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影公众》:不再抱有幻想的人

图片发自App

《幻影公众》第一部分——不再抱有幻想的人

沃尔特·李普曼是美国新闻评论家和著名学者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他在《公众舆论》一书中第一次对公众舆论做了全景式描述,并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的雏形。《幻影公众》是李普曼继《公众舆论》之后出版的另一本以“公众”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著作。

李普曼在书中对传统民主理论提出质疑,认为建立在民主广泛参政基础上的传统民主只是一个神话,传统民主理论塑造的神圣的公众只是一个幻影。

在《幻影公众》的第一部分,主要分为不再抱有幻想的人、无法实现的理想、代理人与旁观者、公众能做什么和抑制专制五个章节。李普曼通过从公众的描摹、教育和道德塑造民主的方式、精英治理的可能性、公众在民主理论中所承担的责任等角度,对传统民主理论进行批判,并且认为民生理论新的生长途径是精英治理。

李普曼认为:“公众没有时间去探究到底在发生什么,没有时间为自治社会面临的每一个问题给出有价值的答案。” “他们依据自己的意愿行事,善于在思考中加入主观色彩,只有事件成为通俗易懂的矛盾冲突时才能引起他们的关注和兴趣。”

在当下的舆论环境中,我认为,公众在面对某些公共事务是确实是不专业的。比如,红黄蓝幼儿园事件中公众的轻信谣言、轻易传谣;成都七中事件中公众缺乏理性的言论和行为……在互联网环境下,冗杂又更迭频繁的信息,使公众缺乏足够的时间和耐性来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他们生活在《公众舆论》中所描述的“拟态环境”中。或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公众更愿意相信他们愿意看到的东西。

这儿,我觉得可以链接到后真相时代。情绪大于理智,情感控制思想。

但是,难道公众舆论毫无用处吗?李普曼又提出了一个新的民主设想:精英进行决策,公众作为旁观力量来制衡独断专权。

也许,公众兴趣倒逼媒体改革可以用来阐述这个思想。在某些时候,公众作为一种民主力量,能够推进历史的进程。公众对新闻有趣性和时新性的偏好,倒逼传统媒体改变传者观念,大力推进媒体改革,搭建新旧媒体融合渠道,重新巩固官方舆论场。

总的来说,《幻影公众》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外部环境和事情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公众本身的特性,导致传统民主理论下形成的公众舆论是不合理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幻影公众》:不再抱有幻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