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段的重要性

五点多出门往西望去,一轮红日映入眼帘。我知道太阳很快就会落山,所以来不及带相机,匆匆跑到南边的田里,掏出手机开拍。

日落.jpg

这张照片采用等效74mm拍摄,由于光学变焦范围有限,只能采用数码变焦将夕阳拉近。奈何在手机里的太阳并不大,数码变焦也不给力。如果手头能有一颗长焦镜头,必是能够将这大好的自然风光记录下来。所以,这篇文章主要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一些焦段的看法与使用感受。

我现在手头有一台半画幅相机,买相机自带的是18-55的变焦镜头,之后又陆续入手了四颗镜头,分别是佳能50mmF1.8、永诺35mmF2、中一光学135F2.8以及图丽116超广镜头。这几颗镜头虽然偏入门,但是基本覆盖了常用的焦段范围。每个焦段都有每个焦段的使命。相机的焦段可以简单分为广角、标头、长焦。

40-60之间是标头,其中50mm的镜头更是人像的首选镜头,多用于拍摄半身人像。并且在大多厂家,50mm1.8的镜头,一般是比较便宜的入门定焦人像头,非常适合新手入门。

40mm以下是广角,18mm以下一般称为超广角。其中,35mm焦段一般用于环境人像,即拍摄人像的同时加入一点环境因素,避免画面单调。24mm定焦则可作为“私房之眼”,拍摄室内人像非常适合。超广角镜头可以容纳更多的环境,其夸张的畸变可以将物体放在超广镜头的四周可以将物体夸大。在拍摄人像时,可以拉长腿部,制造一种大长腿的既视感;拍摄树木,从底部仰望,则可以营造出树木高耸的感觉;拍摄室内,能够表现室内的开阔。在夜景拍摄时,利用超广角,则可以将整个银河囊括其中。

60mm以上则是长焦镜头,长焦镜头具有空间压缩感,即将远处的景物拉近。长焦镜头适合拍摄人像和景物的特写,配合大光圈则可以营造出迷人的浅景氛围。

以下是各个焦段的拍摄人像和景物的表现:


图1

图2

图1的焦距为22mm,图2的焦距为11mm,可以看到11mm将陆家嘴的夜色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而22mm端则只能将中间的楼群包含在画面当中。


图3

图4

另外,超广角会给照片的边缘带来畸变,但是我们可以利用这种畸变。图3是采用14mm端拍摄的火参果(灭霸吃的貌似是这货),图4是11mm端拍摄的树木,可以看到这两张照片都是刻意利用镜头的边缘畸变将物体拉长,增加空间感。
图5

图6

图5和图6一张是永诺35mm定焦镜头拍摄的,一张是佳能50mm定焦镜头拍摄的。能看出哪一张是35mm,哪一张是50mm吗?常人一般很难察觉。其实,图5是35mm拍摄的,而图6是50mm拍摄的。在空间范围允许的情况下,35mm和50mm使用下来,并无多大差别(仅个人意见)。但是,35mm可以在室内施展开,而50mm则令人抓狂,特别是那次去迪士尼,在景区里的一家卖纪念品的商店打算拍几张照片,当时我只带了一个50mm定焦镜头,根本施展不开。且50mm镜头需要距离模特一定的距离,在景区很难保证这段距离中间没人经过。所以,真心建议如果去旅游要带定焦头挂机,还是35mm比较香。


图7

图8

图7和图8是我用中一光学135mm手动头拍摄的。可以看到,图7景深非常浅,长焦镜头配合大光圈非常容易营造出“刀锐奶化”的感觉。在图8则展现了长焦镜头的空间压缩特性,让人感觉远处的路标牌近在眼前。

注:

  • 文中标示出图1到8的焦段都是真实焦段,由于搭载的机身是半画幅,所以请自行乘以等效系数1.6。比如,35mm相当于等效全画幅56mm,50mm等效全画幅80mm。
  • 文中提到的几个镜头使用下来个人感觉物有所值,在之后的文章当中会分享一下个人对这几个镜头的使用感受。

你可能感兴趣的:(焦段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