教育呢?如何说“不”才有效呢?很多父母可能都在探寻其中之道。中国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的家庭教育方法就非常专业、有效, 我也不断地多次学习和研究。


她认为家庭教育孩子,应选择孩子早期表现出任性的时间,一般应该在3-5岁。在3岁之前,孩子的哭声一般是他身体痛苦的感受表达,所以哭声是一种信号,我们要帮助他解除痛苦感受,要去关爱他……但是,孩子到3岁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哭声有时不再是身体痛苦,而是一种意向表达。譬如:你带他去朋友家,看到别人家的好玩具不肯撒手要带回家;你带他去商场,看见好玩的东西非要得到,父母不买就大闹……当父母发现他的这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心态一出现,就要有意地对他进行“说不”的教育。


接着她强调:“说不”的环境要讲究,要让孩子单独面对你,而不要让他在众人面前、或在其他亲属而前面对你。所以,无论他在哪里与你对峙,与你大闹,你都不要心急,要把孩子带回家,最好选择在卧室内,因为房间里没有危险物品。你将他置于卧室中,将门关上,让他单独面对你,他会感受一种情境压力,然后,告诉他(她)“你今天这样是不对的!下次不许如此!”


李教授还解说道:初次这样做,孩子可能会继续哭……这时父母一不要打他,二不要骂他,三不要在这时给他讲道理。因为他还小,很多言语还不太明白;四不要走开,因为要让他一直感受你不让步的态度。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坐在他面前,看着他哭。他开始时会很伤心,还很气愤,这没有关系。因为他现在全部的反抗本事就是哭,大不了他在哭闹时将头撞在床脚上。


但他自己一定知道疼,不再撞,而你这一时间的“坚持”就向他展示了你的态度,不要暧昧要坚决!这对你、对他都有好处。


这种“说不”的方式就是以一次事件的处理行为告诉孩子:如果你做得不对,你再闹我也不会让步,我也不会心疼,我对你的爱是有限度的,取决于你自己的表现。所有的孩子都会从中感知你的反应。只要你坚决,他就明白了。从此之后,他不会再如此辛苦地与你闹!然后你再进行疏导性教育,恩威并施,让他知道,父母爱他,但父母不迁就他——这种“较量”最早越好。(摘自李玫瑾教授讲座内容)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欢乐和希望,正确教育引导才能家庭和乐,父母不仅对孩子的任性买买行为可以这样说“不”,其他的缺点不足,在引导时也可以借鉴这样的方式,尽早干预孩子的成长不足,这样才能健康成长。愿孩子们每天都更进步!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你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