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才知道原来“印象派”是这样的!

作为一个缺乏艺术细胞的80后,我的童年其实是比较单调的,因为家庭条件有限,没有学上一件趁手的乐器,也没有学会绘画,但是这并不阻碍我对美的向往,尤其是毕业后、参加工作、谈恋爱后,也有了追寻艺术的兴趣,于是也经常到离家不远的798去转转,可是苦于没有接受过正统的美术学培训,很多画也看不懂,很多派别也分不清楚,就比如说什么是“印象派”,和朋友出去逛展览的时候,只能缄默不语。


周末闲暇找到一本《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恶补了一番美术知识,时间有限,我就先翻了翻关于印象派的介绍,原来此“印象派”和我心中的“印象派”差别还是很大的。

《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这本书的作者是蒋勋老师,作为台湾知名画家、诗人与作家,他有一本《蒋勋说红楼梦》更加知名一些,在豆瓣的评分也达到了9分。而这本书相对比较简单一些,以时间和艺术家为主要维度,编织成一幅西方美术发展的华丽乐章。

谈到“印象派”,最有名的画家之一是莫奈,他的代表作是《日出》,首先介绍“印象派”这个词现在听得很是有品位,但当时算是一种蔑称,意思是这些画家不讲技术、不认真画、完全凭看、凭想象。“印象派”的诞生其实要归功于技术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在印象派诞生前,传统绘画居于主流位置,讲求的是细致和像,小时候看那些清晰地传统油画,觉得特别不可思议,怎么能画得那么像,这其实是有技术的,就是小孔成像,通过小孔把像映射到画布上,进行素描,再在此基础上一层一层的叠色,所以传统画要想画的好,就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技术,还要借助外物,但是最重要的,主要工作要在室内去完成,而且创作的题材、内容都是很固定的。

进入19世纪中叶,照相机已经发明,技术逐渐完善,对于当时追求像的传统绘画就有了一定冲击,同时,在“像”的这条路上,文艺复兴三巨头已经做到了极致,很难攀越高峰。这个时候就有一些艺术家开始考虑追求突破的新方式,1863年,与官方沙龙画展唱反调的"沙龙落选作品展"在巴黎举行。马奈展出了他的《草地上的午餐》,“印象派”逐渐走入大家的视野,“印象派”提倡走出画室,野外写生,力求真实地刻画自然,强调光和颜色的运用,不追求“像”,用小色块代替原来极致精细的笔触,有点像中国画中的写意之于工笔,虽然细节上没有那么像,但是从整体体验色彩和光影的变化,那种和谐之美更加自然天成。


日出

其实随着人的年龄增大,审美也逐渐发生变化,印象派的那种自然、鲜明的感觉,着实让人看着感觉不累心、很舒服,人生本就是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学到更多一些,就能站得高一些,看见更多不一样的景色。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了《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才知道原来“印象派”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