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仓子说起——父老乡亲

小时候,常听大人们教训不听话的孩子:“你不学好,早晚学成马仓子”。那么,马仓子是何许人也?听大人们说,他是我们村宋氏家族的一个很普通的人,大概生于民国年间。小时候聪明伶俐,就是不学好,据说,他长大后,尽干些个偷鸡摸狗之事,但也无甚大恶行。


马仓子长大后,据说他基本不务正业,而是独自一人外出流浪了,村里人也不知他的去向,传说他去了太原也或许还去过其他地方,但听说他在外也没有正当职业,只是干些坑蒙拐骗的勾当以维持生计,但也没有听到他有什么大的恶劣作为,不然的话,在那种严苛管制的社会背景下,能让他一直平安流浪吗?


马仓子有时候也回老家当地转悠几天。听一位老乡说,某一年在离我们村五公里的一个镇里见过他。当时,看见马仓子不经意间走到一个小粮油店门口,正好老板临时有事出去了。此时有个人过来看见他在门口站着,以为他是小卖部的老板,就问:这面多钱一袋?

他立马随机应变答道:30元,

那人说:买一袋吧,

他说:自己拿吧

不到二分钟,这笔生意立马成交,他轻松地拿了30元走了。


由上可见,马仓子头脑机敏,应变能力超强。因此,他能够在没有正当职业的情况下,几十年在外潇洒地过着无拘无束的流浪生活。


前几年听说,有一位来自省城的陌生人,到我们村找到马仓子的本族近亲属,说在省城火车站一带遇到一个生了病的奄奄一息的老人,在和他交谈中得知他是你们村的人,叫马仓子,并告知了村里那些人是他村里的近亲属。那位省城人来的目的是想让宋家人去接管并照料一下马仓子,好让这位老人有个正常的归宿。


听说宋家人听了来人的叙述,很不以为然地拒绝了。大意是说:我们和他虽然是本族,但是分支很远了,再说,他在村里也没有什么遗产,我们都很忙,那有时间去照顾他啊。最后,那位好心的省城陌生人失望地走了。


此后,马仓子也就再杳无音信了。


从马仓子的经历,可以看出,所谓“父老乡亲”仅是在外游子们心目中的一个精神归宿。其实,在“父老乡亲”心目中,你不一定有什么地位。除非你求得富贵,衣锦返乡的时候,会受到“父老乡亲”的追捧崇敬,但他们不是追捧崇敬你这个人,而是追捧崇敬你的地位金钱和声望。写到此,不禁想起春秋时苏秦的话:“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信然。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马仓子说起——父老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