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正统十四年,蒙古瓦刺部入侵,明英宗因为听信宦官王振谗言,率数十万大军亲征,结果大败于土木堡,英宗本人被生擒。一个月后,瓦刺部首领也先率军挟持英宗至北京城下,要求明朝献城投降。
在此危险时刻,朝廷人心惶惶,议论迁都南京之时,时任兵部侍郎的于谦挺身而出,“言南迁者,可斩也”,一锤定音,并在他的力荐之下,由英宗的弟弟朱祁钰继位,稳定了人心和朝局。
而后,在于谦的指挥之下,明朝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于谦也一战成名,名留青史。
然而可惜的是,这样一个民族英雄,却因为小人的妒忌,在夺门之变以后,被徐有贞等奸邪之徒恶意中伤。重新复位的英宗以莫须有的罪名冤杀于谦,其家人被发配边疆。
忠臣的下场,令人唏嘘,不禁令人想起当年的岳飞。
除了其经天纬地之功,于谦的为官做人也十分令人钦佩,尤其体现在清廉刚正方面。
在济南铁炫祠门口有一幅对联,上书“功让王文成,河山再造; 祠比于忠肃,湖水双清”,这是赞扬铁炫的功绩,也从侧面突出在当时人认为于谦的清廉如同湖水一般。
北京保卫战后,于谦被升为兵部尚书,作为一个二品大员,于谦却能够保持俭约,始终住在一个仅能遮风挡雨的破房子里。
景泰帝知道以后,在西华门给于谦赐予了一座宅第,但于谦却认为正值国家多难之时,他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安危,多次推辞,最后才不得已接受。
于谦被冤杀以后,英宗曾抄人去抄家,却发现于谦家无余财,唯独正室有一个箱子被牢牢锁住,原以为是什么宝物,打开一看却是皇帝赐予的蟒衣和尚方宝剑。
讽刺的是,于谦死后接替兵部尚书的陈汝言,上任不到一年,就因为贪污被弹劾下狱,赃物达数万之众,这让英宗大为感慨:“于谦被遇景泰朝,死无余资。汝言抑何多也!”前后两任兵部尚书一对比,更突出于谦之清廉。
于谦死之时,全天下都在为他叫屈,因为他是拯救国家于危难中的功臣,其罪名“意欲”和岳飞之“莫须有”如出一辙。但明末清初的学者们在评论于谦时,却在一件事上对于谦颇有微辞,那就是于谦在景泰帝易储时的表现。
从西周起,中国就建立起了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礼法制度,这一思想在南宋以后,随着理学的兴起和传播,日益深入人心,成为无所不在的“天理”。
土木堡之变时,英宗被也先俘虏,当时英宗的长子,也是太子的朱见深只有2岁。面对危急的情况,于谦等人提出让英宗的弟弟,也就是后来的景泰帝朱祁钰继位。
当时朱祁钰的第一反应,不是天上掉馅饼,白捡了个皇位的喜悦,而是“退让再三”,还大声训斥群臣:“皇太子在,卿等敢乱法耶!”
朱祁钰的推脱,除了是因为当时情势危急,担心当上皇帝有性命之忧,此外也是畏惧他所提到的那个“法”。所谓的法,就是指嫡长子继承制的礼法。皇帝不在,应当是由皇太子朱见深继位,是当时人的一种共识。
不过从当时的形势而言,由朱祁钰继位无疑是更适合的选择,于是于谦等人用“社稷为重,君为轻”的说法劝服了朱祁钰,登上帝位。
朱祁钰身为次子,在危急情势上登上继承皇位,本来就是一种权宜之计,但在北京保卫战成功后被证明是一种成功的策略,这为后来英宗奉迎后,景泰帝继续当皇帝提供了理论依据。
局势稳定下来以后,有大臣提出要从也先那里奉迎英宗,景泰帝犹豫不决,他担心英宗回来后危及自己的皇帝,一再找借口拖延。但问到于谦时,于谦说“天位以定,宁复有它”,这里“天位”其实就是指朱祁钰在特殊情况下获得皇位是合理的。
但到了易储问题上,却不一样了。朱祁钰作为庶子接替皇位,是因为非常时期,但当时英宗的长子朱见深还在,仍然是明朝皇室名正言顺的继承人。景泰帝想要废掉朱见深,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则是违背了嫡长子继承制。
在这场易储事件中,迫于景泰帝的威势,“众相顾莫敢发言,为都给事中李侃、林聪、御史陈英以为不可……时文武诸臣议者九十一人,濙及陈循、王文首署名,吏部尚书王直有难色,循濡笔强之乃署”,大臣们中只有李侃、林聪、陈英三人反对,其他人都在联合书上签了字。
在上面签名的吏部尚书王直深感懊悔,“此何等事,吾辈愧死矣”,认为是一个羞死人的事情。
后来景泰帝强行册立的太子朱见济夭折,群臣又急忙上表,要求复立朱见深为皇帝。要知道当时朱祁钰才26岁,仍然有产子的可能,但群臣依然希望由朱见深当太子,这才符合礼法。可见,朱祁钰易储是如何不得人心。
但在这件事情上,深受景泰帝宠幸的于谦却好像局外人一样,丝毫不像他在土木堡之变时的坚决,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是默默在景泰帝易储后接受了“太子太傅”的职务。
明末四公子的侯方域在《于谦论》中,对于谦这一做法进行了评价。
他认为于谦“非社稷臣也,可谓功臣也”,虽然在景泰帝登基、北京保卫战、英宗南归上立有功劳,却不是一个有功于社稷的臣子。
废太子而立见济,谦之力能争也。谦虽位大司马而其权过于相,盖景皇帝帷幄腹心之臣也..使谦造膝密陈其不可,则景帝亦必徘徊而不敢出,而况其率臣面折朝廷乎...而诏草一传,谦亦唯唯署名,推其意,以为非我发之而我又秉钧者,天下无以专责也。
易储之事不合礼法,废掉太子立朱见济,是于谦能够和景泰帝力争的。于谦当时身为兵部尚书,又是景泰帝的心腹之臣,他如果能提出自己的意见,那景泰帝必然会犹豫,群臣也会站出来支持他。但于谦却选择了沉默,只是默默地签了个名,认为易储之事不是由他发起的,以后就算有人指责也不会专门怪罪到他。
后来的历史发展,果然证明了景泰帝易储是一个错误。
景泰八年,英宗在徐有贞、石亨等人的帮助下,发动了夺门之变,重新夺回了帝位。随后,景泰帝被废,软禁于西苑。一众当初拥立朱祁钰登基的大臣也被以谋逆罪下狱,处于极刑。
假设于谦当时能够劝阻景泰帝不易储,仍由朱见深担任太子,英宗虽然被软禁,有怨气,但因为自己的儿子是皇位继承人,能登上帝位,有所指望,也不会冒然发动政变。如果夺门之变不发生,就不会再有一次朝堂的震荡,众多忠臣良将被冤枉,于谦本人也不会死于冤案之中。在易储一事上的沉默无为,不得不说是于谦人生中的一大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