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有感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这本书主要目的在于研究和分析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精神及主要特征。阅读完全书,总结起来中国法律的基本精神便是以礼入法,法律儒家化便是其主要特征。本书从家族、婚姻、阶级、巫术与宗教等多个方面讨论法律儒家化。

法律在封建社会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其制定的根本精神在于维护统治者的利益,也就是维护统治者的统治,维护国家稳定。所谓国家,包含着两层含义,其一,家国一体,二者利益共同,国是家的集合体;其二,治国如治家,家也属于国的体制范围内。因此维持社会和谐稳定就自然而然与维护家族以及家庭和睦挂钩。纵观古代中国的法律体制,我们不难看到家法与国法的融合。

在全书关于古代法律的描绘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家族篇中关于“亲亲相隐不为罪”和窃盗的内容。在前文中我们提到,维护家庭和睦是维护阶级利益的重要部分,同样,古代法律对于这两个内容的规定从本质上来说并没有偏离维护家庭和睦的这一目标,令人感到诧异不过是因为中国家庭观念以及正义观发展到今天已经与千年前的人们大相径庭。“亲亲相隐不为罪”的出发点在于对人性的考量,亲人之间怜惜相互包匿罪刑并且不作为证人指证亲人的罪状是人之常情,不仅在中国,古罗马时期也对这样的人性有宽容,在近代也成为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不作证的权利。古代中国也对人们的这一情理需求提供法律保护,让亲人作证的官员会受到撤职、流放等等惩罚,但是让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古代中国对此这一行为的惩罚并没有止步与对官员的惩罚,而是对举报人也有惩罚,具体而言是以卑幼告尊长者罪可至死,告发或者指证愈尊贵的亲属罪过愈大。法律似乎对“大义灭亲”这样的做法并不赞同,看似是对儒家思想的违背,但这一点恰恰是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的显著体现。中国法律儒家化并不是全盘的将儒家思想引入法律条文之中,而是融会贯通其思想,选取其中符合统治者利益的精神作为立法的内涵,进而将其条文化。在近代,“亲亲相隐不为罪”作为一种法律对道德的宽容,体现的是刑法的谦抑性,而在古代,以礼入法的视角下,严刑峻法本身就是用来维护统治者确立的道德标准的工具,因此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对达到不到道德要求的惩罚。而只对卑幼进行处罚又体现了所谓的“尊老尊贵”的思想。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是父权社会,法律对父权的倾向十分明显,以下犯上往往加重处罚,以上干下则处罚极轻。在后世又不断加重,逐渐僵化,不平等的程度不断加深。其目的就在于,维护家庭中上下尊卑的关系,下依附于上,卑依附于尊,将其放大到整个社会便是维护等级秩序。再看对于窃盗内容的法律规定,对于亲疏不同的亲属之间窃盗财务的量刑标准与“亲亲相隐不为罪”截然不同,越亲近的亲属之间偷盗则罪越轻。立法者做出这样立法的原因在于,首先,家族内部利益是共同的,亲友之间本就应当相互扶助,尤其是对贫困者的扶助是良好的家风美德,其次因盗窃财物而或重罪会伤害家族之间的情感,这对于维护家庭和谐反而不利。因此对于亲属之间偷盗财务的处罚往往要轻于普通人之间的窃盗。

法律是一国人们生产生活的行为准则,其内涵和规定都应当体现着社会对这类行为的标准以及对本国文化水平,民风民俗的考量。脱离社会现实谈论立法是不合要求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至今,在今天我们制定法律的时候也应当审慎地思考民风民俗以及文化传统,而不应该脱离中国国情,照搬照抄。在早期的一些立法当中,无可否认我们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也让民众无法理解,但是在全面推进法治国家建设的今天,最首要的就是要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法律。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