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知识付费产品的几点感受

开头声明一下,这里我的角色是产品开发,不是讲课的老师,如果类比的话,应该是旧出版时代的编辑。(我老板也是编辑出身,天天跟我这敲桌子你要提高编辑能力啊你要学学人家老编辑啊)

我的工作感受

1.开发团队没有品牌认知

产品开发团队一开始没有品牌认知,不要紧,与其补这个还不如多分心打磨好产品,这里可以参考单向街团队当年做内容,当然他们现在已经很有品牌认知了。

2.课程开发的小tip

课程的第一讲,一般是试听课,以介绍***思维模型/工具/理论/系统为主,不过你得控制,不能只讲思维模型,具体的问题一概不提,这样的话,用户听完可能会有一种“这个模型跟我有毛关系”的心理,就算你告诉他后面会用这个模型解决他们关心的问题,给用户的感知还是不够到位。所以,你得让讲师在第一讲的结尾埋一个关于第二讲某个具体问题的梗,这是吸引用户下单的钩子,从“诶,有点意思。”到“啊!这就是我要的!”的临门一脚。

3.聚焦你自己的核心优势

打磨课程和产品包装营销,对应的是不同的工作思路,一个要求言辞冷静逻辑自洽,一个要求言辞夸张有煽动性。作为产品开发者,你不能强求自己那块都得做好,做最能发挥你比较优势的部分就好,其他的交给比你更有优势的人,当然前提是,你要知道什么样的东西做出来是好的,也就是,你得统筹团队。这也就要求你不断补课,不止补自己的课,还得补别人的课,谁让你是产品经理呢。(当然,现实情况是,这个“自己”和“他人”都是指自己)

4.焦虑是不可避免的

这就是一个群体焦虑催生的新产品形态,什么30天认知提升,怎么经营朋友圈能月赚5万,5分钟推出美人脸……敢情是标题党都从头条转移搞付费课了。天天被这种课程推送标题包围,估计用户都麻木了,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说知识付费这波韭菜已经割完了。

不过嘛,身在全民焦虑的洪流之中,你也不能逆流而上,比如你做哲学做诗歌,那就注定了自嗨嘛。怎样把课程的卖点用不夸张的方式讲到能打动人,还是有很多滋味琢磨的。

5.把自己变成知识付费的典型用户

保证你自己就是你的产品的目标用户,辉哥说过,做出好产品的前提是产品开发者必须自己用过同类的其他好产品。比如乔布斯是索尼和奔驰的死忠粉,马斯克痴迷于飙豪车。如果你都不能深入体会这个课的痛点,你很难开发出真正的好课程,因为你不知道怎么“取舍”,你也不知道该坚持什么。

另一方面,在产品原型的开发阶段,你能依赖的也只有自己。“你无法理解他人,只能理解自己”,这是张小龙说的。所以,首先确保你是为自己设计一款好产品,一款你愿意每天使用,解决你自己痛点,你愿意向朋友推荐的产品,愿意告诉朋友“这是我的作品”的产品。

关于这一点,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说的更为透彻,他说一个公司,必须非常明确的知道两点:第一,自己想要什么;第二,自己的客户是谁?这两点非常明确的公司,做选择,找方向都非常坚定。这两点有任何一点不清楚,或者公司上下无法在这两点基本认知上达成一致,业务就会出大问题。

这样对照一下,竟是惊的自己一身冷汗,我们团队究竟想要什么?更多的销量?更多的老师资源?那客户又是谁?白领?大学生?其实都还很模糊。

“你无法理解他人,只能理解自己。”这样读下来居然有一丝鸡汤意味。

6.日常总结

用古典老师的话说,就是每日精进。我是从做课程开发之后,才养成了每天疯狂总结的工作习惯,没办法啊,要不你拿什么去管理比你资深好多牛逼好多的老师啊。

我对知识付费行业的看法

1.取代图书影音,成为咖啡、米饭一样的存在

不记得在哪篇文章里看到一个说法,知识付费在未来会取代图书影音成为咖啡、米饭一样的存在。理由如下:

a、敲门砖。让你的知识产品成为刚需,成为某个细分品类的标准、必阅经典,你要是没消费过,都不好意思说学过。甚至成为获得某个优势资源的基础门槛。

b、工具库。系统化、模块化的解构某个细分领域,成为这个领域实施操作的参照工具,这就是字典和百科全书模式。比如好好说话列举了各种说话场景和问题,你未必要按顺序听完,但以后遇到类似问题了可以“按图索骥”。

c、社交圈。产品+社群,才能放大品牌价值,像中欧、长江这些商学院,课程内容是另一方面,超高门槛构建的企业家同学圈同样引人注目。今天的知识付费产品都在有意识地打造“圈子”,只不过——还没有做的足够有声量的,整个行业似乎还是在以打磨产品为主,不过未来可期。

2.知识付费有前提

把知识产品化的前提就是,你所包装的那些知识是真正可以被产品化的。换个说法,有的知识就是不可能用1个小时讲明白,比如斯坦福的***心理学,用户不可能听了1小时就解决一个复杂的问题,课程开发有一项标准确实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但是也有个度,过了这个度,什么知识都往在线付费这个大帽子里面塞,那就是误人子弟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做知识付费产品的几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