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农历的七月初七,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叫七夕节。节日来源于七月初七牛郎织女鹊桥会的民间传说,所以,有人说这是中国的情人节。

其实不太合适,因为情人节要一对有情人共同参与才合适。比方说元宵节,有情人节的味道,因为夜晚不宵禁,痴情男女都出来赏灯,可以借机约会,有诗曰"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七夕其实是女孩子的节日,在这一天,女孩子对着月亮穿针引线,向织布达人织女乞求拥有一双灵巧的手指,所以"七夕节"也叫"乞巧节"。有诗为证:“七夕今宵望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终红丝几万条。”这才是七夕节的真实写照。

但是,七夕节来源于牛郎织女。在男耕女织的农耕时代,牛郎织女就是这种生活方式的形象代言人。他们安守本分经营自己的小家庭,却被外界打压,历经种种磨难,被迫两地分离,一年只能见一次面,却还可以相守相望。正可谓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而这,正是女孩子们向往的爱情,所以女孩子们在乞巧的同时,也在祈求爱情。乞求:“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纵然生活往往不能尽如人意,期望还是不可扑灭的。

七夕里不仅有乞求灵巧的双手,乞求坚贞的爱情,也有冷落凄凉的寂寞女子。

杜牧的《七夕》,就是描写这样一种凄冷夜色,这样一个落寞女子。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秋夜之中,银烛高烧,摇曳的烛光,让屏风上的图画都显得幽冷。冷色调的烛光秋夜和暖色调的华丽画屏,色调相撞,产生的违和感,揭示了繁华背后的凄凉。

一个美人儿,从画屏后走了出来,拿着轻罗小扇,扑打飞来飞去的萤火虫。这美丽画面的背后,藏着深深的寂寞。古有"秋扇见捐"的说法,代表着美人失宠。而流萤意味着荒凉,人迹罕至,因为萤火虫怕光。美人失意,门前久无人至,就像秋天的轻罗小扇一样,早被抛弃。所以才导致"门前冷落车马稀"。

扑着萤火虫累了,便坐了下来,天阶是皇宫的台阶,原来美人是宫娥。深宫寂寞,在这七夕佳节,美人想乞求些什么呢?如果说秋夜像水一样凉,那么,皇帝的恩情就像冰一样冷。

牛郎织女远隔天河,一年还能相会一次。而她和皇帝,却早已咫尺天涯。这里或许有哀怨、或许有期盼,一腔心事,尽在"坐看牵牛织女星"。

在古代,宫廷里过七夕最热闹,张灯结彩,指天誓日。但感情却最是稀薄,即便宠如杨贵妃,最后也不免"宛转蛾眉马前死"的命运,这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相比之下,今天的人们,自由奔放,可能没有"七月七日长生殿"那么浪漫,却更多地掌握了自己的命运、自己的爱情。我们可以在爱情失意时,决绝退出,重新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这也许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畅快感吧。

七夕已来,乞求心灵手巧,乞求简简单单的幸福。

《完》

你可能感兴趣的:(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