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唐五代词的发展过程

     

        (一)

        词,又称曲子词,诗余,长短句等。词在两宋阶段进入辉煌时期,然而,词的奠基却在唐五代。

        词首先是在民间孕育的,从隋唐到盛唐,词体主要在民间流行,上层社会偶有染指。文人开始从事词体创作,主要出现在中唐,韦应物、王建、白居易和刘禹锡等都是作曲的好手。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便是家喻户晓的名篇,但此时,词还未从诗体中剥离出来,专门从事词体创作的文人士大夫尚未出现。

        第一位从事词体创作的大家便是温庭筠。温飞卿多写女性的容色服饰心态,辞藻华丽,引领词走上了一条富贵脂粉的道路。比如他的《梦江南》“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就是借景烘托怨妇的离愁别恨,情景交融的意境使整首词低回婉转,深美闳约。温飞卿常在其词中标举精美的物象,“水晶帘里玻璃枕,暖香惹梦鸳鸯锦”,“宝函钿雀金鸂鶒,沉香阁上吴山碧”,这与中国诗歌物芳志洁的传统相合。温词中“懒起画峨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往往让人联想到杜荀鹤的《春宫怨》“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杜荀鹤是借女子美貌不被欣赏来表达自己仕途不顺和才能无法施展的感慨,所以,我们往往会联想到温庭筠是否也是借一位自珍自爱的女子形象,来托喻自己高洁的品质,虽然作者用心未必然,但他注重客观显现的手法,却暗合了楚骚比兴寄托的传统,大大丰富了词的象征意蕴。

        韦庄是与温庭筠齐名的词人,但韦庄与温飞卿不同。温飞卿词是客观的,从不作主管直接的叙述,韦庄词则相反,比如他的《荷叶杯》:“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有时间,有地点,有情事,写得如此主观,这就给词带来了其他变化。原先词是用作酒宴歌席间传唱的,是不具有个性的艳歌,只需找些漂亮的字眼填上,供漂亮的歌妓去唱就好了,里面有没有你的感情没关系,有没有你的寄托也没关系,但词到了韦庄的手里,却变成了带有鲜明个性和主观的抒情,比如他的《菩萨蛮》“凝恨对斜晖,忆君君不知”就是如此。温庭筠和韦庄是开创花间词风最重要的两位词人。在词的意象上,温密而韦疏;在意旨上,温隐而韦显。花间词风的形成,也标志着婉约正宗的确立。

        温词没有感发,只从美丽的辞藻中给你联想;韦庄词有感发,但往往局限于具体事件。真正将词写出幽微深隐的感发情意,写出人内心中最细微的感受的词人,是南唐宰相——冯延巳。他在《鹊踏枝》中写道“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古诗云:“宁可枝头抱香死,不曾吹落北风中。”梅是一种高洁的花,这种花凋零的时候是“犹自多情”,这正是冯延已的性格表现。冯延已有一首《蝶恋花》是抒写每年春天看见新绿而引起闲愁的,结尾处“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也能见出清疏高雅的意境来,颇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之意味,这些已经是典型的士大夫词了。

        李煜和冯延已同样是高水平的词人,但论词坛地位,李煜却在冯延已之上。因为李煜历经亡国之痛,造就了李煜晚期词以抒发人生感慨、丧国之恨为主的特色。李煜的《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响贪欢。独立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通过写春尽,道出往事如梦的感慨。他在《虞美人》中写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对此,王国维夸赞李煜俨然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

        上面所讲的,表现了词之形式从酒宴歌舞中的艳曲变为文人士大夫抒情写意的一种文学体裁的演进过程。如果简单概括温、韦、冯、李四位词人的词风特点,这便是:温庭筠词“浓丽香艳,给人联想”,韦庄词“清丽忧伤,主观抒情”,冯延巳词“盘旋执着,感情境界”,李煜词“开阔博大,人生感悟”。研学唐五代词,应当主要从这四个人的词入手。

        (二)

        词是唐五代兴起的一种配合音乐歌唱的新诗体,现传最早的唐代民间词是在敦煌发现的曲子词。文人词始于中唐,李白所作的《 菩萨蛮》、《 忆秦娥》,张志和的《 渔歌子》,韦应物的 《调笑令》,白居易、刘禹锡的 《忆江南》等,是较早的作品。初期文人词题材较广泛,形式较短小,一般都具有清新、明朗、活泼的特色。词至晚唐,作者渐多,艺术上趋于成熟,以温庭筠影响最大。温词题材偏于闺情,内容娇娆柔弱,词句过于雕琢,如《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望江南•梳洗罢》等。五代时,赵崇祚编《花间集》,以温庭筠为首,西蜀词人为主,内容多闺情离愁,形式上追求藻饰,唯韦庄词语言清丽,稍有内容,如《 思帝乡•春日游》、《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等。另有牛希济、 李濛的词,也给人以清新开朗的感受。五代时词家主要集中在南唐首都金陵,重要作家有冯延巳、李璟和李煜。冯延巳留词100多首,为唐五代词人存词最多者,多写闲情、春愁,语言清新流转,继承温庭筠婉约词风,并有所发展,对宋代晏殊、欧阳修等人有很大影响。李璟遗词4首,具有浓厚的感伤情调。李煜原为南唐国君,初期词多写宫廷豪华生活,降宋后所写词大多为家国之恨,感慨极深,如《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浪淘沙•帘外雨潺潺》等,艺术上以白描取胜,语言明净,意境优美,用鲜明生动的形象言怀述志,抒写特定的生活感受,一变花间词人镂金刻翠的词风,对词的创作积累了新经验,开拓了新境界,在词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唐五代词的总集除《花间集》外,还有 《尊前集》、南宋黄昇《 花庵词选》、清沈辰垣《历代诗余》,以及近人林大椿《唐五代词》等。

        温庭筠是晚唐词坛的第一大词人,被奉为花间派的鼻祖。温词主人公的活动范围一般不出闺阁,作品风貌多数表现为秾艳细腻,绵密隐约,代表作为小令《菩萨蛮•小山重叠》。

      温词以妇女花前月下的情思为主要内容树起了“词为艳科”的樊篱,他刻红剪翠的香软风格也定下了婉约为宗的基调。

        晚唐时局动荡,惟西蜀苟安,君臣醉生梦死,耽于犬马声色。后蜀赵崇祚编成最早的文人词总集《花间集》,集中代表了词在格律方面的的规范化,奠定了以后词体发展的基础。

        西蜀词人韦庄,与温庭筠齐名,韦词有花间词共同的婉媚、柔丽、轻艳的特征,但风格上与温庭筠又有区别。韦词以其清疏的笔法和显直明朗的抒情,异于温词的隐约,其次,温词意象迭出,一两句能包含多层意蕴,韦词则一首词围绕一件事从容展开。例如韦庄代表作《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不同于温词的绵密、雕饰,韦词显示出疏朗、自然的风格。

      五代词以《花间集》的出现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以两蜀为重,后以南唐为中心。南唐词增加了表现人生际遇方面的真情实感,重抒情性。

        南唐诗人冯延巳,词着力表现人物的心境意绪,造成多方面的启示与联想,有些词作只是表达一种心境,如抒发内心忧患危苦的《鹊踏枝》(谁道闲情),作者构架由整个环境遭遇以及思想性格所造成的心境,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比起花间词,冯词内涵要广阔得多,不仅开启了南唐词风,还影响到宋代晏殊、欧阳修等词家。

        词至李煜,使王国维说:“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词的风格以亡国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的风格绮丽柔靡,以纵情逸乐为主,不脱“花间”习气。后期的词由于生活的巨变,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王”。

        李煜词的主要成就在于本真、自然。以自然高远为特色,并不追求刻意的雕琢,与温词深微隐曲的笔法大异其趣,就是较之清新自然的韦词,也更自然奔放。如在绝望中写成的《浪淘沙》:“别时容易见时难。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将亡国惨痛泛化,真实情感奔涌倾泻,字句间能够流露一种真诚纯洁的气质,没有卑靡委琐的趣味,因此艺术上多有可观。同时,其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在词史上承前启后,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

        总的来看,词在经“花间鼻祖”温庭筠的创造和南唐词人李煜等的强化,进一步确立了以小令为主的文体体式和以柔情为主的题材倾向,以柔软婉丽为美的审美规范,逐渐形成了“词为艳科”的传统。

      五代词较晚唐,境界较为开阔又有深厚缠绵的情致。特别是到了李煜,词有了更明显的转变。胡适亦说:“词曲起于燕乐,往往流于纤艳轻薄。到李煜用悲哀的词来写他的身世,深厚的悲哀,抬高了词的意味。”


[阅读书籍]

1、叶嘉莹著《唐五代名家词选讲》

2、木斋著《伶工之词:唐五代宋初词史》

3、郑振铎著《唐五代两宋文学简史》

4、赵崇祚著《花间集校注》(上下册)

5、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著《唐宋词选》

6、龙榆生著《唐宋名家词选》(全本)

7、王国维著《人间词话》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唐五代词的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