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本书由美国著名青少年社交研究员Boyd在2014年所著。正如书中所说:
Social media is a moving landscape; many of the services that I reference throughout this book may or may not survive. But the ability to navigate one’s social relationships, communicate asynchronously, and search for information online is here to stay.
时代转移,但是很多本质需求是不会变的。甚至在读书过程中,我发觉美国和中国的青少年文化,也没那么多不同。书中的观点,即使在2018年的中国的今天,即使对于青少年以外的群体,也时有印证,是极好的洞察。
What is social media
笔记
(美国)最早,人们用邮件和朋友沟通,去在线社区寻找兴趣相投的陌生人。后来,博客兴起,人们反而和朋友、熟人的互动多了。再后来,随着MySpace等SNS兴起,进一步激发了熟人间的社交。
对于青少年来说,虽然工具一直在变,但是他们在社交网站的行为基本不变,总结为:
- 聊天、交朋友
- 自我表达
- 分享各种形式的信息
- 隐私和公开的权衡
反思
阅读了美国社交媒体发展史,和我国社交媒体的现状、发展与趋势,整理思路如下:
社交媒体 = 人的连接 + 内容的生产传播
互联网上半场的社交媒体发展趋势,经历了从社群的BBS,到开始关注个人的博客,到关注用户交互和内容生产传播的SNS,再到移动互联网时期基于通讯录的社交网络全面建立、各种垂直社交、泛社交。社交已经渗透在互联网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我观察来,如果微信前,是一个陌生人向熟人、兴趣向关系链的转变,那在微信将熟人社交推到一个极致后,趋势又在向陌生人、兴趣转变。为什么呢?我猜想虽然熟人社交是能够以最高效传播内容,但是每个人的朋友是很有限的;在达到好友饱和后,微信各个方面的边际效应会降低,隐私和公开的权衡则会成为突出矛盾,驱使用户在其他平台上寻找新的连接和内容。
Networked Publics
Networked publics are publics that are restructured by networked technologies. As such, they are simultaneously (1) the space constructed through networked technologies and (2) the imagined community that emerges as a result of the intersection of people, technology, and practice.
定义:
- 技术所允许的边界(我理解为微信作为一个平台)
- 用户心中面向的群体 (我理解为,我在微信上加的人,都是我认可的熟人,是我想日常联系的群体)
要素:
- 持续性 persistence: the durability of online expressions and content;
- 可见性 visibility: the potential audience who can bear witness;
- 传播性 spreadability: the ease with which content can be shared; and
- 可搜性 searchability: the ability to find content.
这些要素都是双刃剑。有弊,所以才有朋友圈的“设置3天内可见”,阅后即焚,好友的分组屏蔽……
青少年的普遍需求
作者认为,升高的消费水平、更少机会下的更激烈的竞争、家长方面日益增多的压力,是造成当前青少年诉求变化的主要原因。即便如此,仍然不能忽视青少年大多的普遍需求是没有多大变化的。这些需求有:
- 展现独立鲜明的个人标识
- 交朋友、维系友谊
- 自由地参与公众生活
展现独立鲜明的个人标识
青少年希望从家庭那里获得自主性,希望营造独立的形象。例如,通过服装、发型的打扮来展现自己,因为这往往与家庭有很少的联系(这里我想到了当年大爱的QQ秀、贴纸、个性头像,这些展现了我们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
维系友谊
因为家庭的限制,青少年很难和朋友在学校以外的地方见面。通过手机维持友谊就成为了不二选择。
自由地参与公众生活
青少年是渴望长大,渴望参与公众生活的。例如,他们会关注名人,以想象自己成名了会是什么样子。
他们也渴望自由,不被宵禁,不被监督,自己决定自己要做的事情。
语境和观众决定自我定位(identity)
语境重叠 Context collapse
A context collapse occurs when people are forced to grapple simultaneously with otherwise unrelated social contexts that are rooted in different norms and seemingly demand different social responses.
Context collapse举例来讲,就是:微信上,我既有上司,又有基友。当我想在朋友圈里发帖子和基友们调笑时,我也面临被上司看到的窘境。
即使存在社交环境重叠,用户想象中的观众,仍然是他们希望被关注的那群,这群人形成了用户的social context。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有时候那些用户不想在这个context下对话的人,会错了意,试图和用户互动,用户就会感觉尴尬。
反思
青少年需要一个能帮助其快速匹配到他们想要的观众的平台,而不是任何观众都可以。
社区习俗决定产品属性,影响着自我定位的变化
作者认为,一个平台的属性、规则,不是由平台本身的技术特点决定的,而是由使用者对平台的解读、以及在平台上的互动行为最终决定的。
举例说明:青少年新使用一个产品,是因为他们从朋友那里听说这个产品做某件事非常适合,于是他们会使用这个产品来做这件事,久而久之,他们一起创造了这个产品的属性、文化(PS:这种文化往往和校园密切联系),而最初这个产品的创造者的出发点是什么,他们就不大在意了。
同时,面对产品属性和社区文化的不同,青少年往往会选择使用不同的身份(例如不同的昵称、头像)来应对。在身份转换之间,他们游刃有余,知道该在哪里找到什么样子的人。
个人信息编辑
青少年喜欢对个人描述进行假造,有如下原因:
- 认为好玩
- 认为产品问这些信息没有意义
- 一种掌控感:保护自己不过度曝光,只留下足够的信息让朋友发现自己
另一个有意思的事情是,个人信息的编辑就像孩子自己卧室的打扮一下,想留作和朋友一起玩耍的地方,不愿大人过多在这里探寻隐私,但往往事与愿违。
青少年的隐私问题
是大隐隐于市,而不是无所谓隐私:Be in public, not be public
对于青少年来说,喜欢接触公众生活并不等于他们不在意隐私;并且,相比于陌生人,他们更希望躲开父母、老师这些直接掌控着他们生活的人,希望即使在自己没有设置私密权限的情况下,父母、老师也可以做到“非礼勿视”。例如,书中的Bly从来不会想着去看老师的Facebook,当他看到老师来访问他的主页时,Bly会觉得特别不舒服,认为老师这样做是不礼貌的。
问题一:保护隐私的要素
- 权利 Power
- 知识 Knowledge
- 技巧 Skill
网络是默认公开的,设置隐私得多付出努力
如小标题,网络媒体一般都是默认发帖公开的,需要另外设置权限才能从消息“公开”变成“仅自己可见”。不巧的是,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人都是懒的,大多数时候也就不太费心去好好管理权限了。
反思
既然人是懒惰的,是否有办法可以通过机器学习来自动帮助分组、自动帮助管理呢?
所以小孩子们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一是,一旦一个平台成熟了,就转移到新的社交媒体上去,和父母老师们玩玩猫和老鼠的游戏;
二是,一旦有意识一个内容是需要保护起来的、不想长久公开的,相比于设置权限,他们会有意识地去选择不同的平台或者工具,例如snapchat、私聊软件、短信。
社会隐写 Social Steganography
作者定义:一种众目睽睽之下,利用共享认知(shared knowledge)或共享语境的线索,来创建和隐藏信息的方式。
我认为这个和00后很多黑话还有所不同。社会隐写往往具有两层含义,一层是伪装含义,一层是真实含义。藏头诗就是很好的例子,不懂的人看见的只是一首诗,而知道如何按图索骥的人则能从诗中找出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信息。而很多黑话,例如“CQY”,往往只有一层含义,要么看得懂,要么就是看不懂了。
- 例子
limiting access to meaning can be a much more powerful tool for achieving privacy than trying to limit access to the content itse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