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壹:谁共我,醉明月?

    宋孝宗淳熙八年,连绵烟雨濡湿了杭州街巷。官衙大门轻开,一个行色匆匆的人走出来。此人端的是器宇轩昂,双目炯炯,剑眉入鬓,一双孔武有力的臂膀生来就是大开大合,舞刀弄剑的料子,可此时只能扛起行囊,向巷子里走。

    他走过酒酿成的杭州城,明丽清秀的西湖,走过朦胧缥缈的烟雨,走过初夏月夜的稻花田,看天上星外,听蛙声一片。

    他便是辛弃疾。“一世之豪,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他是词中之龙,所赋词句气势磅礴,意境雄浑,长志于兴复盛世,效忠社稷。可纵是有一腔报国之志,松骨劲节,也敌不过朝廷百官休战诺诺之音,天下求和悠悠之口,这对于主战派的辛弃疾来说无疑是悲痛交加的。当一个人的思想主张站在一个朝廷、一个国家的对立面时,只能被世道不容,乃至排挤。且看罢官闲居时期,一代词豪的孤寂悲愤。

首一:西江月·遣兴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译文:我在醉酒的欢愉中暂且贪图一时欢笑,哪有什么功夫哀伤悲愁。我最近才发觉古人的书上,确然是全部没有正确的地方。昨天晚上我醉倒在松树旁边,醉眼昏昏,只听得松树问我醉的怎么样。

典故:1、“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出自《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2、“以手推松曰去。”套用《汉书·龚胜传》:“胜以手推(夏侯)常曰:‘去!’”

赏析:1、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虽言无心生愁,可一“且”字表现出醉酒欢笑之时短,闲居愁情之日长,反问句式倒像是作者的自嘲

2、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表面上是否定古贤之人的论著,实则讽刺朝廷漠视违背古代圣贤之语。

3、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词人拒绝松树的扶助,表现了他在宦海沉浮中的倔强与坚守,表达了他不与世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

首二: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别茂嘉十二弟。鹈鴂、杜鹃实两种,见《离骚补注》。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译文:送别茂嘉十二弟。鹈鴂、杜鹃确实是两种鸟,请见《离骚补注》。

翠绿的树上听鹈鴂鸣叫。更不能令人忍受(悲苦)的是,鹧鸪鸣声刚刚止住,杜鹃啼叫又悲切响起。啼声悠扬哀婉,直到春天归去,再没有可以寻找到春天的地方,凄苦长叹人间芳菲都凋零殆尽。这大概还不能抵算,人间离别的苦痛。

昭君骑着西域的马,弹着琵琶,向黢黑的关隘塞外奔去,更不必说阿娇乘翠辇辞退灿金宫阙。姜望看双燕齐飞,送别归去的美妾。

将军李陵百战成名,一场兵败归降匈奴从此身败名裂、到河边送别苏武,回头顾望万里之外的故国,与故友诀别。易水河畔,萧肃冷清,西风拂面吹人冷,满座皆披白衣冠,皎白胜雪。正有壮士,慷慨高歌,羽声唱悲曲,余音悠悠,未曾断彻。倘若啼叫的鸟知道这般离愁别恨,大概不会啼哭清泪,而是长久地啼血吧。谁能和我一起,共醉在明月之中?

典故:1、鹧鸪:鸣声凄切,相传鸣声如同在说“行不得也哥哥”。

2、杜鹃:其声哀婉,相传鸣声如同在说“不如归去”。

3、马上琵琶关塞黑:汉元帝宫女王昭君出嫁匈奴王呼韩邪单于,出嫁时坐马上弹奏琵琶

4、更长门、翠辇辞金阙:汉武帝妻陈阿娇失宠辞别汉家宫阙,遭幽禁于长门宫

5、看燕燕,送归妾:出自《诗经•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参池 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借指春秋卫国庄姜望送别归妾

6、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指李陵以五千步兵迎战十万匈奴,最终兵败称降

7、故人长绝:李陵送别苏武

8、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燕太子丹在易水畔送别荆轲,来者皆戴白衣冠,荆轲在河边唱悲歌。出自《荆轲刺秦王》:“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赏析:1、算未抵、人间离别:词人先前列举三种鸣声哀婉凄切的鸟,渲染凄清寂冷的氛围,应该是凄苦至极,但笔锋一转,说这凄苦至极的声音还抵不过人间别离的哀愁。反面入笔,使愁情更加深邃悠长。

2、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雪有两层含义。雪是至冷之物,太子丹送行荆轲,此行凶险万分,与其说是送别,不如说是诀别。衣冠洁白胜雪,映衬着漫天肃杀秋风,表达了太子丹对荆轲庄重的敬意;雪也是至白之物,词人渴望报国效忠,他同样钦佩荆轲为国家大义而献身的英勇。

3、谁共我,醉明月:寥寥数字,孤独寂寞的词人的身影仿佛跃然纸上

首三: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沈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译文:邑土中庭院亭落,我都作赋了诗词。一天,我独自坐看停滞不动的云朵,流水声青山色,都争相前来相互欢娱。我猜度溪水青山是想要依照前例(让我给他们赋词),于是我作了几句,差不多是仿照陶渊明思念亲友所作的《停云》。

我真的是太年迈了。我怅惘一生,结交之辈零零落落,直到今天没有余下几个。长长的白发徒然地垂落三千丈,一笑泯去人间千万烦心事。有人询问是什么物件,能够让我如此欢喜。我看到青山如同风姿绰约的女子,妩媚动人,料想青山看到我,也应该有一番风采。情怀和相貌,大概都相似。

饮一尊清酒,伫立东窗旁,用手搔弄头发。我想陶渊明作《停云》,是此时此景的感触。江左沉沦在沽名钓誉之中的人,岂能知道一壶浊酒的奥妙至理。我回头高唱,云层飞扬,大风骤起。我不感叹我见不到古人,只是感叹古人早逝,看不到我的狂傲罢了。明白我心意的人,不过两三个。

典故:1、邑:指铅山县。辛弃疾闲居铅山时,因带湖居所失火后举家迁离。

2、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出自《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3、江左:原指江苏南部一带,此指东晋。

4、云飞风起:出自《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

5、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出自《南史·张融传》:“不恨我不见古人,所恨古人又不见我”。

6、知我者,二三子:出自《论语》:“二三子以我为隐乎”


赏析:1、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词人寄情山水,以青山为友,峻拔秀丽的青山寄寓词人坚贞高洁的品性

2、回首叫、云飞风起:此词虽悲但不见愁情,只因辛弃疾说愁之余还留存狂放不羁的豪情,纵然遭遇贬谪,赋闲在家,也能唱出“大风起兮云飞扬”

3、知我者,二三子:二三子据传指陈亮,亦或指古代圣贤,词人以圣贤作比,既表达出知音难求的悲慨,兼有傲岸独立的狂傲。

首四: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译文: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愁情的滋味,喜欢登上层楼。喜欢登上层楼,为了赋作新颖词句勉强说谈愁情。

如今体尝过百般愁情,想要谈起又休止。想要谈起又休止,只能说真是个凉爽的好秋啊!

赏析:1、少年不识愁滋味...而今识尽愁滋味:今昔对比之下,写出了词人历经坎坷曲折后的沧桑感慨

2、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无限的哀愁与倾诉,最终化作一句“天凉好个秋。”宕开一笔,转言天气,看似云淡风轻,实则深化了愁情,至于欲说还休的愁情的真相,则藏在轻浅的词句中,成为无穷的想象。

    朝谏夕贬,壮志难酬,辛弃疾有说不尽的忧苦哀愁,他忧国家兴亡、朝廷不振,他悲贤君不识、报国无门,他愁人生易逝、英雄迟暮,他叹知己难求、孤寥寂寞。但辛弃疾绝非说愁骚客,他有他自己的气节和情操。

    所以他不说“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而是把满腔愁情化作一句“天凉好个秋”,他不问愁情几何,不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而是一尊浊醪饮尽,之后高唱“要愁那得工夫”,纵情欢笑。他是一个多情的诗人,但在诗人这件洁白的内里之外,是一个战士的刚毅峻拔,所以即便醉倒松边,鸟入樊笼,也要推挡着黑暗与污浊,也要靠自己的气力站起来,站在逆流之中,最终成为渊之渟,岳之峙。

你可能感兴趣的:(辛弃疾·壹:谁共我,醉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