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磨刀霍霍向自己

                                                     

      看了一些心理学类的书、学了一些心理学名词之后,总会时不时的把自己拉出来分析一番。

      总是迟到。这是潜意识中想凸显自己的重要性?还是对于“出门”这件事的恐惧?是喜欢慌慌张张争分夺秒的刺激?还是不喜欢自己等别人?

      很难开口请别人为自己做什么事。害怕麻烦别人,这是“自我”比较小的体现。

      不会拒绝。这是缺乏界限意识的表现,也是不敢释放攻击性。变得更有力量从说“不”开始。

      ……

      好像每一个不满意的点,都要拿着显微镜手术刀,一点一点剖析进潜意识的深层,明白了为什么,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才有改变的方向,才能成为更好、更通透、更清晰的自己。

      真的如此吗?

      前两天又遇到了一件令我非常懊恼的事。大脑又开始习惯性分析:这里面xx部分也许是我的惯性模式,是我要修的功课……巴拉巴拉省略一千字。然后遇到了一位朋友,见我就开始滔滔不绝地倾诉她的烦心事,我马上切换到倾听模式,感官充分调动,去共情她的感受、她的心情,以期给她真正的理解和有力的支持。

      等等!心里突然“咯噔”一下。朋友不开心,我谨记“分析、建议”都是绊脚石,全情倾听,尽心陪伴,为什么自己不开心,却“指责”“分析”“教导”各种绊脚石轮番上场?我对自己是有多么苛刻!突然好心疼自己。“倾听自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但我总把“倾听”理解为“感受自己”形象化的说法,可是怎么感受自己呢?好像有点难。所以往往就忽略了。今天突然醍醐灌顶一般,就是“倾听”呀,“倾听”就是方法呀!

      “虽然他们说的是和你无关的人和事,可是听到后还是很扎心。”

      “你自动把自己置换进了这个角色,觉得很挫败。”

      “所以你会对别人的评判特别敏感,希望在别人面前能维持一个完美的角色。其实内心有很多的不自信。”

      “这样一定很累吧。”

      “特别害怕挫败的感觉,想逃开。”

      抱抱害怕、无助的自己。

      泪流满面。也流走了心上被刺痛的感觉。

      何必磨刀霍霍向自己,你又不是咨询师,你也不是自己的来访者。放过自己,温柔以待,你不需要变得更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何必磨刀霍霍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