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孩子的安全感——

孩子要健康成长,需要的不仅是安全,更需要安全感。

在0-6岁的不同阶段中,需要父母种下正确的种子,在未来才能收获健康的孩子。

0-1岁,种下全能感的种子。

在0-1岁,母亲要信任自己的感受,顺应母亲的天性去敏感地回应孩子,并能够享受做母亲的快乐,这样孩子的全能感的种子就会发展的比较充分。

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需要遵从母亲的本能及时回应孩子就可以实现。

2-3岁,种下自由探索的种子。

由于对身边的世界充满好奇,孩子会离开安全的地方,不断去探索和适应新的环境,这是孩子天性的需要。如果孩子能够从母亲的眼里看到信任和鼓励,他就会不断拓展自己的搜索范围。

在这个阶段,如果孩子的离开导致母亲太焦虑,甚至通过限制孩子的自由探索来缓解自己的焦虑,比如,过分地要求干净和整洁,不许孩碰泥土、沙子、水,在户外不让孩子摸公共场所的东西等,孩子就会从母亲的眼里感觉到外界是不安全的,从而压抑自己探索的欲望。

如果次数多、时间久了之后,就可能让孩子彻底失去探索的愿望,这样的孩子成年后往往会形成保守、害怕变化、僵化、刻板、封闭等性格特点。

3-6岁,种下现实感的种子。

在这个阶段,父母应当允许孩子体验适当的挫折感,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学会遵守规则。

比如,孩子没有搭好积木,会伤心会生气,甚至推倒别的小朋友搭好的积木,这其实是孩子体验挫折并学习应对挫折的极佳成长机会。

如果父母无法承受孩子的挫折感,就极有可能介入进来:“来,我给你搭一个更大的”,“你想吃冰激凌吗?妈妈给你买一个”“哭什么哭,有什么好哭的……”

这些语言和行为,都是父母为了缓解自身的焦虑和不适,从而阻止孩子去体验和处理挫折感的做法。

在建立安全感的过程中,父母关系的互动也有两个阶段需要注意:

首先是一元阶段,母婴共生期,爸爸虽然“被隐形”,却不能缺位。

母婴共生期一般指孩子从出生到6个月这段时间,在母婴共生期,婴儿虽然在身体上与母体分离,但在心理上没有能力区分自己与母亲是两个人,而是把自己与母亲当做一体。

在一元的母婴关系里,表面上看父亲好像不存在,事实上,父亲在这一阶段的功能有两个:一是接纳母婴之间的紧密关系,二是能够为此关系提供物质和心理的安全保障。

如果父亲的人格成熟度不够,就会感到自己被排斥于紧密的母婴关系之外,有可能会去外面寻求一段亲密关系,以对抗被母婴关系排斥的感觉。

这样不仅会分散母亲的注意力,影响母亲的情绪,而且还会影响母婴关系的质量。

二元阶段:“分离一体化”阶段,让母亲幸福的父亲才能被发现。

二元阶段通常指孩子6个月到3岁的时期,“分离一体化”是指婴儿从依恋母亲到与母亲尚开始分离的过程。

母亲要做的,不是从自己的心理需求出发去控制孩子的发展,而是根据婴儿内心的需要去积极地满足孩子的心理发展需求。

一个忧郁、焦虑、不快乐的母亲很容易沉浸在自己的感受里,很难看到孩子的心理发展需求,更可能潜意识地通过控制孩子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如果父亲能够满足母亲的需要并使母亲快乐,孩子就会透过母亲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人能够满足母亲的需要,而且他俩的关系还很亲密。

直到这时,婴儿才从精神上发现了父亲的存在。

对于离异的家庭,缺位的父亲是无法避免的,但此时,母亲需要帮助孩子塑造一个“精神上的父亲”:

首先,我们应该避免让孩子卷入夫妻关系的纷争,告诉孩子,父母离婚与他没有关系,父母离异后,虽然夫妻关系不存在了,但血缘关系是永恒的,孩子依然可以同时拥有母亲和父亲的爱。

当母亲能够帮助孩子看到并肯定父亲的优点时,孩子也会更自信。

母亲在帮助孩子建立“精神中的父亲”的过程中,所有的语言和行为不能只是敷衍了事,说说而已,更重要的是母亲内心的状态是良好的。

做到这些虽然很难,但至少在面对孩子时,母亲应该把自己调整到相对和谐的状态。

父母就像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通过这面镜子不断地了解自己。父母看到镜子上不喜欢的污点,比如孩子被别人打了一下没反应,父母会解释说,“孩子太胆小,容易受人欺负”,是想要擦掉这个污点,让孩子变得胆大,不被欺负。

经过父母的多次强化,孩子就会得到确定的信息,即,我是一个容易被欺负的人,而这将来很可能变成现实。

这个结论是孩子透过父母看到的。事实上,这很可能是父母由于自己曾经的心理创伤而得出的结论。

如果父母对自己不够了解,不了解自己的心理创伤,就会通过控制孩子来缓解自己不舒服的感受。

这一切是如此隐秘地存在着,以至于很多时候连当事人自己也不会认识到这些。然而,只要父母愿意面对,一点点地发现那个深藏在无意识状态下的自己,就会对生活有更多洞察,从而避免因为自己童年的创伤而给孩子造成同样的伤害。

你可能感兴趣的:(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