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很多年前,我曾与一个朋友说,大陆教育改革不应借鉴美国,而应锚定台湾。因为美国与我们国情不同,社会状态亦不一样。但它的教育模式和方法植根于整个社会生态,我们如果不去研究模仿它的社会体系,那么学它往往只能学其皮毛。
前一段,又一位朋友来重庆,中间提到创新。我也感叹说,随着年龄增大,我对创新渐渐失去兴趣,现在想做的,更希望是能够守住根本,把最基本的事情做好就是了。
我这两次跟朋友的交谈,意思都是一样,就是我们无法预测未来,不能确定我们看到的未来,距离我们有多远,更不能确定这些所谓未来的做法,究竟适合那些孩子,或者哪些地区。
简单说来,学习美国和创新未来缺陷都是一样,即脱离现实。倘若脱离现实太远,则不免不切实际。例如,我前些天写的《创新教育已经退潮》里面所列举的问题,到现在几无寸进,而目前所看到的方案,也几乎无能解决。但这些问题,都是教育的根本,倘若不能解决,教育的大势也不能改革。
与创新相反,很多教育者也容易走入另一个极端。即极力拥抱落后。他们打着保护儿童天性的旗号,完全杜绝了儿童未来与现代社会相互激荡创造未来的可能。在他们眼中,似乎只有回归到传统时期,才是儿童应有的命运。但事实上,这就像伏尔泰评价卢梭的那句话一样:“从来没有人用如此大的努力来使我们变成野兽。”这与预测未来的人没有差别,缺陷也是一样,即脱离现实,完全不顾眼前面对的世界。
但在读《荷兰育儿法》这本书的时候,我想应该还有第三条道路,即是以现代的观念,以渐进改良的方法,守护住儿童的天性。使其既不会与现代社会脱节,但同时也能以一些并不“进步”的教育方式,来激发人性本身的一些美好的品质。
二
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时常想起我的孩童时期。
荷兰的小孩子是自由的。他们几乎在四五岁的时候,就可以自己骑车去外面和朋友玩耍,这种场景几乎没有父母陪同。
尤其是骑车,我们在日本也看到类似的情况,小孩子的小腿粗壮,应该是长期锻炼的后果。这本书的作者也写到:“在各种气候条件下骑车,着实是一份能够磨炼品格的经历。我住在这儿的最初几年里,如此痴迷于逆风骑行。这不仅是一种精神上的抗争,还是一场身体上的搏斗。那些学会在任何天气中骑行的孩子们,培养了坚毅的品格。他们懂得,生活并不总是阳光明媚和充满美好。他们还要学会面对风雨,学会不轻言放弃。”
我生在北方,小时候疾风暴雨的时候很多,常常猝不及防就暴露在恶劣的天气下。但现在看来,那些在风雨中奔走时所体会到的心境,影响至今。在我离开学校之后,经历艰难的时候,每每是这种心态救了我。
“帮助我,让我自己做”当然是最佳的可能。作者说,“在没有父母监督的情况下,让孩子与其他小朋友在一起嬉戏打闹,有助于孩子的社会性发展。他们将学会与人争辩和靠自己解决问题。父母产生焦虑,或在孩子周围左右徘徊,或不断确认孩子的情况,这些行为都可能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使他们变得紧张和谨小慎微。”她说,“这再次折射出那些荷兰育儿书籍中的建议,学会放下你的焦虑,允许孩子们自己去犯错误。如果无法获得真实的体验,孩子将永远无法独自应对骑行途中所遇到的困难。让孩子们获取大多数‘街头智慧’的方式同样如此。允许你的孩子来处理潜在的危险情况,然后他们将逐渐学会如何评估风险,以及如何规避危险。”
但现在,我们都知道这不可能了。我们自己可能都无法应对成人世界的危险,更何况儿童。剑桥大学的教育学院的大卫·怀特布雷博士写道:“人们越来越重视汽车、犯罪、绑架、病菌等问题的危害,希望孩子越来越早学习文化知识,认为‘越早越好’,而学校对竞争性考试越来越重视,这些都导致孩子们的游戏机会逐渐被剥夺。”但我们都知道这没有办法解决,一个社会的状态,决定了我们对儿童的保护程度。
另外,荷兰的小孩子几乎没有家庭作业。作者说:
“大多数孩子在小学毕业之前几乎没做过家庭作业。围绕这个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让这些年幼的孩子们做家庭作业简直就是浪费时间,对于巩固所学内容或提升学业表现方面很少或者根本没有作用。这是荷兰与英美两国最为主要的区别。在这里,相比于取得好成绩,玩得开心则更为重要。”
那么到了初中之后呢?作者写:
“家庭作业是小学和初中之间的主要区别。她问在座的父母自己的孩子通常花多长时间做作业,然后告诉我们一个居中的时间一每天45分钟,并提到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时间。不管怎样,父母仍要帮助孩子更好地安排每周做作业的时间。(学校在这方面给予帮助。)她还强调,不能因为做家庭作业,而牺牲体育运动、业余爱好和娱乐活动的时间。”这个主要区别对我们来说,几乎是个讽刺。在大陆,即使是小学都要多几倍。
作者说,“在荷兰,人们非常强调睡眠的重要性。在英国和美国,睡眠不足被认为是一个必须经历的仪式。能够在睡眠不足的状态下正常工作是件值得炫耀的事。在荷兰却绝非如此。在这里,人们认为婴儿能好好睡觉,也能让父母睡个好觉,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睡眠是神圣且不容侵犯的。荷兰人对此坚信不疑。最近的研究表明,荷兰人平均每晚会睡上8小时12分钟,这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都要多。”
荷兰也不鼓励儿童太早阅读。他们认为“不要强迫孩子过早开始阅读,而要让阅读成为一种乐趣。 如果不给他们施加压力,那些到了六七岁就读三年级时才开始学习读写的孩子们,并不会因为起步晚而表现出明显的劣势。这些孩子很快就会追赶上来。”
包括前一段时间,我曾质疑蒙特梭利在混龄的幼儿园中,教授儿童算数数学的做法,在这本书中也有一个清晰的观点可以支持,作者说:“在很小的时候,并不是所有孩子的心智方面都能够为学习读写做好准备。在荷兰,孩子们开始学习的时间更晚,学习更慢。但到了二年级他们都能够进行读写和算数,并且可以齐头并进。孩子们在儿童早期享有非结构化游戏的时间越多,他们的大脑获得自然发展的时间就越多。对小孩子来说,这是极为重要的。”
她提到一位经常联系的英国家长:”她五岁的儿子还不能背诵乘法表。她的儿子在这么小的年纪就被贴上失败者的标签,这让塞尔玛感到胆战心惊。在荷兰,孩子们直到六岁才开始学习。在此之前,学校会更注重结构化游戏。“作者的儿子有段时间是在英国读书,所以她说:“令我感到难过的是,我的儿子不得不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在那么长的时间里坐着不动。”我想,如果她能想到我们的处境,就不但是难过了。
作者对家长提出了忠告: “许多家长往往把标准设置得过高。对孩子的期望不应该是不现实的。溺爱孩子,或是成为‘直升机家长’,总是强迫孩子做事情,无时无刻不监督着孩子,把孩子的日程表排得满满当当:父母的这些行为都会使孩子变得不安、软弱、抱怨、无助、依赖、犹豫、自满、沮丧、狭隘、不满、不快乐、易受伤和缺少尊重!……很重要的一点是:你的问题并不总是因为别人,往往源于自身;如果你想要做出改变,你应该从自己开始。……”
荷兰是第一批严禁体罚的国家之一。并在1820年宣布体罚是违法行为。这早于我们两百年,而我们现在还在为是否要对儿童进行体罚争吵不休。
作者引用了美国育儿专家丽莎白·哈特利一布鲁尔在1991年出版的《积极育儿》一书:“摒弃那些严苛的纪律,这是件正确的事”,但与此同时父母也“抛弃了他们的权威和职责”。她说,荷兰人重新发现明确的规则和边界是必要的。如今,父母不再对自己的孩子施加规则,而是要求孩子们负责任地思考该设定何种规则。这两者有着微妙的差别。对荷兰父母而言,承担育儿职责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都是必需的,但专制主义则不可取。
具体做法是:“大多数荷兰父母会和子女就基本的行为规则达成一致。通常的建议是要制定明确的规则,但要确保这些规则符合孩子的能力。规则在于提供框架和边界,如果它们被破坏,讨论和说服可能比惩罚更加有效。”
因此,“当孩子们看到‘第三者违法’,也就是一个人伤害了其他人时,他们会更倾向于向受害者提供帮助,而不是去惩罚犯罪者。引发孩子天生的同情心,会成为孩子们良好行为的强大驱动力。这就是荷兰父母所采取的温和的、给予理解和包容的教养方式。”
我每次提到反对体罚的时候,都会引来不少反对的声音,理由是有些儿童过于顽劣,如果不注重纪律,无法进行教学,也会引发儿童的无边际的暴力倾向。但荷兰没有体罚,结果却是校园欺凌最少的国家之一。
荷兰教育与其他地方不一样的地方是什么?有人总结说:
◆荷兰婴儿能享受到更多的睡眠。
◆荷兰孩子经常跟家人一起吃饭。
◆荷兰孩子被鼓励表达自己的想法。
◆荷兰孩子可以自己骑车上学,家长对此很放心。
◆荷兰孩子可以自己在外面玩,不用被大人看着。
◆在小学期间,荷兰孩子几乎没有家庭作业。
◆荷兰孩子能享受更多跟父母共处的时光。
◆荷兰孩子懂得享受简单的快乐,即便得到二手玩具也会很开心。
◆最后一点同样重要,荷兰孩子能在早餐面包上满巧克力!
荷兰教育总体给我的感觉就是,他们观念非常现代,但教育手法非常保守粗糙。他们给儿童充足的自由,鼓励他们自立,儿童与成人一样,受到了同等尊重,因此荷兰被称作“以儿童为中心的社会”。
三
荷兰的这种教育方式,我想与荷兰的家长情况有关。负责研究福利的荷兰国家社会政策部门发现,82%~87%的荷兰人用幸福来描述自己。这背后的原因包括权力分散、平等、个人能动性、个体承诺、自力更生、实用主义和归属感等方面。个人生活满意度的平均得分为7.8分(满分为10分)。
高福利的政策下,荷兰人非常重视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他们为生活而工作,而不是以工作为生活。因此荷兰是欧洲兼职工作最多的国家,平均每周人均工作29个小时。他们的想法是,“与其让你的老板在工作中给予你更多的灵活性,不如就没有老板。”即使工作,团体氛围也是非常散漫的,没有快节奏的工作方式。
在荷兰以兼职为主的社会氛围下,完全没有同辈压力。作者说,“发达国家的妈妈们所感受到的那份来自同辈的压力,主要源于内疚感。我俩来自的地方(英美),那里的妈妈们无论是作为全职妈妈,还是作为职场妈妈,都会感受到内心的压力。全职妈妈会因为自己没有工作而深感内疚,会试图通过成为位全能居家女神来填补自己的愧疚。职场妈妈则会由于自己无法随时给予孩子陪伴而深感内疚。”但所以他们有大量的时间,跟小孩子一起生活,心态也相对平静。
比如,在美国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家庭进餐方式是儿童未来发展情况的一项强有力的预测指标。每周至少五次与父母在一起的孩子,到了青春期,他们不太可能吸烟、酗酒,使用大麻,参与严重斗殴,发生性行为,或被停学等。他们在学校的表现更好,并且更有可能上大学。而这一点在荷兰几乎是常态。
另外,荷兰的平等观念深入骨髓。荷兰喜欢彩票系统,也许是因为这可以避免裙带关系和私下偏袒。即使是荷兰的王室,也同样骑自行车出行。 “在荷兰,人们更倾向于低估成就。这里有一种要尽可能趋于平均而不炫耀的社会压力。这解释了为什么这里缺少竞争,以及为什么没有家长渴望展示自己孩子的才能。”
书中说,“对于孩子们来说,快乐就是拥有选择自己爱好的自由,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而且不会感觉到凡是没有取得第一名就意味着失败。无论如何,具有才华和激情的孩子可能成为成功者。即使如此,让我站在荷兰人的视角来理性地看待这个问题——拥有非凡的成就通常是有代价的。这真的有必要吗?在讲英语的国家里,人们痴迷于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领先的位置,……市场力量推动着那种达尔文主义的适者生存的态度。但是这么做真的有意义吗? 我们总会在一定程度上感到焦虑,感到我们必须为自己做些什么。或许,对我们每个人而言,这就是我们人类自身的存在状态。”
荷兰人也出奇地厌恶精英程序,不会安排面试,也不会按照分数来进行分配。文史学家何尔曼·普莱最近在进行一项关于荷兰社会认同的研究中谈道,荷兰教育政策会更加关注那些能力处于中等水平的大多数学生,而不是少数成绩最好的学生。“黄金分割”的理念被广泛应用在荷兰各个层次的中学教育体系中,其核心目标都是赋予尽可能多的孩子具备某种资质。为此,成绩及格就足够了。如果你想做得更好,这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他们反对美式教育中向孩子们传递的信息:“进入一所精英大学是拥有成功且幸福的生活所必不可少的,但你如何实现却并不重要”。在湾区开展工作的儿童心理学家马德琳·莱文如此描述自己所见到的青少年:他们会“痛苦地抱怨自己被给予过多的压力,会被误解,会焦虑、愤怒、悲伤和空虚”。但在荷兰,没有这种情况。而且,虽然学校里并没有强烈的竞争,但荷兰人却在创意、创新和创业等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功,涌现了许多知名的艺术家、设计师和建筑师,“更不用说这个国家曾产生了21位诺贝尔奖得主;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维基百科上所列出的荷兰发明,包括DVD、CD、蓝牙和WiF等”。
当然,荷兰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也足够惊人。虽然超过百分之九十都是公立学校,但他们从来不存在择校难的问题,而且他们采取的分流制也较好的符合了儿童的意愿,这殊为不易。比如作者的孩子小升初,虽然她所在区域不是中心城区,当仍有24所学校可以选择。所以,荷兰教育的投入也可以从中看出了。
总之,正如作者所说:荷兰人重视真实和真诚,他们理解生活的混乱和不完美。荷兰有句谚语“就像平常一样吧,这就足够好了”,简单来说就是“顺其自然”,它渗透到荷兰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事实上,它是让你按照原本的样子来接纳自己。生活并不完美,也没有人期望你是完美的。它是让你认识到自己并不需要如此努力。
我想,一个社会的基本面决定了教育的整体状态。教育,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专业领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