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润万物,唤起思乡情。
已经好几年没有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了。
看着窗外细雨淅沥,
想起去年春节在风雨中飘摇的荆楚大地,
又忆起儿时寻腊梅花香踏满堤……
诸多思绪涌起……
最近一次路过湖北,还是12月9日那天,
因航班取消,高铁从北京到广州,
有了冬日惊鸿一瞥的随笔。
于是,借着耳边缓缓而清幽的音乐,
将此写于高铁上的随笔公开,以寄托我对故乡的思念。
随笔原文如下:
…………………………………………
南下的航班被莫名取消,为了赶时间,我换乘了高铁。
一路睡得迷迷糊糊,刚刚微睁双眼时,恰好有巨大的一片婀娜又辽阔的水面跃入眼帘。
水上的高架桥像女神腰部妖娆的曲线,在氤氲的薄雾中若隐若现;
岸边灿烂明亮的银杏树,金色的叶子偶尔飘落,撩动清澈的水面。
不远处的湿地,成群的白鹭鸟在白色芦苇和紫色粉黛草交织的、如烟如梦般的滩涂上嬉闹。
我兴奋地脱口而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这里,有着我刚才出发地一片萧索黯淡的北方冬日所截然不同的景观和色彩!
图片
好美啊!!我一下子就惊醒了!
打开地图一看:哦!到湖北了!———难怪!
“水多,水特别多”是多年前四婶说她对湖北的初印象。
做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她这个评判是精准又敏锐的。
今天我一路从北往南,纵贯湖北,感觉她就像中国冬日景观的分水岭一样,以随处可见的湖泊、滩涂、湿地、河流、清溪、田野、丘陵等层次丰富的景观,重塑了我对冬天的整个色彩印象。
而这一切景观都与水息息相关,一切都是那么水灵灵的!
湖北素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的美誉,在“填湖造田”运动以前,湖北省有1800多个湖泊。
时至今日,仅武汉市,就有东湖、南湖、沙湖、西北湖、汤逊湖、梁子湖、水果湖……等166个湖泊。
水赋予了湖北人灵气与智慧。
她造就了屈原宋玉这样浪漫高洁的辞赋大家,
也孕育了王昭君这样沉鱼落雁的风骨美人。
图片
我在北京生活久了,最近又常居岭南,印象里都是北方冬季的银装素裹、孤冷整肃,以及南方冬日暖阳下异木棉和紫荆花那粉紫交织的绚丽,竟忘了自己的来处,忘了湖北那一抹古典的雅致。
这个清冷的季节,湖北沿途山川秀丽,充满着古风气韵。
雾气在山间像云一样集聚、升腾、飘移;
却又低藏在田野间,像神秘的精灵,沿着一垄一垄的田埂匍匐前进。
田埂和塘埂上的草绿油油的,有的翠色欲滴、有的鹅黄与嫩绿交织,呈现不同的浓淡与色彩饱和度。
路边田里的麦苗一片娇柔惹人怜爱的新绿,满溢着新生命的芬芳;
旁边一畦畦碧绿的小油菜,肥硕地绽放着它成熟的魅力。
山间连片光秃整齐的树干,神奇地闪耀着如烟般的淡紫色、浅褐色、灰蓝色;
那些不知名的灌木杂草,以赭红、橙红、粉紫、姜黄、柠檬黄等色调,搭配着洁白的芦苇,天青色的苍穹、银灰色的水面、五彩的乔木林,在天地之间,恣意地创作着生态水彩画!而且是淡彩系列!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莫奈晚年画的粉紫色调、如烟如幻的《睡莲》。
图片
疫情丝毫不减湖北的美丽,却反而因为疫情限制了人类活动的轨迹,大自然就以她惊人的修复能力,开始了新的生态布局。
这一路南下,以湖北为分水岭:往北,大山一过,是河南河北,那里一片平原,冬天颜色单一、土地干燥而肃穆,也符合北方人“朴实敦厚”的特点;
往南,湖南江西颜色青葱、山高林密,也很像湖南人自称的“霸蛮”性格和江西热辣的革命精神;
再往南,广东花开灿烂、艳阳高照,遗憾模糊了四季,也暗合了中西交汇外贸城市的气韵;
唯有湖北长江中下游浅丘地貌的这一点灵动古典,柔媚水灵,显得颇为雅致和珍贵——“楚”,这时候看,真是一个好词汇!楚楚动人!
图片
“惟楚有材”也好,“九头鸟”也罢,湖北人的聪明与灵活,是天地灵气所赋予的生命特征和文化密码,是不自知的一种天赋异禀。
只有阅过山河,才能对比感悟,反过来更深刻地读懂那些经典里的文字。
只有看过世界,才能适时回望,学会珍惜自己基因里的文化密码。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质朴的智慧,是我们缱绻难舍的乡愁。。。
这个春天,回故乡!
谨以此随笔,献给我久未回到的湖北故乡。
——2020.12.9 伊桐 写于高铁上
感恩水土的滋养 勿忘生命的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