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还是内啡肽,短视频还是看文献?

半年的工作纠结之后,来了杭州中科院的博士后流动站。

最大的感受是这里的人好强,很牛,感觉进入了更高级别的科研殿堂。

本以为不再喜欢科研,但是今天跟师弟讨论问题,看文献学习新的东西,弄懂之后,还是会觉得产生了不少内啡肽,很满足。

晚上回来的路上,跟老公打电话,说刷短视频产生的是多巴胺,而查各种资料弄懂一篇文献,产生的是内啡肽。

多巴胺产生的容易但短暂,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又一个的短视频刺激,也可以是一顿又一顿的好吃的,一局又一局的游戏。

内啡肽产生的困难但持久,比如读一本书并思考,弄懂一篇文献,赢得一场考试等等。

真正有意义的人生大概就是尽可能创造内啡肽,偶尔享受一下多巴胺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多巴胺还是内啡肽,短视频还是看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