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观影|《何以为家》:生活的苦难没什么大不了

简介:《何以为家》一部讲述贫民窟真实生活、以“边缘底层”为视角类型的影片,连续获得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第71届戛纳电影节、第76届金球奖等提名,2019年4月在中国大陆上映,获得豆瓣9.1的热评。

作者:七记


01

小时候,和邻家孩子一起玩闹,一到饭点,小伙伴们就会像约定俗成似的:“我妈喊我回家吃饭了!”然后,所有的小伙伴“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也许那时候妈妈的催促让我们因为要结束游戏而烦躁,但是对于此影片的主人公来说,这就是一种奢望......

人们常说“只要有爸爸妈妈在,哪里都是家”,可是,遇到“生而不养”甚至拿自己亲生女儿卖钱的父母,何谈家的温馨。

12岁的赞恩既是这部影片的主人公,又是故事的真实经历者。他的父母一共生育了六七个孩子,赞恩是长子。

一家人挤在租来的破旧小阁楼里,对于他们的宗教观念,也许生孩子就是一种投资,万一哪个“成才”了呐!寄希望于孩子,而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让家庭更好,甚至在法庭上把自己无力抚养孩子的怨念怪责到政府头上。

是的,战乱的黎巴嫩不仅让难民们无法安稳度日,而且阶级观念更是随处可在,但是这些真的可以成为夫妇两人推脱对五六个孩子“生而不养”的借口吗?

02

在赞恩为了给萨哈(被父母卖出去的妹妹)报仇入狱后,妈妈来看他,竟然不知廉耻的对他说,上帝拿走你一样东西,他会给你另外一样东西,做为回报,告诉赞恩自己又怀孕了,而且准备给她起名叫萨哈。

这样的父母多么另人气愤!随后赞恩在监狱打电话给电视台,并说出了本片最令人心碎的一句话:我要控告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了我。

影片中的拉希尔母女的人物形象可以说是为了与赞恩和其父母进行鲜明对比而设立。

拉希尔,一位就算自己没钱换取新的假证件,时刻因偷渡而处于危险之中也不会卖了女儿、就算生活艰苦也会捡来客人吃剩的蛋糕为女儿过生日的母亲。小黑宝宝, 一个在影片中第一次出现,就会让人联想到南非摄影师凯文·卡特拍摄的“饥饿的女孩”的可怜宝宝;一个虽然身边有人贩子的觊觎、缺少食物的饥饿、以及路人的欺负与无视,却一直笑眯眯,时刻处于童真世界的可爱宝宝。

赞恩和小黑宝宝都是可怜的孩子,但却遇到了截然不同的父母,一个枉为人父,一个爱子如命。           

全影片赞恩仅仅笑了两次。第一次是拉希尔给小黑宝宝过生日,这一笑,也许是看见了内心渴望的母爱,尽管那并不属于他。

第二次是大结局民警给赞恩拍身份证证件照,这一笑,是看见了希望的笑、是对过往辛酸日子划的句号。

03

周敦颐的《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能描述的就是赞恩这样的人吧。虽然自己的家庭生活贫困不堪,但他仍会阻止妹妹接受那个起色心最后害死她的坏男人给的零食;

在流浪街头没有饭吃,没有水喝的情况下,他仍然没有接受路人施舍的一小块面包,也许是出于防备、也许是出于尊严,都没有让赞恩为五斗米折腰;

在自己走投无路还要养着小黑宝宝的情况下,他仍然时刻像对待亲妹妹一样护着小黑宝宝。这才是真正活出了莲花的高洁,不被世俗的黑暗所同化。

影片原名《迦百农》,意思是“物品杂乱无章地堆积”,非常贴切的形容了难民们的生活。赞恩是可怜的,但也是幸运的,最后他如愿的去了心心念念的挪威。

但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的“赞恩”等着救赎,并不是每个与赞恩有着相同经历的孩子都能够有这么好的结局,在战乱的国家,人权就是天方夜谭,安居乐业就是空中楼阁。

然而,在曾经被说是“弱国无外交”,而今天却是“睡狮觉醒”的祖国,有疫情,我们有医护人员冲锋陷阵;有战争,我们有中国军人守护四方。

“无论身处何地,遭遇何种危险,祖国都能带你安全回家”,一句大国的霸气与担当令中华儿女多么安心与骄傲。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得到了很大的控制,但它带来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停学停工,对人民生活还是有一定影响,想一想,如果发生战争,那影响比疫情严重的多,想想赞恩的生活,我们比他幸运很多很多,我们生活在最安全的国度,没有战争,没有流离失所,还有父母的疼爱。

赞恩遇到的是战争,他没有办法阻止,但是我们遇到的问题,基本上都是有解决之道的,所以,在自己抱怨生活的时候,想想赞恩对生活的不放弃,对生活的不屈服,还有什么坎过不去呐?

你可能感兴趣的:(本周观影|《何以为家》:生活的苦难没什么大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