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信息不完备下…

信息极不完备;时间特别紧张;你的决策带来的后果性命攸关…。

图片发自App

在医院这种情况非常多见,医生必须快速决策。而在医学的复杂性面前,医生永远都不可能等到掌握了疾病的全部信息后,才开始诊断和治疗。

所以医生在信息不完备情况下做决策,就会遵循下面4条原则。

唐僧法则

图片发自App

看过《西游记》的你肯定记得,其中沙僧有两句经典台词:“1大师兄,师父被妖怪抓走了。”“2二师兄,师父又被妖怪抓走了。”哈哈。这一路上唐僧动不动就让妖怪抓走。大多数情况下,压根儿都不知道这个妖怪有什么法力,是什么来头。但是,注意了,只要唐僧不死,孙猴子就总有办法把他救回来。就算孙悟空救不了,还有观音和如来。所以说只要唐僧还活着,就有办法。

同样的道理,在医学上就是只要先保证病人活着,就有希望。

比如,遇到心跳停止的病人,能够导致病人突然心跳停止的原因,可能有无数个。可能是心肌梗死、脑出血、脑梗死,也有可能是一口痰堵住了,甚至可能是肺里面出现大面积栓塞了,或者还有这些理由之外的无数个理由。但是,在病人命悬一线的那几分钟里,这些原因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什么呢?就是三个字:先保命。此时心率不稳,就把心率用药物维持到一个稳定的水平,处理致命性的心律失常。血压低就用升压药物把血压提起来,让身体每个器官都有血流。呼吸不好就上呼吸机,气管插管,先给病人供上氧。其原则的核心,就是给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把紧急事件转化为常规事件,然后再做进一步处理。

第一张骨牌法则

图片发自App

妖怪尚存不解决,唐僧还得死。哈哈

玩过多米诺骨牌的人都知道,只要推倒第一张骨牌,那么第二张、第三张、第四张,其他所有的骨牌都会相应倒下,它就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放到医学中,如果把病人身上的不同症状呈现出来,就像是摆在医生面前的一个个多米诺骨牌,一定有一个最关键的源发病因,所有的症状都是围绕这个病因相继出现的。所以在诊断中,能用一种疾病解释所有问题的,就不考虑很多种。能给病人简单治疗就可以有效的,就尽量避免所谓的面面俱到。第一张骨牌法则,似乎听起来并不难。但是如何找这第一张骨牌呢?那就太不容易了。靠猜吗?不能,那靠什么?

马蹄声法则

图片发自App

如果你听到马蹄声,先想马,不要猜斑马。为什么呢?因为马常见,而斑马并不常见。哈哈,马蹄声法则其实说的就是“概率问题”

医生在决策的时候,要优先考虑大概率的常见病、多发病,根据概率大小,逐一落实,最后才考虑罕见病。为什么呢?因为人有惯性思维。对于罕见的东西,印象会比较强烈,尤其是罕见病。一旦一个医生,近期内诊断或者接触过罕见病的病人,那么他就很容易产生一个思维定势,在出现其他类似症状的时候,容易过高估计这种罕见病的可能性,而忽略了常见病。所以,马蹄声原则,就是为了避免这种常见的主观偏倚。

一脸的萌萌哒,那按照这个思维逻辑,会不会耽误时间呢?为什么不把所有可能的原因一次性全部检查了呢?这样不就迅速地做出判断和决策了吗?

其实马蹄声法则,它不仅考虑到了概率问题,还考虑到了效率问题和性价比问题。如果你因为咳嗽到医院看病,医生让你把全世界所有关于咳嗽的检查一次性都做了,你愿意吗?肯定是不愿意嘛。但是有两个例外,一个是如果病人病情严重危及生命了,就要一次性考虑到所有的概率,包括罕见问题,因为这个时候,时间就是生命。还有就是在考虑大概率问题的时候,必须要想到恶性病的可能性,比如癌症。因为,恶性病带来的后果太严重了,必须首先排除。那么,是不是按照你所知道的法则,就可以完全避免医学的不确定了呢?答案是不是。

无论我们如何努力,如何有经验,且遵守原则,在医学的不确定面前、时间紧迫的前提下,要快速做出决策,主观经验还是会带来偏差的。这就需要…

高尔夫法则

图片发自App

纠正医生的主观偏差的

那些打高尔夫的人,想要球最终进洞,都会不断调整自己的挥杆角度和站立的位置。医生也一样,从第一个决策开始,就会有一个不断校正的过程。在医院,病人入院时有入院诊断(医生最开始给出的决策)之后,会详细地进行进一步检查、会诊、治疗,然后再根据这些补充信息,不断地对最开始的决策进行校正。最后,等到病人治愈出院了,医生还会再给出一个出院诊断。大多数情况下,入院诊断和出院诊断并不是完全一致的。而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决策不断校正的过程。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信息不完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