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我思考了整整两天,得出了以下结论供你参考--
首先‘人生到底值不值得’中的‘值不值’是一个前提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咱们举个例子
某计算机专业的硕士生,喜欢软件开发,毕业后去了ー家大型软件公司工作。
经过刻苦努力,工作没多久,他就凭借出色的技术能力,开发出了一套大型财务管理软件,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肯定,被提升为开发部经理。
后来,公司老总认为他是个人才,就把他提升到总经办,负责公司的管理工作。
接到任命通知后,他并不高兴,因为他深深知道自己的特长是技术,而不是管理,尤其重要的是,自己并不喜欢做管理。
可是,碍于领导的权威和面子,他还是接受了这份对于他来说不值得做的事情。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虽然做了不少努力,但结果却令人失望,上司也开始对他施加压力。他不但感到工作压抑,毫无乐趣,还越来越讨厌工作和这个职位,甚至想到了跳槽。
类似上述的现象,在职场中并不少见。原本是多嬴的协作,最后却变成了多输。
这其中涉及到一个定律:不值得定律。是指人类的一种心理,意思就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就是觉得技术值得做,通过刻苦努力,果然取得了出色的 成就,因为觉得管理不值得做,同时缺乏经验,即使强迫自己努力,结果也很难令各方满意。
工作方法可以学,工作经验也可以积累,但觉得值不值,却是一个显著的乘数因子;如果觉得值,工作效率可以倍增,如果觉得不值,工作效率可以倍减,甚至为负。
通过分享,得出结论--‘值不值’,一个前提性的问题。
回到我们的问题,人生到底值不值得?当你在问这个问题时,我想现在的你可能对生活有十万八千个的不愿意。生活中有太多的不如意,可能已经逼到你想大声地说:“去你mb的生活!”
但是当你静下心来,反过来想一下,其实生活也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糟糕。
凡生一利,必生一弊。反过来,凡生一弊,必生一利。
当我们碰到好事时,要想一想可能的隐患;当我们遇到坏事时,要想一想可能的益处。就比如说,职场新人做一些打杂的工作,虽然琐碎,单但换一个角度,可以说是一种心智磨练,同时也是观察团队协作,职场运行的好机会;比如说生活中被不怀好意的人攻击,诽谤,是一种痛苦的经历,但换一个角度,可以让我们观察人生的黑暗面,同时也是一种练习,让我们提高应对黑暗面的能力。
诸如此类,正所谓“世界不是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反过来想一下,正是缺少对生活发现有价值东西的眼睛,才会有了‘人生到底值不值得?’这个疑惑。
“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日复一日,更机械,更装腔作势地重复他们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爱所恨。”这是罗曼罗兰说的一句话,同时也反映了部分现在人的真实状态。
有些人几十年来,一直麻木不仁、随波逐流地生活,很少去思考
我是谁?
我与他人究竟有什么不同?我究竟想要什么?
我是否活成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样子?
人生到底值不值得?这个问题便从这些人的身上油然而生。
其实这些人缺的是自我认知。什么是自我认知?那是一种清晰地认识自我的意愿和能力。这种意愿和能力,包括了解我们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以及别人眼中的我们是怎样的。
阻碍我们形成自我认知的因素有4个。
1.依据不可靠的信念,缺少批判性思维。
研究发现,我们对于自己能力的认识,并不是基于实际表现或过去的经验,而是更多来自于一种没有事实依据的,关于自身能力的信念。
批判性思维能力低的人,喜欢对别人挑刺,对自己却十分纵容,给自己的评价往往过高。
2.缺乏元情绪能力。
元情绪是指对自身情绪的觉知。了解自身情绪,即元情绪,是对内在心理的持续关注,是自我观察,跳出自己看自己。当情绪发生时,能够识别正在发生的情绪是什么,并感受到自己对该情绪的想法。
没有元情绪能力,则情绪管理无从谈起。
举个例子:有个人一大早就被一个粗鲁的家伙惹怒了,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都很容易生气。他对別人的无心之失大做文章,动不动就发火。
他也许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一直处在易怒的状态,如果别人向他指出这一点,他会感到吃惊。
如果他能够自我觉察,才可能在理性层面上去评估,如何摆脱早上遗留的不快情绪,从而调整易怒的状态。
小情绪,酿大祸,这样的例子很多,社会新闻上ー大把,我就不赘述。
3.陷入理性推理的误区,缺少情绪和感受。
对于自我认知,反思是必要的。
但如果停留在逻辑的、理性层面的思考,反而会干扰自我认知。因为,许多时候,看清真实的自己,特别需要依靠情绪和内心感受。
我们可以用记录的方式把当时的情绪状态和心理感受写下来,这样主观+客观,才能完整的还原。
4.只听亲近之人的意见,缺少多角度反馈。
我们最亲近的人,往往也是最不愿意和我们分享关键信息的人,尤其是负面信息。
这有时候是因为彩色谎言中的白色谎言,有时候是爱屋及乌…原因有很多。
真正认清你的弱点,也许是你的竟争对手,他们的视角更可靠,因为他们以此为目标;而亲近的人,往往动机没有这么强烈。
因此,加强自我认知,除了自身内部察觉之外,外部也要寻求意见的多种说法。
下面我们来说一下促进自我认知的4种方法:
①练习正念( mindfulness),帮你了解当下的自我。
正念的核心在于“对当下进行觉察”:放弃过度思考,让自己放松,去体会当下,全然接受当下经历的一切。
这就像元认俎未尾理查德・鲍尔斯那句话:“感谢创造大脑的神灵把它给予我。有时候,我喜欢站在一旁,静静地观看大脑如何工作。”
并不是说不要思考,而是要策略性暂停,以慢求快,给觉察、识别留下足够的时间。
②改变叙事方式,帮助你提升对过去自我的了解。
叙事( narrative),即我们怎样讲述自己过去的故事,在故事中我们关注了什么,如何解读细节,影响着我们的人生态度,也决定了我们如何理解曾经的自己。
Tasha发现,自我觉察能力强的人,在讲述生命中的重大事件时,会采用更复杂的叙事方式。他们更愿意从不同的视角来描述这些事情,其中包括对事件的不同的、多样的解释。
他们在讲述一段故事时,往往不会只给出个层面的“发生了什么”,他们会进一步继续讲述在更深层的心理层面上发生了什么,或者从不同人的立场上来说发生了什么。
同时,他们也更愿意探讨他们在事件发生时所感受到的复杂的,甚至是相悖的各种情绪。
这是因为,自知的人接受并尊重事件的复杂性,他们不强求绝对的真实,或者一个简单、普适的真理。因为那并不存在。
3.寻找“对”的反馈,而不是所有的反馈。
我们需要寻找多样性的反馈,但不是所有的反馈都具有同等的价值。
在选择对象时,我们要避免两种人:无爱的批评者和无批评的爱人。
不难理解,前者就是那种无论我们做什么都会指责、批评我们的人。例如善妒的同事,或怀恨在心的前任。
后者则是无论我们做什么,都不会批评我们的人。比如坚信“我的儿子/女ル完美无缺”的妈妈,或习惯性讨好的“老好人”。
因为这两类人的反馈,带有过于浓重的主观色彩,所以对我们提高外部自我觉察没有帮助。
④尝试获得“晚餐桌上的真相”,即使刺耳
Josh Misner教授提出了这个方法
具体是,你需要邀请一个密友,以及一个家庭成员或人生导师共进晚餐。用餐时,你要请他们说出一个你让他们最为恼火的地方。可以是你做过的某件事,你的某个特质等等
当然,在那之前,他们需要知道你这样做的原因,以及他们有畅所欲言的权利。此外,你不能做出任何带有攻击性的回应,而是真诚地倾听。
你需要知道,“真相”往往比我们想象中还要难以接受。但你付出了多少勇气,就有机会收获同等的成长。
为什么是在晚餐桌上呢?
Josh Misner解释说:“和一个人一同剥开面包是件有魔力的事情。一起吃饭是亲密的行为,其中蕴含了对对方的信任。因此,这样的对话适合在桌席间展开,晚饭为最佳。”
自我认知,是一件持续终生的事,很难达到100%,也很难做到无偏差;何况,作为终身学习者,我们一直都在成长,自我一直是动态变化的。
这种方式在纪录片《去你家吃饭好吗》中可以体现出来,有空的话,大家可以去看一下,反正我看了,感触挺深的。
最后我想说,人的一生是单程旅行,无法重来,希望你能坦诚地过好当下的每一天。
关于“人生到底值不值得”这个问题,你是否有了答案了呢?在留言区告诉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