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方家胡同21号的办公室,我们见到了Freddie,2019年是Freddie在中国从事青少年文化交流工作的第四年,但Freddie与中国结缘已经有九年时间。
13岁那年,Freddie来到著名的伊顿公学求学,他开始尝试学习中文,期间历经坎坷,到了爱丁堡大学,因为兴趣爱好,Freddie选择主攻“中文和经济专业”,并在爱丁堡大学取得“中文经济学”硕士学位,这样算下来,Freddie对中国的了解从九年前就开始了。
Freddie有丰富的语言培训和英式礼仪培训经验,也是英国皇室标准礼仪培训机构the English Manner的认证培训师。
作为英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英国以“绅士文化”著称于世,而英国的教育理念更是备受推崇,每年许多国家的富裕家庭把孩子送到英国私立学校上学,而Freddie是在地地道道英国家庭和学校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所以我们的聊天主要围绕Freddie的家庭教育和学校学习成长经历,以现身说法的形式为我们揭开英国青少年教育的魅力面纱,对于中国的家长来说,或许可以带来某种方面的参考。
与中文结缘,克服学习中的重重困难
汉语是全球公认的最难学语言之一,如果外国人能够讲流利的汉语,那么此人一定要非常用功学习才行,没有其它捷径,Freddie学习中文的过程正是如此,他也曾经历过打退堂鼓的时刻,他后来是如何克服困难的呢?
Freddie:13岁那年,我到伊顿中学念书,刚开始我学习了两周中文就放弃了,我意识到要学会中文太难了,不可能学得会。
老师问我说,Freddie你为什么放弃了,你要试试看。
我说,我不想试试看,中文学习太难了,我打算放弃学习中文。
中文是很难学,在伊顿公学最后一年我18岁,我还完全不了解中国,在英国的朋友也没人了解中国,他们对中国的文化、美食也不感兴趣,然而我的想法却完全相反。
正是因为我不知道,然而我对中文更加感兴趣了。
进入爱丁堡大学申请大学专业的时候,我毫不犹豫选择了中文和经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平时非常喜欢说普通话,非常喜欢试试看,我知道中国朋友可能听不懂我说的中文,但我还是想试试看。
大学一、二年级时候中文课程学习的很少,大学三年级时候,我到台湾大学学习,在那里我的中文能力提升了很多。在台湾大学那一年,我跟朋友总是交流,告诉自己要不断地试试看,所以我的中文进步也很快。
我发现到国外生活学习,最大的问题不一定是语言,最大的问题更可能是文化问题,大家的爱好、兴趣不同,交流的主题也不同,这样导致共同语言少、幽默点存在差异,这样会很难交到朋友,但我跟台湾的朋友找到了共同的兴趣,我们有一群人都喜欢英式橄榄球运动,大家每周会有三次聚餐,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交流很多,体育运动是开展社交活动天然场景。
语言学习,自信最重要
多年来,Freddie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总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他也逐渐结识了很多中国朋友,在交往过程中,我们很好奇,他会对身边的中国同学、朋友会有什么印象?
Freddie:我对中国感受最深刻的体验是大三那年去台湾台大学习的一年,我第一次来到中国,我发现我最重要的问题是语言沟通障碍,我还不能熟练讲普通话,但我过去在家里和伊顿公学里的生活学习经历让我认识到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自信,一个人的自信很重要。
所以来到台湾后,虽然我的普通话说的不好,但这没关系,我知道我需要试试看,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我会总是想着多跟同学沟通、交流。
但中国学生可能没有这样的自信,他们的听力可能很好,但他们口语说的不好,因为他们没有那么多的自信,不常跟人交流,不常试试看。
我认为,中国的学生需要更加自信,多跟人交流,学习语言会更快。当然,现在也有很多中国学生很自信,他们会积极跟外国人交流。
此外,我发现,在语言学习方面,英国小孩和中国小孩对比有个显著的不同点,英国小孩如果说错话,不会感到尴尬或不好意思,可能是由于文化方面的差异,在英国几乎完全没有尴尬的问题,但是中国小孩如果说错话了,他们自己会觉得很尴尬、局促,所以在陌生的朋友那里会努力避免这种情况出现,这种谨慎的心理状态导致中国的小孩不敢轻易跟人多交流。
平时,我在跟中国学生沟通中,会鼓励他们要自信,多试试看。
(在与Freddie的谈话中,小知能明显感受到他对待生活学习的态度是很积极的,即使是面对陌生的事物、困难的事情,总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鼓励自己,也鼓励别人勇于尝试,只有尝试了才会有收获,否则不会有任何成果和改变。)
家庭教育:自由、鼓励、尊重
Freddie对待生活和学习的态度是从小到大逐渐养成的,Freddie孩童和小学阶段是跟家人生活在一起,平时会在庄园农场里帮助爸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一家四口气氛非常融洽,经常一起打牌,彼此互相尊重对方,偶尔朋友到家里来做客都会深刻感受到洋溢在一家人之间的融洽气氛。
在之前查阅资料过程中,小知看到一些资料中提到,英国家庭教育中,父母通常会督促孩子,规范孩子的行为,要有礼貌和教养,帮助孩子建立起是非观念,培养自我管理的意思,但平时并不是强制性的把自己的善意给孩子、苛责孩子。
为了印证这一点,小知和Freddie也讨论了家庭教育的话题。
Freddie:当我在家里无事可做或宅在家里的时候,父母总是推荐我做些什么,跟朋友打电话或邀请朋友到庄园农庄里玩(Freddie说目前英国的乡村很多地方无法上网,手机4G信号覆盖不到,英国的网络信号是欧洲最不好的),上了中学后,父母更加鼓励我邀请朋友到家里做客,因为距离远,待一天时间太短,所以朋友来了一般需要待三四天以上,我们就在家里做饭招待朋友,一起打英式橄榄球、户外运动或其他自己组织的小活动。
平时父母不会勉强我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平时生活中,父母总是鼓励我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或给我一些建议,我觉得我生活在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庭里。
英国青少年如何进行礼仪教育
英国以绅士文化著称,那么孩子的接人待物的礼仪教育是如何培养出来的?要成为一名绅士需要接受专门的礼仪教育吗?对这些问题,小知很好奇。
Freddie:坦白来说,对许多英国孩子来说,并没有专门的礼仪教育教给孩子,学校里面也没有专门的课程。更多的是自然而然来自家庭中父母的言传身教,比如,我小时候爸妈平时总是告诉我要有礼貌,这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父母也会给我一些社交的建议,比如我要自信,多跟同学交流、问问题,这样才能让别人认为我对他们感兴趣,才能交到更多的朋友,认识不同的人。如果中国学生没那么有自信,就没法开始交流。
我还会在日常生活中学到一些礼仪常识,比如跟朋友握手的时候,要有眼神交流,这样会显得自信;在跟朋友一起吃晚餐或晚餐时候,闲谈是很重要的,这是大家一起吃饭的原因,是交流的机会,而在中国,美食很重要,主人招待宾客一定要吃饱饭,这是中国的餐桌文化。
体育教育:英国青少年的一项“必修课”
在中国,课外辅导班、兴趣班是中小学生们的“必修课”,从幼儿园开始,国内的儿童便开始了各种培训课程的学习,即使孩子课业压力大、不感兴趣,那也要参加。
英国的家长有类似做法吗?
听到我们这个提问后,Freddie停顿了一会,似乎不知从何说起。
Freddie:我父母几乎从来没有给我报过辅导班,在伊顿公学时,只有一次,我想提高我的经济课,于是向父母提出报一个课外辅导班,共有10次辅导课。伊顿公学的大部分老师都很好,所以身边很多同学不需要辅导班,但可能其他外校的学生会报辅导班。
(当国内的学生苦于课业压力山大时,英国学生会有什么样的学习体验呢?)
Freddie:我当时在学校的学习压力不大,也没在家里做过家庭作业,因为作业都在学校里完成了,父母也没有特意的辅导过我的学习。
在伊顿公学,每个班有16名学生,学校给学生很多自由,每天有两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想尝试什么就去做,学生有很多体育运动项目可以选择尝试,而且体育运动的竞争非常非常厉害,大家更看重体育运动而不是学习考试成绩。如果运动做的很好,会很受同学们欢迎。运动是最重要的。如果运动不好,可能不会受欢迎。
我参加过所有的体育运动项目,我想试试看,比如板球、橄榄球、篮球、皮划艇等,学校里每个晚上有各个俱乐部的活动,有瑜伽俱乐部、魔法俱乐部、非洲俱乐部、文学俱乐部、科学俱乐部等,我的目标是参加每个俱乐部,我最喜欢的是魔法俱乐部,对占星术很感兴趣。
在整个访谈过程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Freddie生活在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庭,在谈及人生不同阶段时,Freddie提及父母的次数最多,从孩童到成人,父母的言传身教让他受益一生,无形中影响着他对待生活、对待朋友、对待工作学习的态度。
父母对孩子的爱不分国别,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过得幸福开心,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孩子拥有幸福的人生?Freddie的成长经历说明,父母对孩子的爱,不是仅仅给予最好的物质,也不是上最好的学校,而是来自父母的成长陪伴。
如果将英国教育与中国的教育做对比,二者最大的差异之一是对体育教育的认识不同,英国是全世界唯一用学术时间来参与团队体育运动的国家。对学生来说,体育教育带来了团队概念,除了同一个学校之外,体育运动更将人链接在一起,组成一个社会圈层。
12月1日晚上,Freddie将做客天马行知“国际视野”线上微课讲堂,为你揭秘英式国际教育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