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记17《曾国潘家书》余生做不了完美人,就做坚毅之人

不读《曾国潘家书》不知一个家族的领袖者可以这样大度无私。作为一个普通人,眼中所见,身之所感都是谁有钱,有势,谁就是权威。土豪就是财大气粗,目中无人。有势难免骄傲,看不上农民亲戚。在底层看透人情冷暖,井底之蛙的见识以为人情世故大抵如此……可是在本书中看到了一个智慧的家族领袖,国家栋梁和一个传奇般的家族。

人而无恒,終身一无所成。

图片发自App

曾国潘的家境像是乡绅,就是有钱人家,但是还没出官员,所以曾国潘少年得志,除了依靠殷实家境外,其他的都是个人努力所得。在他的家书中,记录着他的为人处事哲学。“人而无恒,終身一无所成。”在曾国潘的一生中他以极强的自律保持着不间断的进步。曾国藩在给弟弟的信里面曾经说:“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此三事未尝一日间断。”而这些,只是曾国藩修身、为学、做人的态度的一个缩影。作为一个没有家族文化底蕴,仅凭自己踏实努力而成为国家有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又有前瞻性的大格局。所以他一生的沉浮都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和脚踏实地。

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

曾家像个传奇经久不衰,这更多的是依靠了曾国藩严谨的家教,到现在曾家后人中还在不同领域为国家做出贡献,而且曾门后代没有一个逆子。这源于曾国潘的严谨家教。他为官清廉,也不许儿女铺张浪费,更是要求家人在衣食无忧的生活中养鱼种菜从事体力劳动。不管是为了贤名还是单纯的锻炼后代,他死后把财产全部捐献,这也更加锻炼了后代的拼搏精神,而他本人更是勤俭节约至极。现在我们的生活多数衣食无忧,但是被快节奏生活催生了很多“快捷服务”,其中钟点工和外卖,最改变生活,年轻夫妻可能会经常点外卖,因为不想做饭,因为累而不想做家务,钟点工又来了……这么清静的家有温暖和爱吗?再有了宝宝,宝宝顺其自然的习惯了钟点工和外卖他会懂“勤劳”为何意吗?在《蒙台梭利育儿全书》中提到让孩子学会独立,尽量不要用佣人,一个夫妻共同建设的家庭比无数仆人打造的家更温暖有爱。我们的懒散会由孩子埋单,“富不过三代”大底就是这个意思吧,父母会赚钱,更会花钱,孩子就学会了享受和花钱。而一个耕读之家,后人勤劳朴实可传五六代。

至于做人之道,圣贤千言万语,大便利底不外敬恕二字。

在为人处事的哲学終他也做的非常好。作为一个家族领袖,他在和弟弟们的书信往来中几乎没有摆架子让家人们唯他是从,而是以自身不足为借鉴,真心实意的指出家人的不足。说实话我的生活中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长辈,但凡稍有成就者,在发表言论时就会有趾高气昂的说教意味……我愚钝的以为人们都是这样……其实多数时候人都是这样,因为像曾国藩这样内外兼修的人太少太少了!他对最亲近的家人做到了应有的尊敬,对外人也做到了宽恕。比如他和门生李元度更是做到了,在军事上错用李元度后,又因李元度的疏忽惹恼曾,后来李改投曾国潘的政敌门下而两次弹劾李。又因私怨准备第三次弹劾时被兄弟提醒而宽恕李,并与李家接姻亲关系,这也是曾国潘真正的做到了宽恕。他提出不论在家还是在外,敬和恕都是待人之道的首选。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不得不说有修养的人就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曾国藩在与家人的相处中已经深深表现了他的宽容,在生活中我们总是把尖酸刻薄或者真实又不堪的自己展现在家人面前,但是曾国潘对弟兄们的劝诫中都是以自己的不足或失误来警醒兄弟们,同时也是自省。身为官员和领导他深得人心,也是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表现。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行行色色的人,而最终留在脑海里的都是那些很特别的人,比如高情商,比如自律,比如偶像级别的人……以前在瑜伽馆,会员都是一些领导家属或者女领导。这些女人很不一般,精明,能干,说话办事到位,情商高,而且对待陌生人很宽容,对待自己却是很严格,一周至少上三节课。一次我的失误,没通知到翟姐那天没课,结果翟姐在门外等了十分钟才给我打电话,问我是不是迟到了……我急忙道歉,翟姐只是淡淡的说:没事,那我就回去了……翟姐的大度和宽容也一直记在我心里。也许这就是她们独特的魅力,让人从心底钦佩。

也许我们不够聪明,但是勤能补拙,只要我们不懈的耕耘,也许我们注定成不了完美之人,但是让我们努力成为一个坚毅之人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记17《曾国潘家书》余生做不了完美人,就做坚毅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