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书帮广州小蛮腰分舵早报Day16

(2019-3-16)祝大家周六愉快,这是我们第16次早报

教是最好的学

我大概是2016年9月份提交了二级资料,然后在11月份需要去反馈便签,后来又要反馈预备表,这个过程中因为被迫需要去教别人,担心自己“误人子弟”,所以开始去审视自己所掌握所习惯的拆书法的理解是否有失偏颇。所以不得不逼自己去厘清哪怕是一个微小的技能点的区别。这个过程中因为大量反馈练习,对于方法越来越熟悉,因为不断去搜索接触大牛拆书家、评审组对技能点的理解,在这个教-学-实践-坚持的环节慢慢学习掌握。

等我之后再去理解技能点,会有更多关于技能点背后的设计的理解的思考,相比较早期的看形式到慢慢更多的变通。

对于过级,我个人建议,还在过级的拆书家不妨带几顶不同的帽子来看待过级:

第一个,拆书家视角,我是如何利用技能点来诠释片段达到学习目标的;

第二个,观察家视角,假如我当这个级别的观察家,这份预备表可能存在哪些技能点的优化和现场可能的状况;

第三个,评审视角,这样一份预备表是否满足手册对该级别技能点的一般要求,不满足的话手册的依据理由是什么,是否可以说服教育长老及该拆书家;

这样做,相信你过级之路更畅通,也会更爱师父更喜欢观察家更心疼评审更加坚定这个教学相长的你!

你愿意这样做吗?

内容供稿:豪豪

内容来自:教育组

你可能感兴趣的:(拆书帮广州小蛮腰分舵早报Day16)