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层固化,是一种臭不可闻的论调

【香知蜜读1093】  2018/12/12  星期三  荐书蜜友:书童珊珊

文:马慧莹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相信对我国历史稍有了解、国情稍加关注的有心人,都不会对“阶层固化”一词感到陌生。而且在新媒体的推波助澜下,这个词甚至有被滥用的嫌疑。

然而,是哪些人给了“阶层固化”一词被炒作的机会?

他们蓬头垢面地相逢于北上广深早晚高峰水泄不通的地铁站、令人窒息的地铁车厢,即使快被挤成肉酱依然要掏出手机、来“休养生息”;

他们光鲜亮丽地出没于高端洋气的写字楼,归家后疲惫到不想面对镜中真容,转身瘫倒在租来的陋室里刷起了最新一集综艺或剧集;

他们兴致勃勃地迎来大学生涯,却很快对所学内容感到兴趣缺缺。除了捧着手机、对着电脑,他们想不到用什么更好的方式来利用扑面而来的自由……

无论他们自封为中产阶级、准中产阶级还是预备中产阶级也好,他们大致具有以下特点:

小富即安:他们欲望很多,这让他们成为无数商家希图使用无下限的招数来捕猎的对象。而社交媒体平台是一个完美猎场:软文、硬广,让人剁手于无形。

未贵先懒:他们思考很少,这让他们甘愿被新媒体及其底下的舆论拖曳着前行,让他们焦虑地相信自己在被同龄人抛弃,失落地以为阶层已经板结固化。

对于“阶层固化”,大家通常的理解是:社会流动性减弱,社会位置变动的难度加大。可倘若真要推敲下去……社会现实当真如此吗?

首先,“阶层固化”这个词,在学界眼中仍是不规范、缺乏明确定义的概念,仅属于描述性概念。

我国社会学已有足够的经验研究表明:

和西方所有现代社会一样,伴随着经济发展,教育、业绩、努力程度、机会把握等自致因素在人们获得经济社会地位的过程中扮演了日益重要的角色,其重要性早已超过家境、性别等与生俱来的先赋因素。

因此,所谓“社会阶层固化”的判断,缺乏实证支持,在科学上站不住脚。

其次,阶层固化是个伪命题。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纵观古今、遍览中西,实现个人阶层跃迁,从来不是一件易事。

奴隶社会自不待言,毫无翻身之地,古罗马斗兽场上留下了多少喜与悲、血与泪;

进入到封建时代,封建等级制度在各国一直森然而立。如臭名昭著的我国元朝时期的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汉人、四等南人的划分制度,废而不止的印度种姓制度等。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无数莘莘学子青灯古卷、挑灯夜战,才有幸走过独木桥,鲤鱼跳龙门。

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许多有识之士把握先机,成为如今的商界大佬、凡人眼中的人生赢家,但他们的幸福无一不是通过“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奋斗来换取的。

急功近利的内在心态、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增速放缓的外在形势,都让人们对社会流动性比以往更加敏感。

然而事实上,幅员辽阔的神州大地上仍充满着机遇,只等一双发掘它们的慧眼。


真正值得警惕的,是人们无意中进行的自我固化,并由此导致的故步自封。

心理学领域中的三大势力之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行为受潜意识中的信念影响,这些信念往往于毫无思辨能力的童年时由家庭和社会植入,个人此生无意识地依此行动。

然而这些信念未必是正确的,许多潜在心理问题由此而生:

整天被父母百般挑剔,潜意识里会被植入“我不够好”的信念;反之,被家长们围着团团转的小孩,潜意识里会坚信自己是个完美无缺的小皇帝、小公主,自恋型人格障碍由此而生。

同时,同一阶层群体往往具有相似的信念,而不同信念产生不同行为、由此创造出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

诚如T.H.Eker在《Secrets of the Millionaire Mind》一书中列举的那样:

有钱人相信“我创造我的人生”,想得很大,专注于机会;穷人相信“人生发生在我身上”、想得很小,纠结于障碍。 

这点得到了心理学家的科学研究证实:通过大量实验室研究和现实调查,他们发现贫穷和忙碌并不是简单地因为缺少金钱和时间,而是一种心态和能力的匮乏。

这种状态称为“稀缺”。处于稀缺状态下的人,其大脑会过于专注于“管窥之见”,变笨变冲动,亦即其认知能力与执行控制力会变得低下。

如果有人觉得精神分析学派是玄学,对此不屑一顾,那么可以了解一下奉行实证主义的认知心理学的观点:认知心理学将人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如计算机),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包括感觉输入的编码、贮存和提取的全过程。

而且近二三十年来,不少认知心理学家的研究结论已与精神分析学派观点殊途同归。

例如,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弗朗西斯科·瓦雷拉在其“自创生”理论中提出:

“认知系统投射出它自身的世界;而且这世界中显而易见的现实,仅仅是系统内部法则的一个反映。”

用人话来理解,这话的意思就是你创造了你的世界;而这世界首先是在你的大脑中创造出来的。如在其内,如在其外。

众所周知,能进入高阶层的人,整体实力都不差,甚至需要达到罗家伦先生所提之强者的基本条件:“最野蛮的身体、最文明的头脑,和不可征服的精神。”

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来转述,便是:

高阶层人士首先需要具备良好的硬件,能保证软件如信息输入能力、存储能力、整合能力的最大化运作。产出能力也须一流,最好是别人从未创造、生产出的产品。

巴菲特曾透露其选择投资经理人的标准是阅读量要和他一样大,而他们的阅读量是每天600-1000页的书或材料。

为什么信息输入能力越强越好?因为,人实际上是通过脑中建构的模型来认知世界,只有内在模型越发贴合客观世界,成功的可能性才越大。


科学技术也在助推人的自我固化。

互联网与智能机的普及,宣告了数字鸿沟已被填平。

人类个体能够通过互联网拥有前所未有的海量信息与知识,但是通过算法构筑起来的数字围墙也无形中让人容易变得更加僵化和顽固。

今日头条、快手、抖音等APP能够巧妙并迅速捕捉到你的所有偏好与排斥,在你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让你反复接触到同样的主题与信息,沉迷舒适区而不自知。

久而久之,你以为自己看到的就是全世界,殊不知你看到的一直只是同一角冰山。

说了那么多,我们并不是想让大家到KTV点首《凉凉》送给自己。毕竟在这世界上,“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兴许,将注意力集中在“提升阶层”这种带有功利色彩的目标上,本身就已经跑偏了?

要知道,真正能让人心服口服的大佬们,就单纯拿IT行业来讲,马化腾、任正非等等,他们一开始的目标都并不是想要赚大钱。

他们是在实现更有普世价值的目标的过程,顺带解决了困扰常人的物质目标。

最重要的是,一个人要无论是想要实现阶层跃迁、还是其他各种高高低低的大小目标,首先得认清自己。

而认清自己,第一步是“将无意识意识化”,知道自己行为背后的真实信念,并将它们调整成正确的认知;那么人生中原本要走过的弯路,才有可能变成坦途。

这种能力与智慧的培养,只能在路上,不在线上。

向上流动的路,如果能有一条是可行的,它只会在你心里,不在黑镜里。

你可能感兴趣的:(阶层固化,是一种臭不可闻的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