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姜文的非分

已至四月中旬,仍闲赋在家
放假这三个月,正事没做多少,倒是电影看了不少,以前立过flag:



这次是一次性看完了姜文所有导演的作品,从《阳光灿烂的日子》到《邪不压正》,一部不落

摘掉眼镜,抛开他的电影中所有的细节,隐喻,用我这两百度的近视眼看他的电影
将视线变得模糊,思维变得粗糙地看完后,才会发现:「这他妈的才叫电影」

姜文在《圆桌派》中谈到:「电影,就是得有非分的东西才行」

在我看来,他电影的非分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为视角,二为性

视角:他跳出无数重复的被构建出的集体性宏大叙述,将故事聚焦于具体的人:

  • 《鬼子来了》:小村庄俘虏了一个日本士兵的故事
  • 《让子弹飞》:一个土匪斗恶霸的故事
  • ...

当故事变得细小,人性就不再被宏大掩盖,正邪就不再被脸谱左右

其视角对于战争,政治,体制的思考看法奇特新颖,随意一捏,皆是沉思

但对于一个处于性成熟时期的大好青年,现在我更愿意谈论性,多言风月,少谈其他,总不会有问题

:姜文很善于塑造表现女人的美,暧昧光影照射下的颦笑嬉闹,无时无刻不都在挑逗着屏幕内外的注目者,每个故事都在这蠢蠢欲动的氛围中开端高潮结束,这种氛围我更愿意称之为「咸湿」——一种令男人痴迷的味道

《阳光灿烂的日子》是这种咸湿表现的集大成者:想要疯狂占有,又被理智约束,于是一场华丽痴迷的性幻想就此展开
像《一步之遥》,《邪不压正》中的周韵,许晴,舒淇也是在这种咸湿中表现得美极了

这些美里面有小处男即将人生第一次的颤巍巍兴奋感觉,也有对成熟女人感性丰韵的迷恋幻想

我喜欢讨论非分的东西,也喜欢看非分的东西
「你只看自己喜欢看的,你永远只知道你已知道的」
文艺作品也应如是,有点非分的东西,有点出格的思想,让观者有些触动与思考

如果制定了条条框框,创作者囿于繁杂苛刻的规则之中,戴着镣铐跳舞,也只能撅撅屁股吸引眼球了

若雕塑《大卫》要刻上衣服,不能挂着生殖器赤身裸体,就没有充满力量和协调的肌肉之美了
若小说《动物农场》要歌颂赞美政权,不能表现革命的荒诞,就没有对极权社会的思考了

作品总得有非分之想,除了阳光,阴翳也应被表达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姜文的非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