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章句集注》講解-64

《中庸章句集注》講解

第二點,子思集這一篇有他很深的用意。離聖人越來越遠,而事實是在孔子之後中國就沒有聖人再出,離聖人越來越遠,子思憂這個道不傳,才不得已寫的《中庸》,我們體會子思憂道統不傳,道統如果不傳,以後就沒有可以指導人事、指導政治的一個理論藍本,這樣不得已才作這一篇。所以說這樣的篇章還是和現代人擠牙膏似的在那裏編論文、造論文、編書是不一樣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對經典的重要性也有所體會,為什麼四面八方跑到這裏來,大家就抱著這幾本古書在這裏啃,是不是?有它深厚的意義在,這是第二點。

第三點,我們通過這個序知道,儘管朱子沒有說,但是從孟子之後,這個道統就沒有傳,這個學統也沒有傳,一直到程夫子把這個心法,把這個道統明出來,宋儒之後才有傳的。他雖然沒有講漢唐,但是漢唐沒有傳道統,循先王舊章舊法來行,這一點應當清楚,沒有體會聖人所表達的很深厚的理。所以我們現在能這樣講經,無論是《中庸》還是《論語》、《孟子》,我們能這樣講,大家能這樣聽明白,能夠入心,指導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就是循的那個道統,循著道統轉成我們現在的學統,就是學的統系。意思就是說,我們道統所傳的學統,就是我們從四書五經每一個章句在具體事上講的那個義、那個理,我們把這些都收到我們心中,學到我們心中,讓我們心更開明,心開明之後,在我們面對天下萬事萬物,我們自己所遇到的各種事的時候,以這樣的心來應對,它就是對的,我們德性高了,以這樣的德性來應對事,就合乎義理,合乎道義,這就是儒家的學統,這也是一再強調的“為己之學”,這也是《中庸》這一篇要明確告訴我們的。並不是這一章書那一章書,那一章書我學了之後它就是客觀的知識,跟自己沒有關係,並不是這樣的一個辭章之學,這是第三點。

第四點,我們明白,宋儒把《孟子》這一篇拿出來,和《中庸》的連接很重要,《中庸》的心法,從《孟子》書裏邊能夠體現、體會。我在講《孟子》的時候,不僅是孟子說的,而且孟子所行的,都是與《中庸》的心法一套系統,而這一套系統傳下來不容易,難傳,體會不到。你看看,孔子也就只有顏曾這兩個道學,往後,幸而有子思、有孟子能夠體會,孟子以後就沒有人能夠體會了,到宋儒,程夫子才把這個又發明出來。君子之道,就是因為道心惟微,很微小,不易發明,不易讓人見到、體會到,所以能傳的也少,這樣發明出來對我們後學有很大的意義。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庸章句集注》講解-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