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相处基本模式
一位母亲,带着儿子在草地上玩耍。儿子在观察虫子,每一段时间后,儿子总会跑回母亲身边,依偎着母亲或是用双手拥抱着母亲的脖子坐在腿上。一番的亲昵低语交谈后,儿子跑着离开,这一次是跑到更远的地方探索,母亲目相望,偶尔的高声叮咛。儿子翻翻石头和其他小朋友玩耍,停留一段更长的时间后,又回到母亲的身边。看着渐远的背影,这样的一次次往返。母亲是儿子情感的大本营,儿子是探索者也是母亲无止境的牵挂!这就是母与子的“基本相处模式”。
调整母子之间的关系
随着儿子逐渐长大,已经不是那个围在身边哼哼着要抱抱的小男孩,母亲由在刚开始的坚定爱与陪伴,就像《逃家小兔》里说的,小兔变成了大山,那妈妈就是那拄着拐杖的登山者;小兔变成鱼,妈妈就变成了渔夫;小兔变成了小船,那妈妈就是那港湾,期盼着孩子的归航;到了青春期,如果还是这种无处不在的母爱,就应了那一句“每个转角遇到妈”的翻版恶梦。
网络上有一个调侃说:“世界上有一种冷,叫做你妈觉得你冷。”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感依附啊!哪怕这冷,冷得牙关打颤,嘴唇乌黑,那这冷也冷得有价值!
随着男孩的发育和心智变化,母亲及时调整母子之间的关系,做到进退自如,优美合拍的母子双人舞。
母亲的期望
做为女性的母亲,无法设身处地体验男孩的成长经历,我们对待男孩的模式受到小时候有没有亲兄弟,小时候对兄弟的了解。以及第一个男友的影响。如果这位母亲在小时候和兄弟相处不和谐,那儿子稍有不如意,她就会心怀芥蒂,耿耿于怀。如果是和兄弟和睦相处,那这位母亲的相处模式也会让儿子感到轻松自在。
母亲了解儿子把他看成独立的个体,我们无法理解他会把家里的电器拆散,把面包咬成一把枪,看到汽车两眼放光。这是成长中的男孩特质,冲动、好动、捣蛋,富创造性和个性。
母亲和儿子的肢体接触
母亲和儿子的肢体亲密接触,这是不少人的担心和感到别扭。在孩子小的时候,亲密的皮肤接触和抚触是必须的安全源泉,看着儿子逐年逐月的在长大,已经七八岁了,这么的亲昵,是否会传递错误的信息,是否会影响他变得“娘娘腔”,变成长不大的“巨婴”。
那儿子呢!母亲的拥抱,只是他情感的安全基地,当他长大到上了高中,向外寻求发展,他依然需要这份情感归属。亲密的肢体接触是诸多养育方法中的一种,对男孩的整个成长过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不同年龄段的男孩,虽然爱抚方式不尽相同(5岁男孩与15岁男孩),但传递的信息是一样的:爱与联结一一除此之外,不会再有任何危害。只要母亲的亲呢行为能让一个男孩感到到舒适,就没有任何潜在危险:不会影响男孩的性取向,不会削弱男子汉气概。
在这世界上,没有几个人能给到男孩这样的亲情温暖。当男孩在外遭受残酷文化打击时,聪明的母亲也会巧用亲子联结,让儿子感受到爱与尊重,并理解它们。
母爱是孩子的保护神,自始至终留着一块“自留地”
莫里斯·桑达克的绘本《野兽国》。书中的小男孩马克斯,不停的捣乱。吓唬母亲说要吃掉她,妈妈把他撵回房间。他被关在房间里肚子空空睡着了。在睡梦中做了一个梦,梦中梦见自己在一片怒气浩荡的雾霾中,坐着船扬航远行,接着飘到了“野兽之国”。野兽们佩服他的野性,请求他留下来做它们的“野兽之王”,男孩欣喜若狂答应了,在这片无拘无束岛岐上撒野。这样过了一段时间,男孩子玩够了,他觉得孤单想要回家,野兽们挽留他,但他坚决的说“不”。接着逃离了这个王国,回到了“爱胜过一切的地方”。醒过来的时候他闻到饭香,在他床边放着一盘热气腾腾的晚餐,母亲知道男孩需要时间来成长。
母爱是孩子的保护神,从始至终给孩子留着一块“自留地”。当男孩在外面经历波折或欺凌,他可以回到“爱他胜过一切”的地方,那里有母爱、有接纳、有情感知识,无论这男孩是成功还是失败,是身份权重位高还是落迫潦倒!
参考书籍—《培养高情商男孩》
罗玉红 2019.11.26
爱加未来教育 | 思维导图打开大脑的正确方式
MKT-思维金钥匙 |亲子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