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对“鼓励”孩子才会听?

图片发自App

生活中,我们总是需要叮嘱孩子哪些事必须要做,如“吃饭前先洗手”、“上完厕所冲马桶”……同时,我们还要提醒他们哪些事不能做,如“别咬手指头”、“吃饭别踢凳子”、“不乱扔垃圾”……这样的教育方式可能会让孩子心里觉得难过、无助、委屈、甚至不知所措。原因是站在成人的角度,以成人的认知和经验告诉孩子们如何解决问题,以至于孩子不能理解成人的想法,也就不能达到成人预期的效果。那么我们该怎样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

图片发自App

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的五个技巧:

(1)描述:描述你所看见的,或者描述问题。

例:孩子没有把玩具归位。“我发现你刚刚用过的玩具还在桌上,你使用完了吗?”这样的描述事实的方式我在教学中实践了很多次,一般情况下孩子马上就会服从!当我们描述问题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告诉孩子该怎么去做。

图片发自App

(2)提示。

例:我们去博物馆参观,首先要和孩子们说好规则,参观时需要保持安静!然而进去之后孩子们很兴奋,喜欢大声喧哗!提示:我们在需要保持安静时,只需要用一个简单的“嘘”字!提示语,能让孩子体会到我们对他们的信任,继而把事情做好。让孩子接受提示,比接受谴责容易得多。

图片发自App

(3)用简单的词语表达。

例:当看到孩子回家习惯性地把书包乱扔时。只要把书包递到他面前说“书包”,他就能明白自己不该把书包随手乱放了。孩子不喜欢说教和长篇大论,对他们来说,越短越容易记住,越有效。

图片发自App

(4)说出你的感受。

向孩子说出我们的感受是让他们知道,我们会尊重他们的感受,也希望得到他们的尊重。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是平等独立的个体。

例:我陪着孩子一起吃午餐时,吃着吃着孩子把菜放进我的碗里。我说:我看到你把食物放在我的饭碗里面,我很不喜欢你这样做,我担心这样会有细菌传染,请把你的食物放在碟子里。于是孩子也就停下来了。

图片发自App

(5)写便条。

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来说,可以通过写便条的方式,收到便条就像收到朋友的来信,会让他们觉得得到了父母的尊重,也减少了我们与孩子当面沟通的矛盾。其实只要你在沟通的时候,换一种回应的方式,用描述替代你的指导,用简单词替代你的多言多语。表达自己内在真实的感受和孩子处在每一个充满爱的当下。

图片发自App

我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想做一个好孩子,前提是孩子有好的感受才会有好的行为,孩子感觉被接纳了才会集中精力改变自己。作为教育者要留给孩子整理自己的思路和感受的时间,同时还需要循循善诱的引导孩子,孩子才能在我们正确的启发中健康成长!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用对“鼓励”孩子才会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