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细致的性能测试流程,你get了吗?

性能测试:利用工具模拟大量用户操作,验证系统承受的负载情况。
性能测试的目的:找到潜在的性能问题或瓶颈,分析并解决;找出性能变化趋势,为后续扩展系统提供参考。

测试监控:基准测试、配置测试、负载测试、稳定性测试,对硬件和中间件进行监控。

1、学习业务:

通过查看文档、手工操作系统对系统功能进行学习。

2、需求分析:

分析系统非功能需求(关注业务量、业务分布、用户规模、性能指标等信息),确定性能测试范围,了解性能指标。

一、系统非功能需求采集

(1)系统架构:

(2)业务流程:

(3)用户信息:

(4)系统是否与第三方系统有关,是否需要做挡板(Mock程序)。

(5)系统是否有归档机制:如果数据库有归档机制???,可以把一些无用或者过时的信息移到归档库,这样就减少当前数据库的数据,有利于提高系统性能。

(6)性能指标:吞吐率、响应时间、事务成功率,CPU、内存、磁盘、带宽使用阀值。

二、系统非功能需求分析

确定性能测试范围

明确性能指标
例如:

响应时间2-5-8原则
当用户在2秒以内得到响应时,会感觉系统的响应很快;
当用户在2-5秒之间得到响应时,会感觉系统的响应速度还可以;
当用户在5-8秒以内得到响应时,会感觉系统的速度很慢,但是还可以接受;
而当用户在超过8秒后仍然无法得到响应时,会感觉系统糟糕透了,或者认为系统已经失去响应。

CPU、内存、磁盘、网络带宽等。

超细致的性能测试流程,你get了吗?_第1张图片

如果你想学习自动化测试,我这边给你推荐一套视频,这个视频可以说是B站播放全网第一的自动化测试教程,同时在线人数到达1000人,并且还有笔记可以领取及各路大神技术交流:798478386    

【已更新】B站讲的最详细的Python接口自动化测试实战教程全集(实战最新版)_哔哩哔哩_bilibili【已更新】B站讲的最详细的Python接口自动化测试实战教程全集(实战最新版)共计200条视频,包括:1、接口自动化之为什么要做接口自动化、2、接口自动化之request全局观、3、接口自动化之接口实战等,UP主更多精彩视频,请关注UP账号。icon-default.png?t=N7T8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7p4y1B77x/?spm_id_from=333.337

系统硬件指标阀值

这些指标比较抽象,在监控分析时应该进一步细化。比如CPU的性能指标在Linux中分为用户利用率、系统利用率及平均负载等重要指标。以上指标具体数据来源于非功能需求、组织要求(公司运维总结出来的可行性指标)或者行业标准建议。

分析业务量;估算TPS与并发数活用;分析系统协议

三、性能测试从哪里获取需求?

一般需求文档中会有一部分章节用于描述系统非功能性需求,但是多数需求文档对于性能需求的说明都比较笼统抽象。在需求不明确的情况下,通常需要性能测试工程师主动向需求提供方(BA团队、产品团队等)去征询。

对于升级、优化类的老系统,可考虑是否存有历史测试方案参考,或许可以省事很多。或者我们分析原型系统业务数据即可,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分析原型系统的数据、统计业务量、业务分布等信息。

3、工作评估:

工作量分解,评估工作量,计划资源投入(即需要多少人力,多少工作日来完成性能测试工作)。

4、设计模型:

圈定测试范围后,把业务模型映射成测试模型。

业务模型:业务流程,系统在某个时间段内运行的业务种类及其业务占比,即哪个业务在什么时段在运行,业务量是多少?

测试模型:从业务模型中分析整理出来的需要进行测试的业务。对业务进行拆分对象,实现这个完整的功能包含哪些流程、环节。比如“购买商品”,具体的流程环节包括“登录->搜索商品->提交订单->支付订单->退出”。接着,明确业务占比,重要程度,目的在于:
(1)明确重点测试对象,安排测试优先级
(2)建模,混合场景中,虚拟用户资源分配,针对不同业务功能施加不同的负载。
(3)明确下“需求分析-指标分析”中相关业务功能所需基础数据及数据量问题,因为那块需求分析时可能只是大致估算下,评估指标是否合理,需要认真再分析下。

性能测试场景:参照用户使用习惯设计负载场景,比如哪些业务的测试脚本一起运行,哪些业务有先后顺序,运行多少并发用户等。比如WMS系统(仓库管理系统),WMS中都会有盘点功能,此功能就不应该与日常功能混合在一起,因为盘点通常都是一个月一次。所以组织测试场景时尽量要与实际业务情况一致。

5、编写计划

在文档中明确列出测试范围、人力投入、持续时间、工作内容、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策略等。

  • 系统概述

  • 测试环境

  • 需求分析

  • 测试策略

  • 测试场景

  • 测试准备

  • 时间计划

  • 测试组织架构

  • 交付物清单

  • 系统风险

6、开发脚本

录制脚本或手动开发,添加固定计时器模拟ThinkTime,增加同步定时器模拟集合点,增加IF条件控制器判断逻辑,添加后置处理器获取参数。

7、测试环境准备

测试环境包括服务器和负载机。

生产环境和测试环境的硬件架构和配置需要进行估算,否则结果会有很大的偏差。了解测试环境部署和生产环境部署差异,是否按1:1的比例部署。通常建议测试时先不考虑集群,采用单机测试,测试通过后再考虑使用集群,这样有个比较,比较能说明问题。

8、测试数据准备:

准备被测系统的主数据与业务数据

我们知道数据量变会引起性能的变化。在制作测试数据时,一要注意量,需要准备足够的存量/历史业务数据,二要注意数据的分布。比如我们计算出需要并发100个虚拟用户,我们至少需要准备100个以上账号,并对账号赋予相应的权限(浏览、发帖、删除、查询)。

那么准备多少数据够用呢?
往往性能测试需求会要求我们对系统进行定容定量

数据制作方法可以使用工具、SQL或者存储过程来完成。

9、测试执行

测试执行是性能测试的关键,同样的脚本不同执行人员得出的结果可能差异较大。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场景设计与测试执行上。

场景设计;基准测试;配置测试

负载测试;稳定性测试;

测试监控;测试监控;测试执行

一般第三方性能测试会有一个测试准入条件(Checklist)。如果是项目组内的就没有这么严格了,但基本内容不变。
(1)检查网络环境
(2)检查测试数据
(3)检查监控设备
(4)脚本检查

10、缺陷管理

对性能测试过程中发现的缺陷进行管理。

11、性能分析和性能调优

性能测试工程师与开发人员一起来解决性能问题。

12、测试报告

如何由测试环境推算生产环境配置
对于报告人来说,报告的是工作,是对整个测试过程的报告。对于决策层(报告相关干系人)来说关心的是结果,决策层迫切的想知道Yes or No,系统能不能上线,如果不能上线,有什么问题,怎么能够尽快解决?

你可能感兴趣的:(jmeter,性能测试,安全性测试,程序员,pytho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