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六层次,6个不同的层次帮助你理解

1,我们看到的并不是最核心的,与外部行为互动很简单。

可以绕过外部,与内部深入沟通。

环境是由行为做出来的,还有能力

比如:

我去打扫卫生

是因为我具备打扫卫生的能力、审美能力、归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信念与价值感:

我更在乎家的舒适,亲情对我更重要。

身份:

我认为家是整洁、卫生的,女人应该做的⇒定义自己为家庭主妇,应该以家为重,相夫教子

如果我是女强人身份,我去做这件事,就会感觉到憋屈,大材小用的感觉。

身份定位未调理好

我可以拥有很多能力

案例:

妈妈承担了家里的所有的事情

结果,⇒把另一半培养成为了孩子

他会认为你应该为我做,你应该为我承担,我只去做我在乎的。

有些阿爸妈妈唠叨了一辈子,结果,一点用都没有

还不如直接跟孩子说:阿爸妈妈希望你成为什么样的人。

司令部直接打出准确的指令⇒孩子才会有力气去冲锋

而案例中对老公发出的指令就是:

①你是个孩子

②你没有力量,我来照顾你

转化身份:

“老公,这个家都靠你了”

“老公,多谢你,为这个家付出了这么多”。

引导他,照顾家庭,照顾我的女人,保护我的女人

我们既可以转化自己的身份,也可以帮助对方转化别人的身份。

案例:

孩子学习成绩不好

身份:

我是一个学习不好的孩子,学习对我很困难,我是为学习服务的,我是我妈的工具

身份转换:

我是我自己,学习是我自己的事情,与父母无关

成为自己,才能拥有更多创造力

核心:父母学习、成长

父母来学习:

①整合了自己的人生,父母不是故意这样对待孩子的,自我身份没有得到很多支持,投射给了孩子

②很多父母不觉得自己有问题

2,改变一个人的前提,不是否定他,而是先肯定他

角色是身份的体现、转化

我们经常会扮演同一个角色:这是因为被强化、被训练出来的,被肯定,得到了好处

我们需要学会随时转化身份,随时切换,《弹性》这本书也说,不同的场合,切换不同的身份。

人格:自己核心带着的,也是跟重要他人学习的


3,系统

比如:职业领域系统、朋友圈子、家庭系统

家庭系统又分为:亲子系统、夫妻系统、兄弟姐妹系统

你的系统是什么呢?

有人说是原生家庭,给我生命的系统,

这里的核心就是我是那个家的孩子。

而在成年人的世界中,需要抛弃孩子的身份,背叛原生家庭,叛逆是好事。

表面看:

无法放弃孩子的身份,不敢得罪父母

事实:

活的和家庭体统的其他人不一样,比他们更好

改变的第一步:离开原生家庭系统

案例:

有个来访者对哪个家庭也不在乎

可能是作为孩子的时候,没有得到爱,没有归属感,也有可能与父母关系不好

父母物质上很宠她,但是,却不懂他的内心(心灵层面)

我们可以从上而下看到6层次,这样更便捷


想一想:我是女人吗?还是男人呢?

与妈妈对抗的模式:⇒叛逆的孩子

可能以前是乖乖女,享受妈妈的爱,运用好妈妈的爱,运用好妈妈的爱来滋养我。

成年人更充满智慧

当我是我自己了,我就能运用我(女儿⇒享受到妈妈的爱)的身份。

但是,生活中,大多数时间想推开妈妈⇒叛逆期。

案例:

有一个四五十岁的老师,与单位一直处于一种抗拒的情况,感觉很多情况不合理,很受束缚,难受,就会引发一系列的负面情绪。

而现在他认为我是系统中的一份子,我需要做好这份工作,发挥自己的价值,给别人带来幸福感。原来是有能力,同事让他把学习到的教给别人,他会说凭什么呀?有没有给我报销

而现在可以去利用学习到的知识帮助别人,从来形成一种正反馈。

案例:

一个女性认为一直不认可妈妈作为妻子的部分,可以认可妈妈作为女人的部分

不认同妈妈,自己也不愿意做

对妈妈妻子的身份不认同,在自己的关系中也是无效,重复妈妈的生活

说明更理解爸爸

一直没有做妈妈的女儿,只是爸爸的女儿。

只有看见妈妈,认可妈妈,女性的柔才会被唤醒

妈妈做妻子,他感觉很委屈⇒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不是妈妈女儿的角色,而是妈妈的哥哥/自己的爸爸/或者妈妈的爸爸的角色,想要保护她

要说的话:

“妈妈,其实我也想做你的女儿,我还没有做过你的女儿呢?”

“做你的爸爸太累了”。

“我心疼你,因为心疼你,我就再也不做你的女儿了。”

“我心疼你了,谁来心疼我呢?”

“我只是忙着心疼你,还没有人心疼我自己。”

其实,妈妈也心疼女儿,不让女儿干活。

与老公的关系里面,我的角色应该是妻子

“妈妈,我没有看到你享受女儿,所以,现在我也不会。”

“我只看到你做女人辛苦的一部分”

“所以,妈妈,请允许我活的跟你不一样。”

“作为女儿,我能为你做的最好的事,就是把你没有享受到的女人应该享受的部分,把你没有活出来的女人的魅力,在我这里加倍的活出来。”

感觉好像背叛了妈妈,忠诚不是爱,是小爱,盲目的爱。

大爱是活的比妈妈更好。

深层次的是:我妈妈没有享受过的,我不能享受。

但是,其实,妈妈希望女儿比自己更幸福。

现在我们是成年人了,可以区分,让爱放大,控制变弱。

小孩子才会全盘皆收,做可以选择的成年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理解六层次,6个不同的层次帮助你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