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周艳琴
有一种不似病的病叫“更年期综合征”。得了这种病的人呀,自身哪儿哪儿都不舒服,苦不堪言,甚至痛不欲生,去医院看医生;医生开具系列检查单,为的是用排除法确诊患者病况,可患此病之人经各种医疗器械检查的结果往往是各项指标均正常,身体哪儿哪儿都没病;这在旁人看来就一个字:“作”。
据医生介绍:更年期是人体由成熟走向衰老的过渡阶段,此间,每个人体均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内分泌紊乱,因其而引出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和内脏功能紊乱等一系列的非特殊症状……简言之为“更年期综合征”。可以用此“征”,不一定非用彼“症”,因为确诊病症也如同警察断案,好比张三家丢了东西,很多迹象让张三怀疑是隔壁李四偷的,张三报警了,警察也把李四监控了,可就是找不出李四偷张三东西的证据,只能还李四自由了。医生也一样,患者再怎么痛不欲生,喊头疼时连脚都检查了,一大堆检查单都没问题,医生也不可能随便说健康人有病呀。但患此病之人确实又苦不堪言,医者仁心,只好开些安慰药,心理疏导一番,嘱加强身心锻炼之云云。
医者枚举出:更年期综合征一般以四十至五十岁间的女性患者居多,六十岁左右的男性也可能发生更年期综合征,但男性症状较隐匿,临床就诊患者较少。
王老师就是这“较少”的男性“患者”之一。
其实,王老师退休前,身体很好,可一退下来,病就上了身:失眠、头昏、胸口壅堵、气促心闷,性情变得异常忧郁。最使他难受的是:整天像丢了什么宝贝东西似地坐卧不安。
在老伴搀扶下,王老师去医院看医生,按医嘱:抽血、CT、脑电图、心电图、胃镜、肠镜、核磁共振……经半个月折腾后,已憔悴不堪的王老师将各种检查单备齐交给医生,医生拿着这一系列的检查结果,皱皱眉:“更年期综合征。”
老伴忧心忡忡地去找王老师退休前就职学校的校长:“破罐儿不损,损罐儿不破。我们家老王这病……我看他是爬不起来了……”她哽咽着,用袖口揩着眼泪。
校长安慰她:“这病不要紧,只要精神愉快就好了。”
学校领导对退休教师很关心,要求老师们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可分期分批地去看望王老师,陪他聊聊天。
首先来探望的是语文组的老师们,他们一行十四人,人人都戴上白口罩白手套,由组长带队,提着一包由大家凑钱买的补品进屋来了。
王老师欠欠身子,深深凹下去的双眼对围床一圈的同事们挤出一丝微笑:“让大家破费了。”声音微弱,心想:他们大概是来与遗体告别的吧。
老师们你一言我一语地与王老师寒喧,可平时幽默诙谐的王老师总是展不开眉头,老师们无可奈何,便缄默不语。
小张和小李到底憋不住了:“这疫情什么时候是个头?”“不知道啊,据专家们说要与人类共存呢。”“专家们还说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易被传染呢。”
“六十岁,六十岁……”这不是分明在说我今年要得“新冠”死掉吗?……
老师们什么时候走的?后来又来了几拨?他不知道。
几天下来,老伴发现他的病情有增无减,他自己也感到一种恐慌:这就是“更年期综合征”?
这天晚上,在希望中学当校长的儿子接到母亲的电话后回来了,看罢听罢,说:“我们学校有个语文老师回老家办事,假期到了正欲返校,结果,那边一夜之间成了‘新冠’疫情高风险区域。他短时间上不了课。我们正准备请个代课老师,您去不去?”
“代课!”王老师眼中忽然闪动起急切而奇异的光,昏沉沉的大脑顿时如浑水澄清,透明起来,“我去,我去!哪个年级?第几单元?第几课?”问话间,已起床穿好了鞋子。
儿子告诉他:“高二,第三册第二单元第五课。”
王老师戴上老花镜,找教本找教参找资料……已坐在书房的办公桌前开始备课了。
一节课备好了,望着那流畅而又苍劲的字体,他不禁眼眶潮湿了,心血来潮,又在那文字旁简笔勾勒一株高洁的竹,感到无比惬意和满足,几日来失去平衡的心终于安定下来了。
旋即,他感到饥饿,老伴做的饭菜很可口,他吃了两大碗。
旋即,睡意袭来,愈来愈浓。“什么‘更年期综合征’”?他笑了。
老伴听见他的鼾声,便拿出他的备课本给儿子:“看你爸,还画了一根竹子。可是,那老师隔离期结束了就要来上班的呀……你爸又要……”
“妈,您别担心,”校长儿子说,“到时候让他办个班,不让补习文化课,咱就专教娃们画竹子。”
作者简介
周艳琴,出版《国学读本》《胡敌传奇》《胡敌故事》等书,长篇小说《孤鸿一片影》曾在网站上连载,短篇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教研论文散见各刊和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