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与道——回锅肉

        中国经常被调侃为入侵物种的克星,因为在中国人的厨房中,任何入侵物种都会变成美味佳肴,小龙虾就是明证。但在没有物种入侵的时候,我们对于自家的特产,下手也是相当得狠,不知道多少物种都因为能够化身美食,而灭绝在了中国人的厨房中。不过,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开始有所节制,才让更多的物种得以传承至今。今天我们文章的主人公就有过在灭绝线上挣扎的经历。

        成华猪,一种原产于成都地区的猪种,四肢短小、体型膘肥、背宽腰陷、后座丰满、全身黑毛。成都平原打从都江堰修筑完工后,就变得水量充沛、物阜民丰,这就让生活在成都平原的成华猪,也能食料充足,每天有足够的碎米、米糠、麦麸果腹。再加上四川地处南方,气候温暖湿润,成华猪还有很多苕子叶、蚕豆苗等“绿色食物”来补充营养。成华猪曾经是成都一带家家户户都会养的猪种,但是因为吃得好、食量大,偏偏长得还很慢,所以逐渐被外来猪种顶替,越来越少有人养。成华猪因为膘肥体壮,肥肉较多,是制作一道川菜美味不可或缺的原材料,所以一度被人吃到只剩下不到两百头。而这种必须要用到成华猪的川菜就是大名鼎鼎的回锅肉。

        回锅肉是川菜名品,甚至被称为“川菜第一菜”,其余的川菜六大名菜、十大名菜的说法,更加少不了它的身影。甚至有很多人都感叹,没吃回锅肉,就等于没去过四川。

        回锅肉最主要的原材料就是猪肉。本来很简单的事情,但却因为中国人挑剔的味蕾而变得复杂了。选材必须是后臀尖这个位置的肉,而且必须是成华猪的后臀尖。后臀尖在猪后腿和猪后座的交界处,肥瘦相间,瘦肉偏多;而成华猪本身肥肉较多,所以成华猪的后臀尖是连皮带肉的五花肉,而且肥多瘦少,最后做出来的回锅肉才好吃。

        一块准备好的后臀尖,要先整块处理,放入锅中煮熟。猪肉不能切成片后再下锅煮,因为切片下锅虽然煮的快,但却达不到最后的造型要求。必须要在凉水时下锅,还要在锅中加入一些葱、姜、花椒和料酒,这儿样才能把猪肉中的血沫煮出撇净,去掉猪肉的一些不好的味道。肉必须煮透,既让猪肉完全成熟,又能让肥肉中的油脂析出一些,不至于吃的时候腻口。

        煮透的猪肉出锅,连皮带肉切成薄片。切片是这道菜最吃功夫的地方,肉片不能太厚,否则口感不好;但也不能切得太薄,否则再次下锅炒制时很容易碎。至于肉片薄厚的标准,一会再来揭晓。如果觉得煮熟的猪肉不好切,可以先放到冰箱冻一下。注意时间,要是冻结实了就更没法切了。

        猪肉二次下锅之前,锅里得先做好准备。开火架锅,热锅凉油,开始煸炒豆瓣酱。豆瓣酱是四川郫县的特产,甚至有很多人都是通过豆瓣酱知道郫县这个地方的。豆瓣酱其实就是用蚕豆瓣、辣椒、盐等简单原材料腌制发酵出来的一种调味料,但却只有郫县独特的气候环境能够造就。人们把相同的材料配比和制作技法拿到其它地方,却无论如何也不能制作出相同味道的豆瓣酱。不夸张的说,一罐上好的豆瓣酱,是不少川菜佳肴的灵魂。豆瓣酱下锅之前需要用刀剁碎,这样才能在煸炒的时候充分发挥香气。更讲究一些的,等豆瓣酱的红艳和辣香被煸炒出来之后,还要把残渣过滤掉。

        除了豆瓣酱,锅中还少不了葱姜末和干辣椒,再加上适量的酱油调色增香,这时候才能请猪肉隆重登场。肉片和锅中的酱汁充分融合,每片猪肉都变的红亮油润,这时候再撒上一把新鲜的青蒜(蒜苗)段,增添上一抹绿色,就能起锅出勺了。如果嫌营养不够丰富或者颜色不够鲜艳,还可以炒制时加上一些洋葱和彩椒。

        回锅肉出锅之后,就是检验切肉时刀工的时候了。每片肉必须呈现灯盏片的效果,也就是肉片像灯盏一样,向一侧微微凹陷,但又不像小碗那样深。因为每片肉上都有皮有肉、沾肥带瘦,而肥瘦肉和肉皮遇热收缩的程度不同,所以在薄厚程度恰到好处的时候,就能呈现这种既美观又方便挂味的灯盏片了。

        回锅肉的得名,就是因为猪肉要入锅两回,英文名字也无比贴切的叫做Twice-cooked pork slices。正是因为先煮后炒的两次下锅,才让肥多瘦少的成华猪肉片吐出更多的油脂,变得肥而不腻。如果用其它的猪种,或者稍瘦一些的部位,同样的制作技法下,反而会让瘦肉发干变柴。

        至于回锅肉的起源,至少能追溯到几百年前。明朝人宋翊所著的《竹屿房杂部》曾这样记载:“油爆猪,取熟肉细切脍,投热油中爆香,以少酱油、酒浇,加花椒、葱,宜和生竹笋丝、茭白丝同爆之。”由此可见,回锅肉至少在明代就已出现,只不过名字叫做油爆猪。甚至有人提出过,回锅肉在宋朝就有,只不过没能拿出像样的证明资料,姑且不论。

      试想一下,一盘红亮的回锅肉放在面前,辣香扑鼻。如果不用它送下两碗米饭,都对不起那差点灭绝的成华猪。

你可能感兴趣的:(味与道——回锅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