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得思义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译文: 子张说:“士人看见危险肯献出生命,看见有所得就想想是否合于义,祭祀时想到恭敬,服丧时想到悲痛,这也就可以了。”
《论语》是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编的。所以,子张说的话也会被他的弟子恭敬地记录下来。但子张说的话其实并没有太多创新之处,孔子曾讲的“君子九思”基本涵盖了子张在这里所表达的内容。
“见危致命”:遇到了危难的情况能够勇往直前,敢于奉献生命。
“见得思义”:见到了既得利益,要先分析自己该不该得。这是孔子讲的“君子九思”之一。
“祭思敬”:与“祭神如神在”的意思一样,祭祀的时候应该满怀敬意。
“丧思哀”:参加葬礼的时候,发自内心的表示哀悼。
“其可已矣”:如果做到以上四条,就可以称得上是士了。
这是子张对士的定义。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
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译文:子张说:“执行德却不能弘扬它,信奉道却不笃定,这样的人对世界来说是可有可无的。”
“执德不弘”:有德行,内在的修养也足够,却不能把它发扬光大。
“信道不笃”:信奉道,却不笃定,不忠诚于道。
“焉能为有,焉能为亡”:这样的人是真的拥有德吗?是真的信道吗?是值得的,还是不值得的?
子张认为,一个人不能够只顾自己。子张的逻辑是如果什么都不说,有好的修养而不去发扬,称不上真的有德。如果不去弘德,不让道德彰显,不去影响别人,什么都不说,别人怎么知道你到底是有德还是无德呢?
你说你信道,但是你并不笃定,也不坚守,那么你是真的信道吗?
子张认为,任何自我标榜都不足以证明一个人有德行,或者坚守道。
可者与之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 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 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译文:子夏的门人向子张请教怎样交朋友。子张说:“子夏说了什么呢?”子夏的学生回答说:“子夏说:‘可以交往的就和他交往,不可以交往的就拒绝他。’”子张说:“这和我所听到的不一样!君子尊敬贤人,也能够容纳众人,称赞好人,怜悯无能的人。如果我是个很贤明的人,对别人有什么不能容纳的呢?如果我不贤明,别人将会拒绝我,我怎么能去拒绝别人呢?”
孔子曾说过“师也过,商也不及”。“师”指子张,“商”指子夏。如果一个人像子张,特别急躁、冒进,就叫“过”;子夏的特点则是有点畏缩、懒散。孔子认为,过和不及,两种状态都不好。
子夏的门人跑来问师叔子张怎么交朋友。子张并没有直说自己的答案。他问前来提问的人:“你的老师是怎么说的?”
学生回答:“我的老师子夏说:`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
孔子曾说“无友不如己者”,子夏所理解的意思就是:可以的,你就跟他交朋友,不可以的,就拒绝掉。
子张听了说:“我从夫子那儿听来的可不一样。”“君子尊贤而容众”:君子是喜欢厉害的人,但君子不能够只跟比自己厉害的人交朋友,君子还要能够容众。对于大部分资质平平的人,也依然要能够去交往,去维系良好的关系。
“嘉善而矜不能”:见到德行很高的人,要称赞他,与其结交,但是对于那些有欠缺的人,也要怜悯他们。
“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如果我是一个特别厉害的人,我的德行很高,那什么样的人容不下呢?
“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假如我本身就不是贤能的人,那别人必然就不会跟我交往,我哪还有资格去拒绝别人呢?
子张认为子夏的观点不对,从子张的论证来讲,“可者与之”与“其不可者拒之”,在逻辑上讲不通。如果能力强,就不应该拒别人,如果能力弱,则没有资格拒别人。
因为子张和子夏二人的性格,一个“过”,一个“不及”。所以孔子针对两个人的个性,给出的答案也是不同。在这里,两位都把孔子的教诲当成了僵化的、刻板的知识,以为谁都可以套用。
感悟:孔子在教育的时候,都是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的人,根据不同的情况,给出不同的建议。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也是不能把知识僵化的运用在自己的身上,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特点来内化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