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班】Day-仿写练习18

潇渔--148--Day18

原文:

人到夏天,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芝麻酱面(过水,抓一把黄瓜丝,浇点花椒油);烙两张葱花饼,熬点绿豆稀粥……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补偿夏天的损失,北方人谓之“贴秋膘”。

北京人所谓“贴秋膘”有特殊的含意,即吃烤肉。……北京烤肉是在“炙子”上烤的。“炙子”是一根‘一根铁条钉成的圆板,下面烧着大块的劈材,松木或果木。羊肉切成薄片(也有烤牛肉的,少),由堂倌在大碗里拌好佐料——酱油,香油,料酒,大量的香菜,加一点水,交给顾客,由顾客用长筷子平摊在炙子上烤。“炙子”的铁条之间有小缝,下面的柴烟火气可以从缝隙中透上来,不但整个“炙子”受火均匀,而且使烤着的肉带柴木清香;上面的汤卤肉屑又可填入缝中,增加了烤炙的焦香。过去吃烤肉都是自己烤。因为炙子颇高,只能站着烤,或一只脚踩在长凳上。大火烤着,外面的衣裳穿不住,大都脱得只穿一件衬衫。足鄧长凳,解衣磅礴,一边大口地吃肉,一边喝白酒,很有点剽悍豪霸之气。满屋子都是烤炙的肉香,这气氛就能使人增加三分胃口。平常食量,吃一斤烤肉,问题不大。吃斤半,二斤,二斤半的,有的是。自己烤,嫩一点,焦一点,可以随意。而且烤本身就是个乐趣。

【分析】从夏天的饮食过渡到秋天的饮食,”非常自然的引入“贴秋膘。接下来就是通过食材配方、所用烤炉器具、食客自己烤肉的感受、过程,呈现出烤肉的乐趣。快来看看吧!

【刻意练习】人到秋天,没什么时间闲下来,玉米棒子全靠人一个个掰,掰好用篮子或者袋子送到地头,再用三轮车拉走,到家全部劳动力都得用上,晚上外面拉着灯一大家子人忙活着把玉米外皮剥开,等着白天太阳晒干,,,,,,收了玉米还得收大豆,花生,芝麻。不等人喘口气还得种小麦,大蒜。几个霜天过去,入冬了。冬天几乎没有什么农活,是不是以为冬天的人可以好好歇息了,补偿一下秋日的繁忙。

然而冬天的寒冷没有抵挡住人们的繁忙,村里年轻人在附近小厂里做个散工,穿个珠子或者打板,一天也没有几个钱,但是总比闲着强。上了岁数的男人就挑着粪篼拾大粪,有人的,有牛的,有猪的,挣工分。有些妇女们天灰蒙蒙的就起来扫叶子,早上没有人过,叶子比较好扫成一推,然后再放篮子里带回家,作为燃料烧锅。有的手巧的妇女也会纺棉花织布,挣点小钱。有些人家的孩子放学了要去捡树枝烧菜,孩子上学的时候会拿着铲子,放学了会去砍树枝带回家烧火用。冬日里寒冷又格外漫长,不是每家屋里都用得起煤火的,有时候吃过早饭,冷的手脚无处安放,一推人在门外找个空旷的地方弄上一推树枝烧了,火苗照的人暖烘烘的,那感觉比太阳要亲切的多。冬日里总是要有几场大雪的,人们总是要起的很晚。孩子们最喜欢下雪,冻红的小手打雪仗推雪人总是有很多玩法。老人们看到大雪也是很欣慰,瑞雪兆丰年,来年的小麦一定是个好收成。想到能吃上白面馍馍,那真是个美好的一天呐,老人们脸上笑开了花。


【对比思考】通过季节的变化引出一个事物并展开叙述。特意打电话问了老人之前的农村是什么样,还是不生动,心没有静下来体会那时人的心境。

你可能感兴趣的:(【1班】Day-仿写练习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