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本内容是个人综合了多个版本的核心观点加以阐述,本着尊重原文为基础去解读。

以简明清晰的逻辑分析,系统性地概括书中的知识关联,不过度推理及过度化书中内容的态度去阐述书中知识。

如有不当之处,还请读者们多多指正。

上文品读了“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老子再次提出贵柔戒刚的思想。

老子从人与自然之中观察得出结论,认为无论人或草木,柔弱标志着成活,僵硬标志着死亡。

人活着的时候,筋骨肌肉是柔软的。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僵硬了。草木也是如此,柔软脆弱是有生命力的表现,到了死的时候就会变得枯槁干硬了。

所以老子认为,坚强的东西可归属为死亡一类,柔弱的东西可归属为有生命力一类。

生存着的东西都是处于柔弱状态的,如生长着的草木枝条;而死亡的东西都呈坚硬状态,如干枯的树木。

从内容中,老子强调“柔弱”的重要性。“柔弱胜刚强”的思想,在书中多次得到体现。

继续第七十七章“唯有道者”: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

自然的规律,不就像拉开的弓箭吗?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抑:压低。举:抬高。

弦高就压低一些,弦低就举高一些。

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拉过了就放松一些,拉不足就扩张一些。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天之道:天道,即自然法则。

所以自然的规律是减有余,用来补充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人之道:指人类社会法规。

但人类社会则不同,总是剥夺不足来供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谁能做到减有余以补不足呢?唯有有道的人才能做到。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

恃:凭借,倚仗。见:同现,表现。

所以有道的人有所作为而不自恃其功,有所成就而不居功自傲。

他不想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


本章将自然的规律与社会的规则作为一个对比说明。

老子认为天道是“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即以有余补不足。而人类社会的情形恰好相反。

在老子看来,人之道是造成天下贫富不均和权利不平等的根源。而天之道则是为了追求平等,所以它能长久,能够使人心安宁,防止动乱的发生。

随后老子自问自答:“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老子认为,只有有道之人才会把自己多余的衣物、粮食和财物拿出来奉献给贫穷的人,以补他人的不足。

老子所处的时代,正面临着政治与社会大动荡的时代,贫富差距愈来愈悬殊,强豪兼并之风愈来愈炽盛,无怪乎老子慨叹地问道:“世上人君,有谁肯把自己多馀的拿出来供给贫困者呢?”显然,这期望是难以实现的。

最后老子告诉人,有道者的行为是不自持,不居功,不自我表现的,这是符合“天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