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接受的学校教育很可能正是摧毁我们领导力的根源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好像那些优秀的企业领导者天生都是一些在学校里不太安分的人。先不说像微软的比尔盖茨和脸书的扎克伯格这样叛逆的领导者直接选择退学创业,就说像苹果公司的前CEO乔布斯、特斯拉的埃隆马斯克、阿里巴巴的马云等这些明星级的企业领袖们在学校里都不是安分读书的人。同样,在国内外几乎所有的企业领袖当中,你基本上看不到一位曾经是学校里的学霸级的人物,甚至有些人在读书的时候还“劣迹斑斑”。这些年我们也越来越发现那些曾经在学校里读书很好的学生并不太适应职场发展的生态,晋升非常缓慢。这一切现象背后的内在原因是什么呢?

      这就要谈到我们现行的教育制度隐含着一些很大的弊端,而这些弊端恰恰对我们的管理领导力的培养起到非常大的负面影响。以下就给大家分享具体影响我们领导力的负面因素:

      1、学校教育崇尚个人成功,不鼓励团队进步:

      正规学校教育的评价标准是建立在对单一学生分数成绩基础之上的,学霸们的自我优越性也是建立在对他人分数大比例超越的基础之上的,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下,学生之间的评价标准就退化成简单的分数高低的比拼。而在职场中,对一个部门主管的首要评价标准一定是部门的整体绩效水平的高低。所以,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不仅自己要优秀,还要让你的团队中的每个人都优秀。他不仅是个业务能力高手,还必须是一个非常无私的老师。很遗憾,很多在学校读书好,且业务能力非常强的员工,一旦被提拔到管理岗位,并没有带团队一起成长的意识,甚至还经常把下属的不称职表现简单归结为下属自身的不努力。这就是多年学校教育给他带来的负面错误的认知。

    2、学校教育教我们如何找答案,但不鼓励我们如何问问题

      我们在学校里学到的几乎所有的知识都有标准答案,所以,学校教育对我们每个人的评价非常的单一,我们只需要按照既定的方法,把正确答案找到就可以了。但现实的工作场景确是很多问题根本没有标准答案,我们只能在所有的问题解决方案中寻找相对最优的那个方案,而且这些解决方案并不一定在自己头脑里,很多情况下我们要借助团队群体的智慧,这就需要练就我们提问的能力。很遗憾,我们很多管理者并不太习惯问下属问题,很多问题往往都是“钓鱼式”的提问,并没有起到启发团队智慧的目的。

3、学校教育塑造了我们“补人之短“而不是”用人之长“的思维模式:

      很多家长和老师非常反感孩子偏科,如果哪个孩子出现偏科的现象,那一定是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经历在相对较弱的那科上的。久而久之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就塑造出这样的一种思维,每个人要做到全面发展,哪里弱就需要花力气强化哪里,甚至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一个”木桶原理“(大意是说木桶盛水量决定于最低的那块木头)。实际上,稍微有点工作经验的人都知道,以上这样的想法是非常的天真。在这个高度精细化分工的年代,我们完全可以把自己包括自己团队不擅长的业务交给专业的人来完成。如果你想做到”样样精通“,但最终的结果往往却是”样样稀松“。

4、学校教育传授的知识和水平有明显的边界,但现实情况却非如此:

      学校环境给我们每个人塑造的是清晰的、有边界的、可控制的感觉。比如,知识有清晰明了的答案,成绩有最高的满分。但在现实世界中,我们很多时候是处在相对模糊混沌的市场环境里,没有哪个解决方案是最好的,也没有哪个工作成绩可以称得上是满分,我们只有不断精益求精,才能不断超越。否则,昨天的成功很有可能成为未来进步的障碍。

      学校的教育很大程度上只是给我们提供了认识这个世界的认知地图,但是不是能够根据这个地图抵达目的地,需要我们在现实实践中去探索。一个成功领导者的塑造,当然离不开学校里传授的知识,但他更离不开小时候的家庭教养和企业社会的教化塑造。因为,作为一个带领团队的领导者,往往实践比知识更重要。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接受的学校教育很可能正是摧毁我们领导力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