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笔记 之一:自我的“设计者vs工作者”两重身份

我打算写一系列的笔记,整理自己在自我管理(时间管理)上的一些学习心得和实践。这是本系列的第一篇,就从最近几周读的书说起吧。

在宣姐家小住的时候,看到了《原则》这本书,读了一部分,进展很慢,不过还是心悦诚服。今天只说其中触动我很大的一个想法,就是:

我可以有两个身份(视角),其中一个是“工作者”,另一个是“设计者”。当我埋头工作、从事第一个角色时,不要忘了更有创造力、有能动性、能定义自我和价值的第二个“我”。

这个说法对我很有帮助。这几个月里,“趁着疫情”,较少打扰,比较系统地管理自己每天在家的生活和工作节奏,并用“爱时间”这个手机app帮助记录。虽然比以前有挺大进步,但心态上仍然常有纠结,对自己有很多评判。而上面这个“工作者vs设计者”的区分,帮我跳出“自我评判”的陷阱,让我可以换一个角度想:

即使我某些时候浪费时间没工作,即使工作效率不高或价值不如自己想象,我无需对自己那么失望。我可以跳出来,以“设计者”的角度来回顾,来帮助那个已经很努力了的“工作者”,重新思考该如何调整节奏和细节,并且避免为了“勤奋”“高效”而一头扎进事务细节中,一不小心成为吴军老师批评的那种“伪工作者”。

同时,从我自己的特质来说,我发现:固然我愿意很负责、很勤恳地去努力,但内心中更深藏的那个我(据说与狮子座有关),是不需要责任来驱动的(责任往往倒过来成为负担),反而是“创意”驱动,是“玩”、“自由”、“创造”的那种感觉,才更能激发自己的热情和思维灵感。因此,把“设计者”角色相对分离出来,把“头脑风暴”和“寻找灵感”的部分提前、予以强调,更能做出较为重要、增添价值的贡献。

在最近一周重读《搞定》(第1册)时,也有不少新的启发,并有热情去再次尝试践行。其中激励我的一个重点,也是其中提醒:

大脑更像一个CPU,擅长处理(分析,想象,决策),而不是记忆与跟踪。因此需要分离两部分:一部分是可以用流程来管理,只需要把事务纳入流程(包括清单、分类的原则),就可以让大脑无压去执行“下一步行动”;而另一部分是特别耗脑力的,就是一系列的决策----辨别自己面对的“材料”的性质,决定应该如何行动,寻找和发挥创意(酝酿),反思和重新调整。这后一部分,就相当接近于我说的“设计者”。《搞定》相当于给我提供了一整套的具体方式,让“设计者”的我与“工作者”的我合作,让长期承诺与日常工作相匹配。

今天刚刚完成了《搞定》前七章的阅读和笔记(三年前读过第一遍),也已经做好了“收集”和“清理”的各种准备。

另外,打算把写作当作一个日常的事情,积累想写的题材和创意,不再把这当作一个负担。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我管理笔记 之一:自我的“设计者vs工作者”两重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