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求学路

    九月一日,本不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可它对于我来说,又非同寻常。三十五年前的今天我告别了亲人踏上了远方的火车,开启了我的求学之路。

    经过一个暑期的煎熬,1987年的八月中旬,我终于收到了来自桂林冶金地质学院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虽然高考后自己评估觉得考上大学应该是大概率事件,可通知书的到来,还是给我和父母带来了些许的欢愉。就像母亲所说:这就像种下了种子,盼望着盼望着,还真的发芽了。我心里暗想:“我的老妈啊!你能感受到那些梦想没有发芽的孩子们内心的痛苦嘛”!

      母亲经过十几天的操持,把我上学需要带的行李衣服等生活必须品准备妥当,爸爸每天都在中国地图上量着,然后用比例尺换算着,说咱家距离桂林市大约得3500公里。

    录取通知书上要求9月4号报到,父亲虽然是个农民,可他在农村也算是个秀才,有一定地理历史知识,说:"这么远的路途,你9月1日就得从家里出发”。这中间有个插曲,我们同一个高中的同届四班有个同学也被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录取,按照约定他提前一天来到我家,第二天一起出发。9月1日这天早晨爸爸把我和那个同学送到了距离我家5公里的三岔河火车站,三岔河镇当年还是个镇子,1995年扶余县县城迁到这里,2013年又升格为县级市———扶余市。

      凭入学通知书可以买全程慢车半价学生票,现在的年轻人恐怕不懂,那时远途火车需要中转的,都得先买个慢车通票(出发地___目的地),然后按你乘坐的第一列火车的类别,比如是直快还是特快列车,再加上这段路程的加快票价(学生票额外加快票价是全价不享受半价)。记得那时售票员卖我一张这样远途且需要中转的慢车通票半价车票然后再加快,用算盘计算,我记得她用了足足十五分钟才搞定。从三岔河到桂林是3423公里,我真的佩服爸爸的估算,和3500公里只差了73公里。通票半价是27.5元,我乘坐的哈尔滨——北京的138次火车是直快,额外加了5元加快票价,一共32.5元。因为始发站是哈尔滨途径三岔河,上车后根本就没座位,享受着站票待遇(那时没有电脑网络全程对号入座)。我和同学站了七八小时,直到沈阳才混到座位,脚腿都站肿了,当坐到车座的一刹那就像中大奖一样的开心。138次直快从三岔河早晨八点多上车经过十九个小时才能到达北京站,大约早上4点于晨曦中我们抵达了北京站。

    我们上车之前,父亲告诉我:“你们到北京后第一时间得去中转签字处办理签字加快,才可以中转接续车次”。多亏有这么个“秀才”父亲,让我知道了长途旅行坐火车的程序。这也是我19岁的人生第一次远行。以往都是近距离坐火车,不需要中转,仅仅知道买张车票上车有座位就坐下,没座位就站着,到目的地就下车。原来远途火车中转还有这么多说道。

    我俩下车后,我的同学性格内向,不善于张罗事,只能我拿着我俩的通票,去中转签字处签字,每个窗口前都人山人海的一眼望不到头,我找到了京广线签字口,看来理科生也得学好文科,否则真的不知道桂林的大方向是京广线。那时人也不文明,插队的人比比皆是,人挤人那真是一个遭罪,挤的汗流浃背的!大约排了一个多小时才到我,每张票又加了10元特快票价,我付了20元,也不看给我的票了,手攥得紧紧的,好容易挤出人群。我俩汇合后,打开票面一看,是北京至南宁的5次特快,晚上11点27发车。此时我才想起来自习背着的军挎(那年头流行的小背包)。打开一看,母亲给我俩煮的二十几个鸡蛋全部被挤碎了。 我俩买了几包方便面和榨菜,用罐头瓶子(那时长途旅行必备的神器,喝水泡面都用它)泡上方便面,把破碎的鸡蛋剥了皮儿,就着榨菜,站在北京站前看着行色匆匆的各路人群,草草的吃了这顿香甜的早餐!望着晨辉中的大北京,感概颇多,真是:满目繁华何所依,绮罗散尽人独立!

    那时根本没有条件找宾馆过栈,5次特快晚上11点27才发车,这才五点钟,我突发奇想去坐地铁熬时间,因为以前听高人说过,到北京太早可以去坐地铁2号线,因为是环线,两毛钱的地铁票,就可以循环坐。啥时“坐够”了,再出站就行,主意已定马上实施,我俩把东西寄存在车站旁边寄存处。各自把军挎挂在脖子上,胸前一抱,就坐上了地铁,第一次看见火车在地下跑,开始感觉很新奇,东张西望的,由于坐了一夜的火车太乏了加上排队签字的紧张,不知不觉迷迷糊糊的就睡着了,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等醒了一看手表已经早晨八点半了。我俩出了地铁站。时间还是太早,因为我俩都是第一次来到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我们儿时最热爱的、最崇拜的就是伟大领袖毛主席。来到北京怎么也得瞻仰一下毛主席遗容。就这样我们就来到了天安门广场,排着队瞻仰了毛主席遗容。

      好容易熬到了晚上11点,我们检票后登上了北京发往南宁的5次特快。特快毕竟是特快,条件要比138次直快好多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是始发站发车,上车就有座位。那年月穷学生,家里又贫寒,根本不敢奢望坐卧铺,连有这个想法都是犯错误。有个座位就已经心满意足了。从北京9月2日23:27发车,要经过32个小时才能到桂林。在火车上要度过两个夜晚(加上9月1日138次火车的夜晚其实全程是三个夜晚在火车上度过)。第一天晚上我们还可以坐在座位上睡觉。睡得根本不踏实,似睡非睡,越往南方越热,即使打开车窗,吹进来的也都是热浪。第二个晚上实在是坚持不住了。我们俩买了两份报纸半夜时就把报纸铺到硬座下面的地板上,然后就钻了进去,刚躺下就睡下着了,那时年轻体瘦,要是现在的体型估计翻身都翻不过来。什么臭脚丫子汗水气味,就甭管了,只要睡着了,通通的闻而不见了!现在想想不睡觉比不吃饭难熬多了。

      列车掠过燕赵大地跨黄河越长江,驰骋于湘桂夹道,9月4日早晨六点于细雨纷飞中抵达桂林。桂林地院的接站车早早的候在出站口。学长学姐们打着横幅来迎接新生报到了。当写着“欢迎87级桂林地院学子们”的横幅映入眼帘时,我的眼睛湿润了。千辛万苦,我终于来到了山水甲天下的桂林了。我终于实现了读大学的梦想了。此时此刻我最想的一个事——爸爸妈妈,我到了。只可惜那时没有手机,更别提微信了!

    一晃三十五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毕业后经历了那么多的酸甜苦辣,也品读过世态炎凉。我曾在物探工作中跑过极,也曾在测量工作时扛过三脚架,也于城市里毒辣的太阳下编过工程地质钻孔,也曾为了加速开钻,扛过钻杆或机枕。从事领导岗位后,也曾为跟进数月的项目黄了而纠结,也曾被久攻不下的难题所困扰。但,最让我刻骨铭心的还是我不凡的求学之路。

    它,开启了我人生的航向,它告诉我路就在脚下!它启迪我要走好自己的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遥远的求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