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 15 : 大秦帝国-裂变
2019. Mar. NJ
这本书是军推荐我看的。 因该是一套, 我现在只看了这一本。我本来一开始的时候好喜欢好喜欢。 景监赢玉一开始有点像武侠小说。各种奇珍异宝,宝剑武功, 神奇老人,绝世美女。不离不弃的誓言。可是到后来真的变法的时候。明显时间轴就对不上了。 商鞅变法一共在秦孝公的时候19年。然后里面说有20多年。
书把商鞅写的好好,我记得原来看百家讲坛,王立群老师讲战国的时候,没有把商鞅说的那么好。我又回头查了一些网上的风评。看到鲍鹏山老师说商鞅的视频。实在就不是很喜欢商鞅这个人对老百姓的做法了。鲍鹏山老师说商君书里说是要愚民的。就是老百姓只当兵和当农民。不要读书,不要会别的。因为如果思想自由了,就不好管了。这种想法,对我我爸爸说我这个整天在家叮铃哐啷不搞正事的人来说,是很怕那种社会的。
书里面的公子昂是好搞笑,就是蠢蠢的又不怎么招人讨厌的。说是公子昂打仗的时候骗商鞅没有骗到。但后来我看wikipedia 是商鞅骗了公子昂。然后里面的爱情故事也有点奇怪,我还是没想通。
我不知道真实的商鞅是怎样的,但是网上的资料比较偏向他是一个很冷血严酷的人。最后死的时候也没有很多老百姓真的为他难过。书里面写得他很受大家的爱戴。我觉得爱戴的有些过了。他要死的时候,那种渲染百姓对他的尊敬,我读起来反倒有些假了。我觉得政治家,变法家这种,不像文学家,艺术家。普通大众是很难有特别深厚的情感的,何况他还损害了好多人的利益。是不可能除了10个贵族阶级,全国上下都喜欢他的。
最后,我最不能接受的烂尾就是,白雪弹了一曲琴。然后就把那把“名琴”摔烂,自杀了。 女主要自杀,我无所谓。但是为什么要摔琴啊 ??? 我一直都不懂那个高山流水的摔琴的伯牙的故事怎么能流传这么久,大家还是把它当友谊,知音的典范。我从来都不喜欢这个故事。我想他肯定不是真的喜欢弹琴。子期死了,不是要用更好的音乐把对子期的友谊和爱传承下去吗 ?没有知音就不弹琴了 ? 那我们为什么要学琴?学琴的目的就是为了一个知音吗?难道学琴,学音乐不是因为音乐表达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爱吗?不是为了表达纵使人间有千般苦难,我门依然有能力报之以歌吗 ?为了表达对子期的小爱,就放弃对世界对生活的的大爱。我打心底里最看不起的音乐家就是伯牙。我觉得他不是真的音乐家,真的音乐家就是有一股创作的动力的,贝多芬听不到了也要写。伯牙真的有本事,就写个曲子纪念子期啊!像苏轼的江城子,像柴可夫斯基写个鲁宾斯坦的钢琴曲,贝多芬的致爱丽丝。其实我觉得文姬归汉谱下的胡笳十八拍比那个高山流水的故事高级8条街。但是很少有人提。 我很偏执的觉得伯牙自己也就会一个高山,一个流水...
我就想伯牙你摔琴的时候,想过琴的感受吗?想过制琴师的感受吗?!!!
jacqueline du pre (杜普雷) 死后, 我不记得是哪个指挥家说,他再指挥 dovrak 大提琴协奏曲了的时候哭了, 说因为再也没有人拉的和杜普雷一样了。但是他还是指挥了,他把杜普雷的音乐传波了出去。如果都像伯牙一样,杜普雷那把琴估计也没有了。 现在马友友的琴就不是这一把了。(杜普雷和马友友用的同一把大提琴)
高晓松讲话有的时候是有一点过分的,像什么踢黑球... 但是他讲过一期,汉人是没有音乐的。我觉得讲的特别好。的确!所有的琴都是什么胡琴,二胡,都是非中原的, 我们也很少听到古曲。就十大古曲了不得了,里面还是有胡笳十八拍这种。 因为汉人都写词去了,宋词三百首,因该都是可以唱的,但曲子都没有留下来。词留下来了。 为什么? 因为词写的好。也因为没有什么人重视音乐本身吧。像伯牙这么厉害的高手都自己摔琴,不尊重自己的音乐,能指望别人替他们来尊重吗?
李白死的时候杜甫写了好多好诗,流传了下来。好幸运杜甫没有把笔折了,说李白死了,我再也不写诗了!
音乐家值得尊重,音乐值得尊重,但是乐器也同样值得被尊重!他门不只是承载我们灵魂和思想的载体,里面还有那些默默制琴师的心血和付出!
我希望我们的文化里面不要再有用摔琴,砸琴这种手段来表达对某个人,某段感情的小情小爱的缅怀和纪念了。
既然有的人和感情留不住,就真的珍惜我们手里的乐器把!他们守护了我们, 也值得被我们珍惜!
Happy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