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变与质变 - 007er - 133 - 20220914

普遍规律

量子态

在上学时学习马哲:量变引起质变,再在新质上继续进行新的量变,这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然而,在这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实践,会发现理论的颗粒度可能还是太粗了些:

牛顿力学研究的世界是宏观世界,它无法解释微观粒子的运动。因为宏观世界都是连续可导(求导),而微观世界是量子态的,能量都是一份一份地进行发送/传输/吸收。

而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解释or解决一些问题,可能也需要用到这样的“量子”来阐释“量变”的“”。

减肥场景

经常有人愿意为减肥立超级Flag,什么一个月掉个10斤20斤啥的,然后饮食结构“断崖式”调整,整得自己的身体都不认识自己的嘴了——这嘴怎么最近不吃不喝了?

所以质变也是很明显的,只是明显的不是一个月内减肥成功,而是自己的基础代谢率。你的身体严重地认为自己进入了“饥荒岁月”,于是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大幅下调基础代谢率“过冬”。于是自己虽然吃得少,但是消耗也少,减得就不太明显了。

增重场景

我也见着有极少部分人很难增加体重,这样说好像很“讨打”,但却有个别内心很希望自己的BMI(身体质量指数)能够上升到18.5~24的正常范围,但奈何认为自己每天已经吃的足够多了,就是不能很好的长肉,体重一直维持在一个低位。

对于这种现象,我产生了深深的好奇,于是我认真分析了对方的饮食情况,发现这完全符合量变质变的规律,只是当事人自己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量变”的量是一份一份的;如果只是在原有饮食结构基础上做微调(自己认为这种调整是循序渐进的),而不是按照身体能够感知的份量做增减调整,身体很难产生质变,于是微小的调整反映在台秤上,就也是几乎为零了。

其实原因很简单,身体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要保障身体的平稳运转,这个系统会平衡很多外界输入的变化,但凡这些变化在一定范围内(不够分量),身体都能够很好的平衡掉——即不会反映在输出上。所以需要增重,你的手段就必须足够明显,让身体感受到份量——“这可不是跟我过家家了,是要来真的”这样的感觉,身体才能启动真正的调节机制,最终才能反映在输出的台秤上。

量子版“量变”

对于一个强大的系统,它可以消化掉不够一份的新增输入,这也体现出系统的“鲁棒性”(Robust)!

下次再有人提减肥或增重计划,请一定一份份地减少或者增加你的饮食输入,不能太猛,也不能少于一份的量,不然都可能导致计划失败。

于是,“量变产生质变”,这个需要是系统要能够接受的增量,是“量子世界”中解释的一份一份的量。

你可能感兴趣的:(量变与质变 - 007er - 133 - 2022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